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哈爾濱虎園的東北虎。攝影/章軻
7月23日的老虎傷人事件,讓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再次被置於輿論的漩渦,這次事件造成1死1傷。
這並不是該動物園第一起老虎傷人事件。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自2009年以來,短短7年間,該動物園就發生了4起老虎傷人和1起大象傷人事件。頻率之高、傷害之嚴重,為各類動物園罕見。
事件發生後,有觀點認為,傷人老虎應該被處死。但中科院動物所副研究員、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原中國項目部主任解焱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老虎本身是不應該承擔任何責任的,應該由管理部門擔責。當然,當事人自己也有責任,“這些都是人的問題”。
動物園管理質量待提升
八達嶺野生動物園位於延慶區八達嶺鎮,是中國最大的山地野生動物園。事件發生之後,該動物園已被責令停業並配合聯合調查組對事發原因進行調查,受傷的遊客因傷情較重,被轉送至北醫三院救治。
7月25日,延慶區園林綠化局新聞發言人表示,網傳傷人老虎被處死為謠言,目前,包括傷人老虎在內,該動物園的所有老虎均已被關回虎舍。
延慶區園林綠化局新聞發言人王淑琴日前向記者介紹,園區在遊人進園處設有提示警告,並與自駕車遊客簽訂協議書,強調進入園區的自駕車主在猛獸區必須關好、鎖好車門、車窗,禁止投餵食物,嚴禁下車。
不過,有專家表示,安全協議的簽署並不能成為免除園方對遊客人身傷害應承擔法律責任的理由。即便園方以廣播或路標的形式進行了安全提示,並與遊客簽訂了責任書,園方也並不能全部免責。
7月30日,在中科院動物所、保護地友好體系等聯合主辦的“與虎同行——保護野生虎公眾參加行動”系列公益傳播活動上,解焱將矛頭直指管理不善的動物園管理方。
她介紹,目前全國有各類動物園包括野生動物園共400多個,其中大量的是管理水平非常低下的。動物在其中受到比較多的虐待,同時存在不少安全隱患。而且有很多還涉嫌非法購買受保護的野生動物。這種動物園實際上在消耗野生動物,這也是導致受保護的野生動物瀕危的原因之一。
“八達嶺事件,關註點主要還是動物福利的角度。不建議設置這麽多的動物園包括野生動物園。”解焱說。
解焱稱,國家有明文規定,禁止用活物投餵這些猛獸。但顯然,目前幾乎所有的野生動物園都會用活物投餵,來吸引遊客和增加收入。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早在2007年,國家林業局就向各地林業廳下發通知,要求停止給猛獸投放活體動物等表演行為。
解焱介紹,在國外,管理質量好的動物園都是不允許用活物投餵的。他們會把肉放在高處或者藏起來,用各種方法來增加老虎在覓食過程中的多樣性或者吸引力。這些動物園也會讓觀眾看老虎的覓食過程,但絕對是沒有用活物來投餵這些老虎的。
解焱分析說,研究發現,野生動物園長期用活物投餵,讓老虎感覺不到有任何危險的存在,所以就會變得肆無忌憚。只要在其視線的範圍內,能看得見的任何活物都會去攻擊。
解焱介紹,非洲野生動物園的動物是真正的野生動物,完全沒有人工餵養,參觀者在車里就能看到它們的生活狀況。“那些野生動物一般是不攻擊人的,因為它們不把人當食物。”解焱說,這些野生動物園在安全性上要高很多,管理方不可能讓你開著自家車去,園方必須要對參觀者會不會被嚇到、乘坐私家車的人會不會下車等進行管控。管控是非常嚴格的,需要專業工作人員的帶領,車門必須有控制。
“不能以處死老虎來解決問題。”解焱說,最根本的還是國家應該設立更高的野生動物管理標準,關掉一批管理質量低下的單位,以提升野生動物園的管理質量,這應該是最根本的解決辦法。
受害者獲得補償十分不易
現在全國的野生虎僅存50頭左右,其中包括生活在東北森林中的30頭左右東北虎,另外還有西藏的孟加拉虎,以及雲南的印支虎等。
造成老虎瀕臨滅絕的根本原因在於棲息地喪失和人的獵殺。研究表明,老虎的活動範圍與食物及生境關系極大。在食物比較豐富的熱帶、亞熱帶地區,老虎晝夜活動範圍約為30~40平方公里;在食物豐富度較低的遠東地區,可達200平方公里以上。
“老虎在它所生活的生態系統中起著關建性的作用。”吉林琿春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宣傳教育中心原主任李誌興對本報記者說,當老虎種群健康時,生境中其他生物組成部分在生態學方面也相對強健。因為老虎是處在食物鏈頂端的大型食肉動物,它們需要有充足的大型被捕食動物以及合適的生境。
因此,為保護關鍵老虎種群而努力,也就是要保護大片的森林、草原和那些對控制水土流失有著重要意義的沼澤地。老虎通過捕食還幫助了食草動物的種群結構。此外,在大片土地上為保護老虎而施行的管理計劃,將同時為人類保護其他動植物資源以及寶貴的森林資源作出貢獻。
2010年11月,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召開的“保護老虎國際論壇”(老虎峰會)通過了“全球野生虎種群恢複計劃”,並發表了《全球野生虎分布國政府首腦宣言》,倡議共同努力促進野生虎及棲息地的保護,還確定每年的7月29日為“全球老虎日”。
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代表中國政府承諾,未來10年內,采取積極有效的政策措施,遏制野生虎種群數量下滑的趨勢,實現野生東北虎數量翻番的目標。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十九條規定,“因保護本法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造成人員傷亡、農作物或者其他財產損失的,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補償。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推動保險機構開展野生動物致害賠償保險業務。”“有關地方人民政府采取預防、控制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造成危害的措施以及實行補償所需經費,由中央財政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補助。”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目前不要說老虎傷人後賠償問題,就是棲息地老虎傷害了當地的家畜,補償問題都難以解決。由於多數地方政府財政困難,並且沒有相應的野生動物損害補償標準和操作辦法,受害者要想獲得補償十分不易。
“野生動物損害補償機制不健全,農民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民保護野生動物的積極性,這已成為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中的根本性問題,嚴重制約了保護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李誌興說。
本報記者從國家林業局了解到,自1988年我國將虎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以來,已在野生虎分布區建立了30多個自然保護區和70多處基層保護管理站,總面積超過200萬公頃。
今年5月,《中國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通過了專家論證,我國擬在吉林、黑龍江兩省建立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司司長張希武也透露,“十三五”時期,我國將整合設立一批野生動物類型國家公園,積極開展大熊貓、亞洲象、東北虎豹、藏羚羊等旗艦物種的國家公園建設試點。
2006年12月13日,巡護隊員在琿春春化鎮四道溝村的山溝里發現成年野生東北虎足跡。攝影/章軻
7月30日下午,北京保護地友好驛站,中科院動物所解焱博士正在給自願者畫老虎臉譜。攝影/章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