📖 ZKIZ Archives


剛過30歲就實現財務自由是好事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913/158717.shtml

剛過30歲就實現財務自由是好事嗎?
嶽弢 嶽弢

剛過30歲就實現財務自由是好事嗎?

買豪車、住豪宅、全世界旅遊......這是最好的人生嗎?

口述/店店通創始人 嶽弢

整理/本刊記者 和陽

的確,互聯網的浪潮裹挾下,有一批創業者用比大多數人少得多的時間實現了財務自由。

2005年,百度在納斯達克上市,擔任百度市場總監和總裁助理的畢勝,被大餡餅砸中後離開了百度。百度成立之初的核心員工,李彥宏、徐勇、劉建國、郭眈、雷鳴、王嘯、崔珊珊7個人,並稱百度“七劍客”,他們之中除李彥宏以外的六位初創員工多數亦在百度上市,實現財務自由之後,相繼離職。

畢勝如是形容離開百度之後的生活:“我玩兒了不久就膩了,全是在家睡覺、看電視。人家拉我去唱歌,我說哎呀唱歌多沒意思,就不知道幹嘛,整天是那種狀態。”

如今,百度七劍客,一半已經在創業江湖上銷聲匿跡。

提早的財務自由帶給創業者的似乎並不是好事,空虛寂寞之外,一個不留神就掉進了人生黑洞。瘋狂老師創始人張浩有一段覺得財富“hold”不住的時間,買豪宅、開豪車,結識富二代,之後並沒有邁向人生巔峰,而是陷入了抑郁的低谷。

在歷經盛大、巨人兩次創業上市的嶽弢那里,提前到來的財務自由也曾帶來空虛和孤獨。現在,作為店店通創始人、豐厚資本聯合創始人的他已經知道該如何將手中的財富轉化為下一次征途資本。

以下為2013年嶽弢接受創業家采訪時的口述:

錢讓人孤獨

巨人上市後,汪小菲等朋友打電話給我:恭喜啊老嶽,你這下發了。當時巨人的股價漲得很高,我有了很多錢。不過,當時我一點感覺都沒有,只是覺得累,不容易。創業都很苦,征途這孩子終於長大了。我問我老婆,我怎麽沒感覺呢?她說你原來可能有過期望,現在你沒有期望了,就無所謂了。

我在巨人2006年就只是掛職了,但那時候還覺得它有點意思。我沒事還是去一下,找幾個朋友關心關心這個遊戲。玩遊戲覺得不爽,給他們提提建議讓他們改啊。上市後,我真的沒太關註它了。

林海嘯(征途主創,2006年事實上已離開巨人)和我一起移民去了新加坡。去國外待了一陣兒,我認識了很多牛人,但感覺這些人(跟國內的牛人比)也沒啥區別嘛。跟太高端的人混過後,看問題的角度就是,我有點飄了。

我有點刻意地裝逼。其實你刻意地不去裝,也改變不了。2008年,我那會兒真是……我和林海嘯一人買了一輛全球限量100輛的寶馬750紀念版(BMW 7系的30周年紀念版, 2007年底上市,時價177.5萬元)。多裝逼!裝逼到真是很無聊,後來我倆都把那個車賣了。

我很屌絲的時候,就和盛大那幫人一起打拼,相當於我跟著老陳(盛大創始人陳天橋)創業。到巨人的時候,我相當於創始人之一。也還是屌絲,只不過在盛大挖到了第一桶金,買房買車什麽的難度不大了。

但那段時間,我不太會主動聯系他們(盛大、巨人時的老同事)。我不願意跟比我級別低的人交流。別人請我吃飯,如果去的地方不算好,那我就不去嘍。我說,我請你吃嘍,然後肯定去最貴的地方。

這相當傷人。你沒打心眼里認可別人,別人是能感覺到的。當你打心眼里認可別人,別人也能感覺到。大夥也疏遠了我。

沒事做,就去參加聚會,玩就玩了一年多。還買房子玩,國內國外到處買,投資這個投資那個又整了一年多。後來覺得沒勁,就宅在家里。唉,真不知道該幹嘛!我打發時間最多的就是看電子書。什麽書都看。看玄幻,盜墓筆記;也看歷史小說,比如大清帝國。也看韓寒的書。我還看金融書籍。但是我沒想過為了學什麽而看。

我那時三十一二歲,待在家里上上網,遊遊泳—有點退休養老的感覺。我有點迷茫吧,我不知道我想幹嘛。

史總(巨人創始人史玉柱)前兩年去新加坡的時候我們還碰碰頭,但也很少。跟譚總(盛大創始人之一、前盛大遊戲董事長譚群釗)接觸也少,他偶爾去新加坡會看我一下。他說嶽弢你在新加坡挺休閑的,不打算回來做點事兒?我說我沒想好。然後我反問他,你不是要周遊世界嗎,怎麽還不出行啊?

