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避險天堂”被拋棄?上半年全球央行拋售美債創近40年新高

曾經的“避險天堂”——美國國債,如今正被全球央行以創紀錄的速度拋售。今年上半年,全球央行共計凈賣出1920億美元美國國債,這一規模為去年同期的兩倍多。據美國財政部數據,如此大規模出售美債創下了至少自1978年以來最高紀錄。中國、日本、法國、巴西和哥倫比亞成為今年以來賣出美債的主要國家。

美聯儲在8月11日公布的資產負債表顯示,美聯儲托管的美國國債數額已從2015年7月的峰值3.03萬億美元大跌1700億美元,至2.87萬億美元。海外投資者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創2012年以來新低,並且這一趨勢還在繼續。

美國財政部本周一(8月15日)發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6月份包括央行在內的海外官方機構拋售了335億美元的美國國債,為連續第3個月拋售,5月為182.9億美元,4月為創紀錄的746億美元。過去一年中,全球央行共計拋售美國國債3352億美元,這樣的拋售速度和拋售額是前所未有的。

具體來看,6月份中國減持美國國債32億美元,持有規模回落至今年1月份以來最低水平,總持有量為1.24萬億美元,仍為美國國債第一大持有國;位居第二的日本6月份增持145億美元,總規模增至1.15萬億美元。位列第三的愛爾蘭與中國、日本持有美國國債規模相差甚遠,在6月份增持108億美元後,愛爾蘭所持美債總規模僅為2706億美元。6月份美債的前五大持有國依次是中國、日本、愛爾蘭、開曼群島、巴西。

(近一年來全球主要國家持有美國國債情況)

“在當前背景下,美債吸引力在逐漸下降導致各國央行陸續拋售。”8月18日,招商證券固定收益研究主管孫彬彬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面美聯儲加息預期雖然搖擺不定,但加息可能仍然存在;從投資角度,美國國債的收益率在不斷下降,吸引力大不如前;此外,6月份因英國公投意外脫歐導致市場預期出現的偏差也開始調整,被過度持有的美債出現一定拋售。

至於中國近年來整體減持美債的原因,孫彬彬認為,我國面臨外匯貶值的壓力,通過減持美債,來平衡資產負債表,“過去我國的外匯占款持續流入,央行有大量的美元去購買美債,但現在資金流出增多,所以要減持美債。”

一直以來,美國國債被看作是全球最安全的資產之一,以中國、日本為代表的很多國家都持有大量的美國國債。然而,隨著今年“黑天鵝”事件頻發,外匯市場波動的增加,導致很多國家不得不通過拋售美債獲得美元現金在市場上購買本國貨幣,以幫助支撐本國貨幣價值,避免持續貶值。有業內人士提出,美國國債持續遭遇拋售是全球經濟疲軟的表現。

與此同時,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大背景下,各類資產收益率都出現大幅下行,投資者普遍面臨“資產荒”的困境。海通證券研究所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姜超團隊通過統計46個國家十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發現,有23個國家國債到期收益率低於2%,其中瑞士、德國等已經出現負利率。

美國十年期國債在經歷了加息低於預期、英國脫歐等事件影響後,目前收益率僅在1.55%左右,而中國的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仍在2.65%~2.70%之間波動,在各國中處於中高水平,中美十年期國債利差仍在100BP以上,而去年底則不足50BP。

與美國國債遭遇大幅拋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英國國債尤其是超長期債券近期受到投資者瘋搶。

目前,英國40年期及50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為1.219%、1.215%,明顯低於英國25年期和30年期國債,其中,英國50年期國債甚至接近持平於20年期國債1.216%的收益率,出現收益率倒掛的現象。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在英國的策略部門主管Andy Tunningley表示,全球債券收益率的滑坡刺激了養老基金對英國國債的需求,與此同時,由於英國央行擴大了購債規模,更是導致英國國債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9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