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數字音樂產業霸主 阿里還是騰訊?

優酷與土豆、58同城與趕集網、攜程與去哪兒,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紛紛選擇了“聯姻”。這一次輪到了數字音樂。

7月15日,中國音樂集團(下稱“CMC”、即原海洋音樂集團,酷狗、酷我音樂的控股方)和騰訊集團共同宣布,將對雙方數字音樂業務進行合並。在本次交易中,騰訊把旗下的QQ音樂業務與CMC進行合並,通過資產置換股權成為新的音樂集團大股東。CMC聯席CEO謝振宇、謝國民將出任新音樂集團的聯席總裁,騰訊公司副總裁彭迦信出任新音樂集團的CEO。合並後,QQ音樂、酷狗、酷我等產品和品牌將保持獨立發展。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合並後的音樂集團,無論在用戶數量、活躍度、音樂版權持有量等指標上,都將穩居第一位,能夠與其對抗的僅阿里音樂一家。

 

資金困局

此前,國內三大音樂集團分別為QQ音樂、阿里音樂和CMC。QQ音樂除了擁有大量音樂版權外,還是國內最大的音樂播放平臺。阿里音樂自去年以來,先後招攬高曉松、宋柯、何炅等音樂人加盟,連續收購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大舉打造音樂生態閉環。只有CMC獨立於BAT(百度、阿里、騰訊互聯網三巨頭)體系。

CMC成立於2012年5月,由前新浪副總裁、新浪音樂負責人謝國民創辦。謝國民的律師背景也讓海洋音樂走出了一條與其他音樂平臺不同發展路徑。在互聯網音樂盜版猖獗時期,海洋音樂抓住市場痛點,在唱片公司授權費低迷之際,以低價簽下大量的長期獨家代理版權,從而擁有足夠大音樂市場版權占有率。

據了解,CMC近年來與近百家唱片公司達成版權合作,長期獨家簽約的音樂及版權代理公司有40多家,其中獨家版權多達20余家,擁有正版歌曲數量近2000萬首,而近來在版權上瘋狂砸錢的QQ音樂,正版曲庫也僅為1500萬首。

隨後,酷我和酷狗兩大音樂平臺分別在2013年和2014年被收入CMC麾下,讓一度在幕後默默無聞的CMC一躍到了音樂產業前臺,加入了音樂平臺之爭。

易觀智庫報告顯示,2015年第四季度中國主流移動音樂APP中QQ音樂用戶滲透率高達40.0%,排在第一位;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分別以32.4%和23.3%的用戶滲透率排在二、三位;天天動聽、百度音樂的用戶滲透率分別為7.1%和4.3%。

然而,在音樂版權即將到期之際,如何填補資金成為一道難題。

音樂產業研究人士韓依民透露,QQ音樂與CMC的版權互換協議已經在4月底到期,而目前並未續約,同時其獲得的太合音樂版權也將到期,是否會續約尚無定數。

數月前,CMC還在謀求赴美IPO上市,無奈美國資本市場對在線免費音樂平臺盈利前景不看好。

盡管CMC擁有酷狗、酷我、繁星網、繁星直播、彩虹音樂等眾多產品,也已經涉足硬件制造、線下KTV、Live House,但流媒體音樂服務仍是需要巨大投入的無底洞,同時藝人經紀、硬件以及線下業務尚處於起步階段。

作為獨立的在線音樂平臺,在音樂版權逐年上漲、粉絲經濟發展緩慢之際,CMC亟需大量資金支持。

一位主流在線音樂公司負責人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隨著IPO的希望越來越渺茫,一些版權逐漸到期,而競爭對手QQ音樂與阿里音樂均背靠互聯網巨頭,擁有強大的資金實力和資源。因此,找個強有力的靠山繼續保持優勢地位是CMC選擇結盟QQ音樂的原因。”

吞並潮

CMC與QQ音樂一旦合並將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阿里音樂將直面與騰訊系的競爭。從音樂版權方面來看,目前也是海洋、騰訊、阿里三分天下的格局,前兩者牽手後,後者也將面臨較大壓力。

版權方面,騰訊與包括華納、索尼、YG、英皇等唱片公司合作;CMC則擁有海蝶音樂、天浩盛世、可登音樂等多家合作夥伴;阿里音樂方面,完成了蝦米音樂和天天音樂的整合後,與滾石音樂、BMG音樂等合作。

藝恩網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移動音樂市場規模為63.7億元規模,預測今年將上升至96 .2億元。

在線音樂市場規模的擴大的同時,行業整合也加速。在版權保護趨緊的當下,一些規模較小、音樂版權持有量不多、或者資金壓力較大的音樂平臺都將面臨被整合的命運。

在線音樂平臺市場,排在一線梯隊的是騰訊音樂、阿里音樂;二線梯隊的是網易雲音樂、多米音樂、百度音樂等。

磁力音樂董事、經理人陶詩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對於騰訊QQ音樂和CMC來講,合並一來對於推動上市有很大幫助,籌碼會更大,再者合並之後兩個平臺可以共享版權,節省大量的版權購買費用,兩家加起來音樂版權數量基本占了80%左右的份額。此外,騰訊集團還將推動合並後的音樂集團上市,在資本助力以及騰訊集團微信、QQ等資源協助下,騰訊音樂完全有可能趁勢獲得更大市場份額,一家獨大局面並非沒有可能。

對此,有分析人士並不認同。百度指數走勢顯示,網易雲音樂正通過差異化競爭快速縮短與酷狗、酷我、QQ音樂之間的差距。去年7月,網易雲音樂宣布用戶數過億,成為實現1億用戶用時最短的在線音樂應用。

“音樂目前還沒有進入到正常的商業模式上(版權所有者沒有得到有效價值實現),多數規模大點的公司處於培育、攢人氣、攢版權階段,所以,對於平臺來說,可以暫時不盈利或者少盈利,但是音樂可以帶來平臺人氣和轉換消費(消費其它東西)的機會。”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向記者表示,未來的機會就是垂直經營和變現(轉化、合作帶來的廣告、藝人推廣、演出、衍生品等)能力的較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4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