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網絡傳播格局正重構 切身利益話題成易爆點

有關網絡輿論熱點的研究顯示,2016年上半年,有關社會中間群體切身利益的話題成為易爆點。同時,網絡新平臺強勢崛起,新平臺在公共事務中的源頭性作用初顯;網絡新表達出現多元化、圈群化、視聽化的趨勢。

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司法執法”“反腐倡廉”“教育教學”“社會民生”“經濟信息”成為網絡熱點話題前5名,其中“司法執法”“反腐倡廉”已連續8年躋身話題榜前5名之列。

艾利艾智庫(IRI)日前發表報告認為,在百度血友病吧事件、魏則西事件、和頤酒店女生遇襲、雷洋案、毒跑道事件等發生後,社會中間群體的不安全感加劇。“在身份代入、推己及人的心理效應下,一定程度上部分中間群體通過在相關話題、事件積極發聲,表達訴求,瞬間點燃輿論,形成全國性熱點。這一現象背後折射出當下社會中間階層焦慮感、不安全感及權利意識的上升。”

報告還發現,上半年國防外交話題升溫,互聯網年輕一代的話語權崛起。“透過南海仲裁等上半年國防外交領域中的熱點事件可以看出,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的主流價值觀在年輕一代中繼續延續,但隨著 90後群體互聯網話語權的崛起,年輕一代的愛國表現方式也具有鮮明特征:愛國行為開始擺脫嚴肅刻板印象,表達方式更為活潑。”

該報告認為,網絡新平臺強勢崛起,新平臺在公共事務中的傳播、討論愈發頻繁和顯著,由搜索引擎、新聞媒體、“雙微”等主導的輿論傳播格局正在被重構。

2016年是移動視頻直播商業化的起步之年,映客、花椒等200余視頻直播平臺百花齊放,其中的少數平臺已觸及時事熱點領域,積極搶占互聯網信息入口。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副主任黃楚新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興網絡平臺存在小而散、營利模式相對單一、監管不嚴、主播素質參差不齊、內容低俗化等諸多問題,因此視頻直播領域面臨重新洗牌的考驗。

報告同時顯示,付費問答掀起了“知識分享”“知識變現”的熱潮。但報告對於付費語音問答模式的前景持保留意見,認為“仍待觀察”。

網絡電臺的蓬勃發展也使之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註。值得註意的是,老牌門戶也借鑒效仿,如網易雲音樂已開始涉足訪談、脫口秀類節目。報告認為,網絡電臺面臨版權糾紛、政策風險等困擾。

此外,作為小眾群體的聚集地,擁有一整套相對獨立的內容體系和表述習慣的二次元網站從幕後走到臺前,與主流文化互動融合增多,正在從幕後小眾向臺前大眾轉變。

2016年以來,網民模仿式創新的熱情不減,網絡流行語層出不窮,更新加快,除了具有即時性、娛樂性之外,“只可意會”的特征更加明顯。報告認為,這無形中構築了一道“隱形邊界”,將不明所以的人屏蔽在外,同時也使能夠理解的人基於此種“默契”,簡單快速地識別同類人群,並通過使用此類流行語進行交流而建立更深層次的身份和價值認同。

2016年,“圖文合一”之勢升級,網絡表情承載的內涵更為豐富,開啟了網絡“鬥圖時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6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