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洗腦大師”章燎原與他的三只松鼠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528/156137.shtml

“洗腦大師”章燎原與他的三只松鼠
i黑馬 i黑馬

“洗腦大師”章燎原與他的三只松鼠

“全中國最不忙CEO”是這樣煉成的。

國內知名食品電商三只松鼠的A股上市計劃已然啟動。與所創企業強勁的發展動力及廣受風投、媒體追捧曝光不同,極少混跡喧囂創投圈的三只松鼠創始人章燎原實在算得上低調。19歲闖社會,做過各類最底層生意,後進企業成為高管,36歲跳出舒適區離職創業打造三只松鼠,預計新財年(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企業銷售額可達50億元。章燎原正在收獲傳統意義上的成功。

豐富的人生經歷為章燎原的創業帶來的是非同尋常的管理哲學。他推崇劉邦、朱元璋、毛澤東,他將員工培訓稱為洗腦,目的是“要人家信”、“並發自內心地信”,他則是首席洗腦師,他認為任何優秀的企業家思想最後都將走向宗教。如是理論初看略顯突兀,客觀成效卻是大大的。

采訪 | 王根旺、王亞奇  

文 | 王亞奇

編輯 | 盧旭成、齊介侖

“全公司只有我一個人有特權,任何地方我都可以抽煙。”采訪4個小時,全網堅果銷量領先品牌——“三只松鼠”創始人章燎原大概抽掉了10多根香煙。

5月23日,三只松鼠周會,章燎原“任性”地宣布對內卸任CEO,由三只松鼠12個部門負責人直接擔任12個CEO,同時任創始人助理,他專職做起了“首席洗腦師兼創始人”。他說,洗腦才是他最重要的工作。

1976年生的章燎原自稱“松鼠老爹”。他從19歲開始“混世界”,賣過服裝、冷飲,做過電工,開過摩的,卻從未成功過。2012年,他創立三只松鼠,當年雙11單日銷售額766萬元,一炮而紅,到2015年雙11單日銷售額已達2.51億元,全年銷售額達24億元,員工超2000人。

有錢,有人,可以“任性”了,在他的不惑之年。

“99%的人寫三只松鼠都是說營銷做得好,品牌做得好,這些都是客觀的,但不真實。人和價值觀才是三只松鼠的核心。”董事長特助鼠政委告訴創業家&i黑馬

在三只松鼠這個章燎原一手打造的烏托邦里,忽悠、吹牛、洗腦都不是貶義詞,員工們甚至對被他洗腦的經歷津津樂道。而章燎原認為,“因為他接受你的思想,你不需要控制他,他已經被你控制了。”

下文是章燎原關於如何通過“洗腦”鍛造一家獨角獸公司的口述。我們當然不認為,光靠洗腦就能成就一家偉大的公司,但我們認同,一個創始人一定要有“傳教士”般的“洗腦”能力。

這只是創業家&i黑馬采訪三只松鼠後發出的第一篇文章,我們還會另有專文詳述三只松鼠的商業秘密,敬請期待。

口述/三只松鼠創始人 章燎原

所有人罵他傻子的時候,他離成功就不遠了

我的工牌上寫的是“首席洗腦師兼創始人”,我不喜歡人家稱老板,看見這兩個字就煩。其實我很痛恨傳統老板,天天投機倒把,欺騙員工好好幹,之後就沒有了。

我從小是放養的,從來沒有一個人告訴我應該怎麽做,我所有的信仰都來自小學課本和名人傳記。劉邦、朱元璋、毛澤東,這些從平民到時代領袖的人,成長過程是怎麽一步步產生變化的?里面肯定有邏輯相通的東西。如果你讓我評價毛澤東,我就覺得他很偉大,到底好在什麽地方?其實我也不知道。

讀書不一定要記住它里面的格言是什麽,就像你小時候吃飯一樣,飯吃了,大部分是拉掉了,但你的身體吸收了營養。信仰這個東西是要花一生去追求的。人成長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什麽?當你認為你有思想的時候,實際上就是一個錯誤。

