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他們是食藥安全“監管之基”,卻連一輛執法車都沒有

在眾多食品安全監管措施出臺後,能否落實,是食品安全能否得到保障的關鍵一環,而這一環的關鍵又在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所。

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所是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的重要環節,只有夯實了這個“監管之基”,食品藥品的安全才能有保障,但部分地方依然存在缺人、缺場地、缺執法裝備等情況

布局監管之基

2013年的食藥監體系改革,誕生了基層食藥監管所,在歷史上,這是一個空白。

“目前全省基本保持了食藥監體系的獨立性,沒有進行部門之間的合作,所以建設新的基層監管所,在很大程度上也面臨困難,資金、場地、設備等,都需要資金,但省、市都很支持,目前全省已經設置了2000個基層所。”四川省食藥監局負責人表示。

“基層執法是一個大問題,農產品太多,農民散戶太多,即使設置了所,配置的人也只有2個,但是只靠這幾個人是監管不過來的,至少先解決有人幹這個事情。”瀘州市一位官員表示。

自改革以來,四川省食藥監局按照國務院、國家食藥監總局提出的“四有兩責”要求(即食品藥品監管有責、有崗、有人、有手段,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和檢驗職責),多舉措進行築建食藥監管之基。在2013年前,四川省在鄉鎮(街道)一級沒有食藥監管派出機構,三年後,每個區縣每個鄉鎮或幾個鄉鎮片區都設立了監管所。

據四川省食藥監局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四川省已建成約2000個鄉鎮食品藥品監管所,村社食品藥品協管員已發展到約5萬人。

但部分地方存在缺人、缺場地、缺執法裝備等情況。今年以來,國家食藥監總局提出了基層監管所有責、有崗、有人、有手段這“四有”要求,四川省食藥監局專門召開了基層監管所標準化建設現場會,推動解決基層監管所無辦公場所設施、無執法車輛裝備和人員到位率低等突出問題,致力推進基層標準化所建設,將監管所打造成為我省基層食品藥品監管的前沿陣地和第一戰鬥堡壘。

“基層監管所建強了、建好了,食品藥品日常監管工作就有了最基本、最一線的中堅力量。將繼續加大人力、物力、財力、精力等投入,加速推進全省基層標準化食藥監管所建設,實現監管全覆蓋、零距離。”四川省食藥監局黨組書記、局長姚義賢表示。

但是,即使有錢,因為車改,基層所的人員編制少,無法配置車輛,只能靠腳步和公共交通或者租車進行執法,原本用以執法而不是享受的公車也被改掉了。

“在執法車上,我們存在無法逾越的困難,外出執法只能自己坐交通工具,每次遇到違法者,我們都很想大喊一聲,你先別開車走,等我們一下,因為我是做公交車。”一位基層的官員表示。

除了硬件之外,四川省食藥監局還制定出臺了《關於進一步落實食品安全日常檢查和監督抽檢兩項職責的意見》,將基層監管所建設情況納入省局對市(州)局目標管理內容。要求成立綜合執法機構的縣(市、區),必須把保障食品藥品安全作為首要任務,實現食品藥品日常監管全覆蓋,基層監管單位要明確網格化監管的具體責任人和職責。監督抽檢則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抽檢結果及時公開,稽查辦案快速跟進,使檢測成為監管的一把利器。

“要在網站上公開聯縣包企責任人,在網站和監管企業公開日常監管責任人員。”姚義賢強調,要通過公開責任清單,一級一級把責任搞清楚,明晰責任,落實責任人,實現精準問責,用制度利刃斬斷監管人員被企業綁架的繩索、斬斷監管人員與企業非法利益鏈條的繩索,打造一支敢於擔當、為民務實、廉潔高效的食品藥品監管隊伍。

記者來到廣安市前鋒區代市食品藥品監管以及瀘州市的食品藥品監管所,都能看到快檢室、稽查室、設備室、執法記錄儀等一應俱全,監管人員的負責片區和電話聯系方式都張貼在公告欄里,讓每一個進入食品藥品監管所時,第一眼便能看到誰在負責自己所在區的食品安全。

這些在編的監管人員任務卻無比繁重,他們需要承擔起日常巡查,堅持重點對象每月、一般對象每季度、偏遠農村每年巡查的原則,做到日常巡查監管常態化、制度化、痕跡化,並按月按地域和類型一戶一卷整理歸檔。

