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券商多空分歧再起 “吃飯行情”能否如約開啟

是攻、是守,賣方研究陣營在當前的聲音並不統一。

券商中期策略會在近期陸續召開,宏觀研究對於基本面的悲觀預期並無異議;但中短期A股走勢的策略判斷上,各家出現鮮明分化。利空出盡、政策寬松、悲觀情緒反應過度等,都是支撐激進派力推“吃飯行情”的重要邏輯。相比之下,謹慎派的理由看似更充分;增長滯緩、人民幣貶值、估值高企、國際市場隱憂、監管趨緊和金融去杠桿進度等,更多聲音選擇在此時陷於冷靜。

同樣的分歧,在一年前的瘋牛行情高點時也同樣出現過,謹慎者和激進派在隨後的股災中結局迥然不同。半年多的震蕩市中,賣方研究觀點也隨之波動,部分研究團隊更是多空即時翻轉。歷經數次洗禮,再現多空分歧:這一次,誰又會精準預言?

宏觀基本面的謹慎情緒不減

“全球進入黑天鵝時代。假如說過去‘黑天鵝’是論只的話,現在似乎真的進入了‘黑天鵝’論群的時代。”在7月13日召開的夏季策略會上,申萬宏源公開了下半年宏觀經濟的主要觀點。

申萬宏源宏觀首席分析師李慧勇對此種趨勢的分析是,增長不振使過去高增長所掩蓋的矛盾逐一顯現,包括高杠桿、高財政支出、收入兩極分化和產業虛擬化等。解決危機最核心的手段是結構改革、尋求新的增長動力;但這同時又是一個長期的工作,短期難以見到效果。因此,在這種矛盾下最有效的手段是寬松的財政和貨幣政策。

對宏觀經濟的謹慎情緒、以及政策寬松的預期,這在當前券商宏觀研究中並無太多異議。

“全球範圍內近期出現了股債商品齊漲的格局,預計很大程度上跟市場對貨幣政策寬松預期升溫有關。”方正證券宏觀分析師任澤平近日表示,市場對經濟再度下行有共識,對貨幣政策會否再度寬松有分歧、但預期逐步升溫。其預計,隨著經濟通脹回落,貨政再度寬松空間逐步打開;然而與2014年至2015年不同的是,今年可能更多是“衰退倒逼式寬松”。海通證券策略分析師荀玉根更直言,股市、債市上漲而匯率下跌的同時發生,唯一的合理解釋就是貨幣政策寬松。

寬松政策再起,但在部分市場觀點看來,這並不是一劑解決增長問題的良藥。

“每次沖擊都會帶來一次寬松,進而帶來利率周期的固化。政府對經濟的介入越來越深,利率越來越低。”在李慧勇看來,由此造成的局面是,經濟的好轉更多是受政策或資本市場的刺激;能夠持續一段時間但很難持久,波動成為常態。更嚴峻的是,政策刺激的邊際效應正在遞減。

與此同時,低利率模式還在繼續延長;實體投資回報率不佳,大量的資金追求高收益,造成資產價格波動加大,呈現泡沫化的趨勢。基於此種趨勢,李慧勇預計,下半年宏觀經濟9月份之前不用太悲觀。但在此之後變數增加,尤其是國際市場的政治風險增加,包括英國與歐盟關系中的極大不確定性,以及被誘發並繼續發酵中的潛在風險等。“享受9月之前的小蜜月”,李慧勇稱。

A股多空分歧再起

盡管對於宏觀基本面的謹慎情緒趨同,但伴隨近期股債齊漲行情的演繹,賣方策略觀點開始出現巨大分歧,多空陣營逐漸分化。

較為明顯的分歧之一,是對宏觀基本面情況與短期股市的關聯性分析,具體則體現在利空是否出盡、寬松刺激是否能再顯效等問題上。

多方表態鮮明者如銀河證券策略分析師孫建波,其在近期發布的中期觀點路演側記中直言,“我們對宏觀形勢保持著謹慎的態度,但此刻義無反顧地扛起了看多的大旗。”