我們公司提倡“相信老爹的相信”,這是一條捷徑。尤其現在的年輕人,他懂的東西太多了。年少的時候我們很簡單,那個年代我們是相信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變得複雜,不再相信,想找捷徑,追求這個,追求那個,自以為很聰明,實際上是在浪費時間。相信別人的信仰就應該是你的信仰,這是一條捷徑,不要自己再去找了。

這一點上我相信馬雲,他是能讓我商業變現的偶像,他幹錯了的我也認為他是對的,但我的團隊沒必要去相信馬雲,馬雲離他們太遠了。在三只松鼠,你就應該相信老爹的相信,老爹的信仰就是你的信仰,不要再去驗證這個信仰對不對。

當你成為信仰的時候,實際上員工的效率提高了,他們不去瞎想了,反正已經相信你了,你說怎麽搞就怎麽搞。他只會想怎麽做得更好,不會去想該往哪個方向做。

前兩年我們在軟件園,那時候公司不出名,很多父母來門口看,以為我們是搞傳銷的。孩子到這兒上班,天天晚上12點不睡,第二天早上六七點鐘一蹦起來,樓下小面包車喇叭一喊,叫著就走了。

我們松鼠洗腦院就是洗出一群不正常的人,天天跟打了雞血一樣。天天悶悶地幹,加班,工資也不高,回到家所有人罵他傻子的時候,他離成功就不遠了。如果每天早上九點上班,六點下班,回去該幹嘛幹嘛,月工資5000元,不好意思,他馬上要死了。不就是這個道理嗎?

成功是少數的東西,至少逆過來才有可能,你跟大部分人想法一樣,證明你已經被這個社會征服了。我們公司對營銷的理念首先就是差異化,沒有差異化的營銷都是去死的東西,只有與眾不同才有可能,這是我認為根深蒂固的東西。

一個奮鬥很久沒有成就的人,圓夢機會出現時他會拼命抓住

我19歲走上社會,27歲之前大概幹了將近20件事,賣服裝、賣冷飲、做電工、騎摩托車送人,從來沒有成功過。很多人說,你要吃很多苦,付出很多勤奮才能成功。這話不一定對,不是每個人都能爬得起來,很多人27歲那年就自我滅亡了。

那時候太想創業了,今天開個店,明天擺個地攤,覺得自己很努力,很勤奮。為什麽從來沒成功過呢?我就悟出來,因為我沒有資源,沒有用三個拳頭打一個拳頭。

資源具體一點就是資金、知識、平臺。開個飯店需要5000塊錢,這個事就應該拿一萬五去開,結果我只有5000,開幾天只有倒閉了。我自以為有知識,但是你足夠駕馭這個事情的時候,知識才有價值,勉勉強強看到是對的,做出來都是錯的。平臺更談不上了,自己走不出來路的時候,我放棄了創業,找了家小企業,去走別人的路。

當時沒想過在詹氏幹一輩子,也沒想過離開詹氏,前面讓我太苦太累了。我沒什麽夢想,就是追求物質,在詹氏我完成了。

後來發現人的財務是由你的需求決定的。我這個人存了幾十萬存款,一年有個二三十萬收入,有房子住,有車開就覺得夠了,因為我還是個比較懶的人,奮鬥的理想就是為了睡懶覺。

賺錢的動力沒有了,我開始追求成就感。那個時候洽洽在我們眼中是個老大的企業,市場差不多被他們幹完了,我們很累很累,9年才從幾百萬,幹到近兩個億。詹氏沒有掌握傻子瓜子改革開放的紅利,也沒有掌握洽洽做中國品牌領域流通渠道、大型超市的信息,上海來伊份這種專賣店模式它也沒有掌握到,所以詹氏做得很累。

