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社科院:2020年農村有3項指標很難實現小康目標

中國農村已經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這其中,“短板中的短板”又有哪些?

中國社會科學院8月3日公布的最新研究成果認為,根據2020年各項指標實現程度及現有增長速度,可以把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23項評價指標分為4個等級。

其中,可以完全實現小康目標的有15個指標,包括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第一產業勞動力比重、城鎮化率、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農業勞動生產率、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農村人均住房面積、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比、脫貧率、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農村自來水普及率、新農合參合率、農村地區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農村地區孕產婦死亡率、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

較易實現有1項,即每千農村人口擁有執業醫師數;較難實現的有4項,包括農村居民文教娛樂消費支出、參選村村民參選率、農業源化學需氧量排放量、農業源氨氮排放量;很難實現的有3項,分別是農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化肥施用量和農田地力等級。

“十三五”期間,農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實現程度是很難實現的指標。圖為安徽金寨光愛學校的學生們在上課。攝影/章軻

3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聯合舉辦的《中國農村發展報告》(2016)發布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後凱介紹,我國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23項指標實現程度相差懸殊。

魏後凱介紹,研究發現,有13項指標的小康實現程度達到90%以上,其中6項指標已經達到小康社會目標值;有3項指標的實現程度在80%-90%之間;有3項指標的實現程度在70%-80%之間;還有4項指標的實現程度低於70%。其中,實現程度低於80%的指標集中在農村環境(3項)、社會發展(3項)和人民生活(1項)三個方面, 脫貧率指標低於60%。

上述報告稱,在經濟發展方面,目前五項指標實現程度的年均實際增長速度已超過2020年達到小康標準應有的增長速度。可以預見,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和農業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這五項指標到2020年均可以完全實現小康目標值。

魏後凱介紹,在人民生活方面,如果按照現有的速度推進,到2020年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農村人均住房面積、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比、脫貧率、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和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均可以完全實現小康目標值。

研究發現,在社會發展方面,如果按照現有的速度推進,新農合參合率、農村地區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農村地區孕產婦死亡率將可以完全實現小康目標值。

目前,每千農村人口擁有執業醫師數小康實現程度的年均增長速度是2.44個百分點,達到小康標準應實現年均增長3.76個百分點,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國家不斷加大對農村醫療服務的投入力度,該指標屬於較易實現小康目標的指標。

農村居民文教娛樂消費支出比的實現程度年均增長速度從3.02個百分點提高到5.94個百分點有一定難度,屬於較難實現的指標;農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實現程度年均增長速度從0.44個百分點提高到6.78個百分點難度很大,是很難實現的指標。

報告稱,在政治民主方面,參選村村民參選率的實現程度年均增長速度從0.16個百分點提高到2.33個百分點,有一定難度,屬於較難實現小康目標的指標。

魏後凱介紹,在農村環境方面,“十三五”期間,隨著國家加大對農業灌溉設施建設的投入,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在2020年是可以完全實現小康目標的指標。

但從目前汙染物排放狀況看,綜合治理農業源汙染物排放將是“十三五”期間的艱巨任務,農業源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和農業源氨氮排放量在現有基礎上減排30%屬於較難實現小康目標的指標;化肥施用量的實現程度從年均下降0.73個百分點轉變為年均提高6.23個百分點難度很大,屬於很難實現的指標;農田地力等級屬於比較穩定的指標,其實現程度要年均提高1.62個百分點,也屬於很難實現的指標。

中國社會科學院建議,通過不斷完善農村公共服務供給體系,提高保障水平和服務績效,建設“幸福鄉村”;通過開展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突出鄉村文化和村莊風貌特色,建設“美麗鄉村”;通過規範村民自治制度,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建設“民主鄉村”;通過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打好農村全面脫貧攻堅戰,讓廣大農民共享改革和發展成果,建設“和諧鄉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5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