在孫建波看來,宏觀基本面的謹慎不僅是當前的基本特征,也是自2009年以來的長期態勢;經濟增長率多年來處於持續下滑的通道中,並仍將持續很多年。市場不會因為宏觀基本面的長期下臺階而只漲不跌。“市場的漲跌蘊含著對經濟的預期,這一預期常常是過度反應。物極必反,我們要把握這種過度反應之後的大反彈。”

與此形成呼應的是,國泰君安策略分析師喬永遠則認為,樂觀預期正在被提前透支。其強調,英國脫歐等事件落地後,利空出盡確實會帶來風險資產的階段反彈;但如果當前市場預期已將進一步寬松包含在內,未來即使兌現,對股價的邊際變化也不會有明顯提振。相反,如果寬松無法兌現,預期修正將會給市場帶來負向承壓;而且在匯率貶值和潛在通脹的制約下,這一情形存在較大可能。

分歧之二,聚焦在7月窗口期究竟能否啟動“吃飯行情”。

當前看多態度明確的海通證券,在年內幾次更換立場。今年1月底態度樂觀,至4月中旬3100點附近態度轉為謹慎,再至5月底2800點時提出短期回撤已到位,從6月底起又再次翻多。海通策略分析師荀玉根對此表示,震蕩市里面短期市場的波動,取決於經濟和政策的動態變化;經濟不好時政策松、股市漲,經濟好時政策緊、股市跌。目前再次步入政策走向偏松的情況,且改革仍在推進中;從市場形態看,利空階段性出盡,多方力量已經占上風。

荀玉根還表示,觀察近期的融資余額、滬股通和二級市場成交量、換手率等,分別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大,風險偏好已經在回升中。“短期行情已經走在多頭市場的路上,目前應順勢而上、保持樂觀。”

對於6月底啟動的這輪行情以及資金面變化,申萬宏源策略分析師王勝則極為謹慎。其強調,失真的市場指數並未準確反映已經持續4個月的結構性行情。整個6月絕對收益投資者倉位快速提升,且加倉的主要方向集中在部分短期高景氣產業類主題方向上,熱點板塊的交易極度擁擠。6月底開始的行業主題輪動卻是投資者“為加倉而加倉、尋找補漲熱點”的過程;指數吃飯行情並未出現,倉位卻已到了高位。

王勝更提示稱,當前市場的微觀結構並未改善,而是仍處於全面惡化的趨勢中,需警惕7月回調傷害凈值,“市場普遍預期的吃飯行情將有望在調整後展開。7月下旬回調,8月下旬‘吃飯’。”

國信證券策略分析師酈彬則直接預言,市場熱盼的“吃飯行情”可能只是一廂情願,更提醒稱“謹防‘吃飯’不成蝕把米。”其表示,企業盈利今年一季度超預期增長可能已是年內高點,海外風險事件暫歇不能忽視後續實質性沖擊。與此同時,國內監管“脫虛入實”及“金融去杠桿”導向,短期並不利於股市風險偏好持續回升。因此,A股趨勢性行情仍需等待。

賣方研究的分歧還有其三。當前市場對於A股仍將維持震蕩市亦不存在分歧,但對於中長期股市趨勢和風險預測上存在一定差異。

如海通荀玉根較早便已提出,中期來看熊市已結束,進入存量資金博弈的震蕩市,類似2012年初到2014年中。但在廣發證券策略分析師陳傑看來,當前企業盈利窄幅波動,估值將仍是市場方向的核心因素,且目前的估值水平仍處於較高水平。在估值水平震蕩回落的過程中,市場將進入的是“慢熊”格局。

對於熊市的周期,申萬宏源王勝在策略會提出,按照牛熊歷次漲跌換手率保持對稱來推算,A股熊市可能在2017年6月前結束。但其強調,過去4個月里相關指標並未出現明顯的改善,A股長期仍有一次出清。

“考慮當前A股市場整體杠桿水平相對可控,一次出清的形式更可能是類似2008年和2011年時流動性悲觀預期驅動的出清。在觸發一次性出清的因素出現之前,未來一個季度市場大概率仍將維持寬幅震蕩的格局。”王勝強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61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