資源一定要加上趨勢。這個跟我離職的動力比較相關,我發現互聯網帶來了新一輪趨勢。這個創業項目當時是放在詹氏的,但是詹氏不理解,他們不同意這麽幹。一個奮鬥很久沒有成就的人,當有一天夢想之路呈現的時候,他是拼命抓住的,因為當年失去了很多。所以我毅然地離職創業。

創業者就兩種情緒,恐懼和興奮。從詹氏離職的時候,我可以無拘無束像鷹一樣飛,很興奮。突然也會想,這事要幹不成,這個多恐懼呀。但是人要學會自我洗腦,我是能夠說服自己的。

去年松鼠2000多人,我們幾乎放棄了洗腦,覺得洗不過來,其實就是偷懶,但這個時候恐懼會越來越大。能不能完全克制住這種恐懼?我找到了方法,就是我現在幹的事情——給員工洗腦。如果松鼠員工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都是真誠的、充滿正能量的,我就沒有恐懼感,我對人的依賴因素很多。

但是真正的恐懼不是你幹壞事嘛,我沒有幹壞事,幹嘛恐懼呢,我也搞不懂。

初創團隊五個人,只比“垃圾”好一點

在蕪湖創業,這個選擇是很偉大的。中國的環境當中,政府對我們只有一個功能,就是服務我們。北上廣太大了,一個企業鉆進去,它看不見,你一年交一個億稅收,對它來說毛毛雨;但是在蕪湖,我能把領導忽悠得團團轉,他就把你當明星企業。

蕪湖沒什麽成熟人才,我的創始團隊就是做廚師的發小鼠大瘋,在詹氏做客服的鼠阿M,開過淘寶網店的鼠小瘋,當時需要工作的鼠小Q,還有處處顯得桀驁不馴的鼠小弟。在三只松鼠內部有這樣一句調侃:初創團隊的五個人就是比“垃圾”稍微好一點的。

我不善於用成熟的人。年輕人大家都一樣,無非就是北大、清華和安徽師範大學的差別,但是北大、清華的,估計我也忽悠不了,我是以能忽悠得團團轉為主。人才的問題也解決了。蕪湖生產成本低,用工成本也低。到上海、北京,客服6000塊錢一個月,他還不一定幹得好;這里給4000塊錢一個月,蕪湖最高。而且這個地方又是原生態的,沒有人來挖,挖人也挖不走,挖走也沒有用。

我們公司很多人,在外面晃蕩一兩年又回來了。我們客服到別人那兒幹客服,不知道怎麽幹。別的客服,培訓他怎麽把東西賣得好,客戶抱怨了怎麽騙;我們對客服的銷售考核指標是很弱化的。什麽是好客服?你跟人聊天,那個人說第二天早上7點喊我起床,可不可以答應,OK,這是好客服;有人願意喊皇帝上帝的,你扮演一下,這是好客服。

這個土壤的物種是培養出來的,當他移栽的時候只有死,這是三只松鼠真正底線的東西。趨勢抓住了,最多變成一只會飛的豬,豬飛起來還是豬;我們要把豬變成人,這才是最牛逼的事情。

我準備策劃個全員吹牛逼大賽,把他們寫的貼一墻,吹牛逼大賽成果,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掛個三年五年。最大的考核是看不到考核,考核的是自尊和心靈。員工要KPI考核,這是太可恥的事情,證明這個文化多麽薄弱——你考核不就為了錢去嗎?為了錢能幹出事業嗎?幹不了。

xb.webp

三只松鼠員工備戰雙十一/CFP供圖

我敢打包票,我們公司的高管,未來8年內,誰出去創業誰死。他們合在一起是一條龍,出去了單幹都沒有用。

人是要倒逼的,你把路堵死他就不會投機取巧了

聰明、努力、堅持的人有很多,為什麽還有那麽多人不成功,這里面肯定有問題。所以我總結出一個道道來:資源我們企業有,趨勢我幫你判斷好,信仰就是相信老爹的信仰,你再把堅持、努力、勤奮放進去,它就是一條捷徑。我們未來多少年規劃的發展始終堅定要走這個東西的。