奔走的哨兵

在眾多行走在基層監管之路上的食品藥品監管的人群中,前鋒區觀閣片區食品藥品監管所所長雷慶文,只是其中的一位。

1997年,作為軍人專業的雷慶文開始了食品藥品監管“最後一公里”的前沿哨兵,從事經濟檢查工作,負責食品流通辦案。

“三個片區,5個鄉鎮、98個行政村、515戶監管對象,88個衛生站,20多家小作坊,7家中性餐飲、70多家小餐飲,都是我的監管範圍。”雷慶文很平淡的說。

看似很輕松的數字,但是讓雷慶文走起來卻不是那麽容易。在2014年1月16日建立基層所之前,他靠的是走路,或者是坐中巴車去巡查他的監管對象。

“最遠的村子有30多公里,因為沒有公路,開執法車也需要一個多小時,但是我卻不能因為遠而放棄巡查。”雷慶文說。

在他管轄的一個偏遠的農村,有一位95歲的老人帶著孫子開了一個小賣鋪,貨值只有200多元,但是她沒有證件,食品跟肥皂放在一起等。同事們要求沒收她的貨,但是對於合格且只有200多元的貨值,雷慶文並沒有沒收,而是默默為老人分類整理好,同時為她辦理了登記證,每個月都去她那里看一次。

“在面對這些農村的小攤販時,有時不是僅僅只有罰款,更多的是教育他們如何做,如果只有200元貨值,你卻罰他5萬,他連生計都支撐不下去了。”雷慶文表示。

在農村的監管中,更讓雷慶文棘手的便是走鄉竄村賣假藥和誇大作用的保健品。“農村多數是留守的老人和兒童,他們無法分辨真假。往往接到舉報時,等我們趕到時人家已經跑了,所以,有時為了抓住這些犯罪分子,我們淩晨4點就在村子里蹲著。”雷慶文表示。

在接到觀閣鎮農豐村有人員推銷保健食品,淩晨6時40分,雷慶文和同事趕到現場時,推銷員已不知去向。吸取教訓後,雷慶文每次接到類似舉報,他會在淩晨4點就去蹲點。

2014年正逢食品藥品機構改革,食品流通職能轉移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雷慶文便主動請求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作。當時,很多人認為雷慶文會堅守“本部”,但雷慶文卻選擇了最遠、轄區監管鄉鎮最多的觀閣片區。

觀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覆蓋觀閣鎮、龍灘鎮、廣興鎮、小井鄉、光輝鄉5個鄉鎮,共500余家監管對象。新區創立之初,擺在雷慶文面前的是無辦公場地、人員嚴重不足、執法裝備缺乏等難題,但雷慶文依然走村竄戶,挨個上門,堅持每月每個監管對象巡查,近地方徒步走路,遠地方就坐鄉鎮大巴車。

身體上的勞累並沒有嚇到雷慶文,但是鄉里鄉親的執法卻讓他有點累。

“今年,龍灘鎮一餐飲店非法使用過期食品,我與同事趕到現場,通過調查取證,對該餐飲店作出了罰款5萬元的處罰,在此過程中,不斷有電話說情,其中有共事多年的老同事老同學,如果不罰,屬於過期食品違法,無法給老百姓交代,如果執法就得罪了領導同事。但是想到老百姓那麽多雙眼睛在看著我執法,我只能執行到位。”雷慶文表示。

在雷慶文三年食品藥品監管工作,巡查監管對象6500余戶次,查處各類違法案件近百件,受理投訴舉報60余起,收繳毀過期變質、假冒偽劣食品藥品300余公斤,這就是一位基層監管人員的成績單。

相比雷慶文,瀘州市南城街道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協管員王慧(化名)只能靠走來完成她的任務。在監管人員不足的情況下,南城所招聘了專職協管員。

南城街道2.8平方千米,轄6個社區,人口6.4萬。目前,轄區共有食品經營單位804家,其中:生產企業5家,小作坊29家,食品銷售單位353家;餐飲服務單位304家;涉藥涉械單位72家;化妝品經營單位41家。

“有編制的人員只有2人,其他都需要專職協管員和信息員進行協助工作,否則只靠兩個的人力量根本無法做到。”瀘州市食藥監局副局長蔣東旭表示。

王慧只是其中一個專職協管員,她的工作是每天去街道上巡查。

“一個街道有50多戶經營單位,走過一個街道需要1個半小時,一個上午也就只能走兩條街道,下午走兩條街道。每天都是需要走著去巡查。”王慧表示。

就是靠王慧等協管員的每天行走,南城街道通過一年時間,完成了一戶一檔的入戶摸底調查,建立了轄區食品藥品行業804戶監管對象的一戶一檔監管檔案,進行分級分類監管,按照風險分級開展分類監管和不同監管頻率的分級監管。共檢查經營戶1000余戶次,下達監督意見書500余份,上報案源10余件。

目前南城街道將班子成員、監管人員、專職協管員、信息員納入年終目標考核,簽訂目標責任書,落實監管責任;對專職協管員拿出每人每年不低於4萬元工作考核經費,各社區信息員每年不低於2400元考核獎勵經費進行考核,初步建立了新的食品藥品監管考核體系。

雖然每個月僅有2400元的收入,王慧表示她很喜歡這個工作,為了食品安全盡一份力量,是他們在基層唯一能做的事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0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