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賈康:6月民生新供給指數雙下滑 企業經營複蘇勢頭受挫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1539.html

6月22日,最新公布的6月民生新供給中小企業指數顯示,制造業綜合指數為43.2%,較上月下降2.6個百分點,連續第二月回落且幅度擴大;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42.6%,較上月回落1.8個百分點。對於制造業與非制造業指數走勢的雙雙下滑,全國政協委員、新華夏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指出,這顯示出企業經營複蘇的勢頭受挫。

賈康認為,對於制造業與非制造業指數雙雙下挫,需要深入挖掘其背後的原因。分項指標中,無論制造業還是非制造業都僅有銀行貸款利率指標出現上升。企業問卷反饋並沒有提出“融資難、融資貴”是其面臨的主要問題。相反,兩類行業都認為“市場需求不足”是排在首位的困難。這表明在世界經濟仍然低迷的大背景下,我國國內的供需結構性矛盾也一並凸顯,同時更逼迫企業在日益加劇的市場競爭和勞動力成本增加的背景下加快轉型,提升自身競爭優勢。

賈康進一步表示,“穩增長”的現實需要更不可忽視,其意義在於站在可接受區間底線上“調結構、促轉型”,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夠持續推進。“穩字當頭”於當下更凸顯其重要性,企業在忍受一段時間的陣痛後,應在提質增效轉型中對接我國中長期經濟總體升級。

銀行貸款利率指標上升

6月民生新供給制造業綜合指數顯示,企業的融資狀況指標中,總體融資情況指數、資金周轉指數、經營現金流指數均出現下滑,僅銀行利率水平指數小幅上調了0.5個百分點,且銀行貸款占企業融資比重上升。

對於這一情況,賈康認為,需要對比企業認為經營中最困難的事項,排名前兩位的是“市場需求不足”和“招工難”,而選擇“融資難、融資貴”的企業占比在持續下降,表明目前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還是在於供需矛盾和勞動力成本等方面。另外,本月固定資產投資及投資預期指數也出現了2個百分點以上的下滑,表明中央此前所關註的民間投資增速下滑問題依然沒有改善。

非制造業綜合指數也顯示,當月非制造業企業的融資和現金流周轉方面指數也出現了全面下滑,僅銀行貸款利率指數連續第三月回升。賈康指出,同樣需要對比企業認為當前最大的困難在於“市場需求不足”和“市場競爭加劇”,“融資難、融資貴”的選擇占比持續下降且排位靠後,表明總體而言企業經營中面臨更多的是供需問題而非融資問題,需要提升自身競爭力。另外,非制造業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指數和未來投資預期指數均有所下滑,且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再度回落至50以下,表明企業對未來經濟走勢的判斷依舊信心不足。

制造業、非制造業雙雙下滑

6月民生新供給制造業綜合指數為43.2%,較上月下降2.6個百分點,連續第二月回落且幅度擴大。其中,企業經營指數回落3.5個百分點,生產經營各分項指數,如設備利用情況、從業人員指數、訂單指數、生產指數、產成品庫存指數等均全面不同程度下滑,上月一度好轉的企業盈利指數本月也大幅下調了4.5個百分點。

而非制造業方面,6月民生新供給中小企業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42.6%,較上月回落1.8個百分點。本月非制造業企業的總體經營指數和各項經營指標亦出現了全面回落,且盈利指數結束了連續三月回升態勢,回落至今年3月左右水平。

《民新中小企業指數解讀報告》指出,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未能延續上月小幅回升態勢,但回落幅度小於制造業。訂單指數回落,企業為應對需求回落而減少存貨、收縮投資;融資情況未顯著改善,盈利能力和對未來預期有所回落。

《報告》認為,從宏觀層面來看,一是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逐步落實,前期需求刺激的效果有一定回落,實體企業難免經歷“改革陣痛”;二是信貸增速出現放緩,有限的銀行貸款多流向居民部門,企業在融資層面的壓力加大;三是各項價格指數繼續回落,預示近期通脹壓力較為溫和;四是二季度GDP增速可能小幅回落,但換來的是經濟結構的改善和質量提高。

針對制造業、非制造業雙雙下滑的現狀,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黃建輝指出,當前在英國退歐等外部不確定因素增加的情況下,應當做好準備,留出政策空間以應對外部風險沖擊。此外,貨幣政策在“穩健”的同時,應關註M1增速較快、居民部門貸款占比較大、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居高不下等問題,防止資金在金融體系中空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1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