我最後悔的事情,就是去年投了好幾千萬硬廣。這是在我可以選擇的時候,選了最好走的路。做一個廣告誰不會?所以今年我把團隊堵死了,不給錢,即使要錢,OK,三分錢的東西花一分錢,這一分錢還要花出三分錢的效果,這是牛逼,把這個道理講得通就做,講不通就不做。

xc.webp

章燎原/受訪者供圖

還有兩條是今年不加人,但是加工資。這里面有個段子。為什麽徽州的建築跟蕪湖、宣城的不一樣?即使一個墳墓,這邊的墳墓就是挖個坑,一堆堆起來了;我是徽州人,我們那邊的墳墓要做個涵洞,進去之後像蓋房子一樣,還要做徽雕。工匠精神怎麽來的?就是要隔絕外部,我們在一個山坳里面,他走不出來,外面對他沒有誘惑,人天天在家里沒事了就琢磨,一個東西怎麽能搞得更好。

放到企業來,我不加人,把它關死了,不給錢也關死了,那你怎麽玩,就是把產品做好,把免費的微博玩好,把每一個用戶聊好。我們現在提倡客服人人是網紅,做幾千萬的廣告不如拿里面的十分之一獎勵每個客服,他不是幹得更好嗎?人是要倒逼的,本來他還想做做廣告,做做營銷,你把路堵死,他就不會投機取巧了,只有專註。

最近我們寫了一本書,某出版社給我們一個反饋,非要搞成“三只松鼠秘訣”、“三只松鼠平臺玩法”,那不是害人嗎。世上沒有速成課,我18歲開始闖蕩社會,三只松鼠之前都是我個人的磨礪。如果三只松鼠算成功,那就不能看三只松鼠,你看三只松鼠就是害人。

“全中國最不忙CEO”是這樣煉成的

我在管理上對人性有兩個假設:一是假設人是自私的;二是假設人是可以改變的。這兩個假設可以讓我心胸坦蕩。為什麽呢?當我假設人是自私的時候,你幹的一些自私的事,我會包容你;但我之所以包容你,是因為相信人是可以改變的,所以我願意洗腦驗證,久而久之,你就變好了嘛。

我們的組織管理很簡單,改變別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激發他的優點,只要他的缺點不是致命的。你看到他美好,他就會美好。你天天逮一個人的缺點試試,逮下去他會爽嗎?他不爽,最後優點可能都沒有了。

一個CEO,最重要的三條法則就是學會管理時間,控制情緒,從全局管細節、從細節看全局。從全局管細節,就是你消耗的時間在哪兒。很多創業者就是管得太多。從全局去看一個問題的時候,我就知道哪些細節該管,哪些不該管,一夜之間不可能完美,既然做不到那麽多,那些細節我就當沒看見。

比如我們的物流管理不完善,我明明看到有人偷東西,我不想去管,因為對我來講,我有更重要的事——不如把網上運營搞得好一點,多賣1000袋出去,1000袋偷1袋算什麽呀。所以我不生氣,但這塊是未來的漏洞,制定戰略方向的時候我就知道全局還有哪些不完善。

他們知道我從來不發火,但我發火是一種管理手段。我不喜歡天天罵,一年罵不了一兩次,罵一次才有執行力。這個東西就跟帶兵打仗一樣,都在控制範圍之內。

我看到很多領導者天天在忙,到處割草,發現一個又一個問題。你割就把一塊割幹凈得了,割不了那麽多,就讓它長,大的東西都堵住了,我看看它能長到哪去。

去年我們也產生了一些危機,是我放權的結果,這個危機比我預想的會大一點點。過年的時候,我們現任物流總監說要承擔責任,讓我年後再找一個人。我最討厭這種將軍提頭來見的人。我不向往英雄主義,英雄是要死的,死的英雄還叫英雄嗎?我給你100萬的部隊,部隊打完了,你這個將軍應該活著,下次給我搞100萬部隊回來。你那個頭掉了,對我沒有任何作用。