真沈下來思考自己該幹嘛,是2009年9月30號,我兒子生下來了。我老婆說了一句玩笑話:你沒事投資點東西,玩點東西,以後你兒子問爸你是幹什麽的,你咋說啊?跟你兒子說你爸是富二代?我也開玩笑,說對,我是富二代。但我不是富二代,我幾個叔叔是挖煤的,很有錢,他們家很早就有了紅白機(任天堂遊戲機),我家里以前窮。我老婆說的話挺觸動我的,萬一我不去做點事兒,我兒子以後覺得這當爹的怎麽成天在家里不幹活。我覺得不行,責任上我得給兒子做個榜樣。

突然就有一種孤獨感。我揮霍了差不多3年時間,沒朋友。誰沒年輕過呢,那時我年輕。現在,我主動聯系他們,沒事兒就拉出來喝酒啊。只要有空,大家一定要聚。交友,不是交身份,是交朋友。要交真性情的朋友,英雄會(從中)出現的,我現在絕對不會小看任何一個人。幫我的,對我好的,我就會對他好,對吧?如果人都做不到這一點,那真是沒意思,活著都沒意思。

倆老板

我是很怕陳總(陳天橋)的,做錯事,他罵你罵得有理有據。我不記得罵我的具體情況了。我不記仇,我就記得我很怕他。整個盛大都說他是不怒而威。其實陳總還是挺溫情的。他會看一些關於小孩的書籍。沒事兒陳總還會拉著你嘮嘮家常:有空就陪老婆,別在外面瞎應酬啊。我就跟他說陳總沒應酬,忙都忙死了。他要是比較喜歡你,他就跟你是兄弟。

我離開盛大的時候是技術保障中心副總監。按正常的流程見了陳總……其實我都忘了見沒見,太久遠,已經快10年了。我跟林海嘯當初應該算是被史總(史玉柱)從盛大挖走的,聽說為這兩人鬧過脾氣。但我從沒見他們倆在同一個場合出現過,怎麽鬧矛盾?沒機會。

史總是大風大浪過來的,他親和力特別強。沒煙了,他說哎給來一個,你就給他一個。他跟我們一起抽煙、一起喝酒、一起玩遊戲,完全沒問題。

我是骨灰級玩家。我從紅白機、世嘉的8位機玩起。高中時候我逃課去玩三國誌街機。大學通宵打遊戲。一個遊戲玩七八遍,玩完每個場景下不同選擇的不同結果,不然就不爽。玩征途也是玩瘋了,每天玩到淩晨三四點。

史總可不像一般的骨灰級玩家。他會從一個玩家的角度來看問題,所以他很牛。征途這遊戲是我們設計出來的,但我們對征途的理解絕對沒他深。我們設計這個道具是幹這個事兒的,史總就拿它演化出很多玩法。有的玩法我們都不知道。史總精力旺盛,有的時候他玩得不爽了淩晨給我打電話,我們就聊遊戲數值、聊配平、聊策劃該怎麽改。

他對產品是真的專註。腦白金還是很賺錢的,理論來說應該關註賺錢的玩意兒,但我沒聽他說其他的事兒。他關註遊戲,這個遊戲還沒賺錢呢。2005年左右,劉偉(現巨人網絡總裁)還是腦白金的負責人,劉偉都說老板今天還管不管了。

一到我們喝酒,史總就講很多故事,但我們不適合講他的故事。他是真性情的,偶爾講一講他的歷史。他說做人要誠信,我當年只是想還完我的債,後來就被人家炒作。

盛大和巨人兩家公司的做法不一樣。盛大比較正統,巨人就是可以出奇兵。他們倆一正一邪,跟著他們我會精神分裂。陳老板是個正統的戰略家。不好說具體事件來解釋什麽叫正統,這是感覺。你看,史總不是政協委員,陳總就是政協委員。

陳老板和史老板都屬於不為人所動的人,就是我打定的主意就不能動了,一定要照這個東西去做。陳總的戰略高度太高,史總也說陳天橋的戰略真的很厲害。但我覺得有些東西走得太早。現在看盒子是沒問題的,有可操作的空間,但在那個時間就沒有,太早。陳老板打定主意後,下面的一大部分人會去做。史老板打定的主意呢,可能有一部分是不需要下面人去做的,他自己能完成。史老板的直感太好。他跟著市場走,或者他會走到這個市場的前面。他轉型,整個巨人就跟著轉。

史總真的是過來人,一個很好很好的企業家,不管跟誰我都這麽講。他真的不克扣員工,做老板就要做成這樣。一開始創業,我就保證我們員工的水平一定在業內平均水平的中線以上。做企業管理,最基本的準則是不能靠激情。你靠激情壓得比中線還要低很多,最終你會發現員工沒辦法安心做事情。不管是來自社會攀比,還是家人的壓力、自我的生存壓力,都會讓他很難做。

店店通

去年老戴(戴誌康,騰訊生活服務電商部副總經理)見到我就說,唉,老嶽,你怎麽來做O2O這麽苦逼的活兒,你去做遊戲不是挺好的嘛。我跟老戴說,如果我做一個比較有意義的東西會是什麽樣?