我早上是睡到自然醒的人,全中國最不忙的CEO就是我。但這里面有個關鍵點:搞一個部門的時候,我是直接從末端崗位插入,從頭搞到尾,一個標點符號,一條線的粗細,一張圖片我都要管,搞得這個部門雞犬不寧。

上次我搞了一個月App部門,半夜三更他們收到我的微信就抖,那個家夥講,他那個月是靠晚上翻心靈雞湯度過的。

搞透,一是幫助他們成長,二是他們也害怕。我是不懂技術,但我懂底層邏輯,懂流程,不存在真正的外行能把內行管理好的,帶團隊必須征服他們。

松鼠每周只有一個周會,一個人最多能講三件事:第一是你部門最重要的事;第二是一個提案;第三是需要幫助的。後兩個有就說,沒有就不說。負責人只要把部門最重要的事告訴我就可以了,剩下的我想洗(腦)就洗,不想洗就不洗。

我也不喜歡搞副總裁文化,扁平化才看得清楚。我現在管12個部門,如果下面變成3個副總裁幹這個事,他們要管戰略的,把我的活幹了,我就被邊緣化了。我又相信另一個邏輯:副總裁肯定沒有我搞得好。反正平常我也不幹別的活,幹嘛花那個錢找副總裁。

優秀的企業家思想,最終的走向都是宗教

2012年創業的時候,我就是洗腦師,那個時候我的工牌還是“首席戰略規劃師兼創始人”,洗腦是我工作中的一個職能。

現在戰略不用規劃了,我們有資源,有品牌,有趨勢,我就變成“首席洗腦師兼創始人”了。我給年輕人洗腦還是比較成功的,基本上洗一次管一個月沒問題,但是年輕人會動搖,每個腦袋都要持續洗。

xd.webp

章燎原/受訪者供圖

洗腦的目的是要讓人家信。就好比一個陀螺,你不能一上來就抽打,第一件事是要說服他,讓他不會疼,最後讓他變成一個自動化陀螺。

訓練一個人是從腦子開始的,把腦子洗好的方法是從形式到內容。不要管懂不懂,就按這個招式來,一個動作天天做,時間長了就是本能。重要的是不要忘記,每一次洗腦都是對別人的一項承諾。4年來,我洗了無數人腦,改變了無數人,這些人也得到了應有的物質回報;最大的回報是精神上的,這個精神讓他相信美好的東西,相信松鼠是對的。

你不能去綁架別人的思想,但可以建立他奮鬥的目標,目標保持一致,過程順帶把思想給統一了。為什麽我喜歡毛澤東?因為中國所有牛逼的企業家,都是毛澤東理論,他才是洗腦大師。他能把農民的腦洗掉,我還沒有能力把我們工人的腦都洗掉,但是也洗了不少。

人的精神是控制不住的,要把這個精神控制住,那是什麽?宗教。優秀的企業家思想,最終的走向都是宗教,喬布斯也是宗教。但是成為神唯一的前提是你之前是個凡人,而且做過徹徹底底的,吃過酸甜苦辣的凡人,才能成為一個神。

不得不承認,從管理學來講,三只松鼠對我的精神依賴非常強。但只要我活著,就沒有問題,我要掛了就不好說。但我活得好好的,不能說我過幾年就掛了吧,沒必要擔心這個東西。

我追求的除了品牌夢,還有比這個更高級的,就是希望這個洗腦術能改變很多草根式的年輕人,這讓我更有樂趣和興奮感。我從來不混外面的圈子,人們去外面,無非是想找條捷徑,我不想走捷徑。與其浪費那個時間,還不如在家建個圈子,跟員工喝酒打牌吹吹牛逼,把洗腦的文化植入進去。