2010年,我也想過是不是要做遊戲,或者投遊戲。做遊戲,賺錢是很厲害的,不過遊戲這東西,你也知道,毀譽參半。後來梁建武(米格365親子網站創始人,原盛大集團副總裁)來找我,說他老婆錢包里有這麽多卡,為什麽我們不能做一張通卡,可以在所有的美容美發店做頭發?他是一直想做線上線下結合的東西。

我當時就覺得,這個很有意思,特別有意思。中國的互聯網產業都跟實體經濟走得比較遠,只有阿里跟傳統行業做了結合,結果就爆了。我一直在找能夠搬到網上去的模式。2006、2007年,有很多人跟我說,老嶽,電商快火了。我說哎呀,這個不靠譜,我也不懂倉儲、庫存。

做事得順應潮流,信命,不能逆天而為。有個同事做貿易去了,完全和互聯網不搭界。挺奇怪的。上次和林海嘯交流,他說,你算是盛大出來創業的人里最優秀的了。相對而言啊。我一直想做輕資產模式。我想把服務搬到網上。還是講小一點,我是想把這種非標準化的生活服務類的東西搬到網上去,讓一個按摩店的消費標準化。布丁可能也有這種想法吧。另外團購提供的是單次、單項服務,太初級。

我們接著想,還能不能切到其他行業里去?我們數行業:SPA、按摩、足浴、車行、美容美發、健身中心……所有這些行業的用戶都接受預付費會員模式。它們的成本彈性也非常大:不同的會員卡打不同的折扣。

我們在上海調研了3個多月,在各個行業跑了跑,發現我們涉及的這幾大行業,每年的產值能有200多億。還發現很多人在那兒罵:這家店倒閉了找不到人,那家店關門後會員卡不退款,一個卡兩萬塊錢就沒了。我們又找了身邊的白富美、高帥富朋友做調研:如果你錢包里的卡全換成一張,你幹不幹?他說我每天都帶很多的卡,哪天忘帶某張卡,那(服務)就用不了了。

我們覺得通卡這事兒真可以有,就開始搞這事兒了。每個人應該都有個可以通用的身份,最合適的就是手機號。對你來講號碼在全球都不會重複,而且我覺得不可能有人會忘記它。我做的是一個精品生活整合電商,說白了就是一號通。一個手機號取代了優惠劵、會員卡,可以憑手機號去我們簽約的店享受九折、八折。

2011年的時候我們想通過二維碼做。用戶去Check in,店家接到短信後用戶就可以打折了。我們發現用戶對我們的黏性不足,店家只是純粹地把你當推廣渠道來用。我們決定做閉環,就是用戶要預付費儲值,我們得在各簽約商家放終端。用戶是跟我打交道,他的錢是交給我的;是我給商家結算,出啥事兒用戶找我,我找商家。無條件退款、先行賠付、折扣保障,我們承諾的三大保證,現在沒有哪家敢這樣。

用戶對你的服務評價比較高,我們的推廣位上就會把你放到這個行業的最前面。把用戶導向線下的渠道中,App占的比重將來會很高,當然現在還有很多的渠道可以做。我有你每個用戶的消費記錄,可以針對你的店面用戶發送你的促銷信息。只要我們做了足夠大的量,對你們店來講就有足夠的客源。

再就是我們自己研發了終端,它有點類似於拉卡拉。又花了4個多月理順支付流程。有了終端的加入後我們變重了。現在公司員工一塊是BD(商務拓展),一塊是研發,這是公司最大最重的兩塊資產。

梁建武自己也在創業。他說自己是做純技術的,只能悶在家里想,他操盤不了這個東西。我在運營上面比較有經驗,巨人的客服是我親手來做的。

2012年10月,我們對外上線真正開始做。我們跟店家講,給我們幾個月時間,我們一起來打造這個模式。我說一開始你別逼我,慢慢地你每個月的訂單會越來越多。將來肯定是要盈利的,這個階段先做用戶吧。陳一舟(人人公司創始人)曾經跟我講過,現在想不出來商業模式,不代表將來就沒有,只要有用戶就有商業模式。我蠻認可的。

譚總給我投了一點。我們現在可能啟動A輪融資。已經有幾個基金找到我們了,想談。我說談沒問題,但是別逼我們,讓我們趕快做什麽東西。我跟史玉柱學到的是,做紮實一個小東西,然後再把它擴散開。這樣風險會小,而且你小規模經營中的試錯不會影響你的模式調整。所以店店通就在上海做,我暫時不會擴張到其他城市的。

財務自由了,大不了自己投唄,可能我心里是這樣想的。

——摘自創業家2013年4月

店店通 嶽弢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8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