我特別感恩這個時代,像我這個性格,在過去傳統行業,不會是一個成功的創業者。我有營銷能力,但沒有推銷能力,讓我送禮都送不出去。為什麽我們從一開始就搞廉政文化?反正我送禮送不出去,就這麽搞吧。

三只松鼠用烏托邦形容我是認同的,最好的信仰就是盲目的相信,你相信這個人,就相信他得了吧,一條道走到黑,我賣給你。

附團隊旁註:

✦鼠政委:老爹反人類,但有大智慧

老爹創業前在詹氏做營銷總監,我是他的助理,後來他做到職業經理人,我得益於他變成中層幹部。但是老爹從詹氏出來的時候說,不帶走任何一個中層以上管理幹部,所以三只松鼠創業的5個人,我並不在其中。

沒有第一時間加入,回過頭來說,確實章總人格偉大,但我們內心是愧疚的,那個時候他其實很需要身邊的幫手,創業最困難最艱苦的時候,我們都不在他身邊。

前任董事長跟他說,小章啊,不要創業,你創業不行的,那些官員你又不會講話,不會搞政府關系,供應商你也不會跟人家搞關系,人家到時候貨不供應你怎麽搞。老爹的想法是,我第一天就依法繳稅,做該做的事,我還能成為城市的名片,你能把我怎麽樣。

豐叔(編者註:三只松鼠投資人李豐)之前說,他創業的17個小夥伴,學歷最低的是沃頓商學院。我看著松鼠老爹說,你看看我們。老爹說,不跟他們比,我們是社會大學,論喝酒他們幹不過我們,論打群架他們幹不過我們,論賣堅果他們幹不過我們,他們要投資還得來找我,牛逼吧。

很多人到松鼠來,尤其是我就會跟章總說,不能把公司戰略都告訴他們。他的想法是,三只松鼠未來不要做一家有秘密的企業,這跟打牌一樣,有底牌你就不會帶著正確的觀念看全局了。

從人的角度,我覺得他是一個離群索居的好人,不出差不赴宴不分享,唯一的愛好就是跟員工打牌、吹牛、喝酒、釣魚,晚上回去給老婆做飯。經常會有人說某某東西比你賣堅果利潤高多了,但他是個比較差異化的人,總是逆向思維。老爹說,酒是一個非常好的社交產品,年輕團隊工作中存在部門區隔,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灰度,酒是能讓人打開心扉的。你可以選擇不喝酒,想讓你喝得讓你們洗腦。

我們都是很奇怪的思維,比如前臺每天說早上好,我們要她站起來微笑著激情飽滿地說。你問我怎麽做出來的,我也不知道,笑不真,逼你100天,一年就真了。

很多人到松鼠走馬觀花看不懂,99%的人寫三只松鼠都是說營銷做得好,品牌做得好,探究為什麽雙11做到2.6億,把明星都請過來了,牛逼。這些都是客觀的,但不真實。章總是反人類的,只要短板不致命,所有新人犯什麽錯他都能容忍,你不犯錯怎麽成長呢?能在他的體系下活下來的,我認為都是奇葩,他用人絕對是智慧。

✦鼠念念:老爹是偶像式管理,我們都很崇拜他

公司最閑的就是松鼠老爹,每次聽到那個腳步,慢慢的,很悠閑的,就知道是他。有一次出差,他一路都在看動畫片。經常看一部電視劇,他能從頭看到尾。我想一個CEO怎麽這麽多時間,他說看一樣東西,就會把這個東西跟公司聯系在一起,不能聯系在一起也要強制聯系。

前段時間我們成立了松鼠洗腦院,本來叫松鼠學院,海報、LOGO、宣傳語都掛好了,第二天開課他改成了松鼠洗腦院。他說,別人都有什麽長江商學院,我們也幹不過他們,洗腦是全球最大的藍海市場,叫松鼠洗腦院的時候我們已經是第一了。

松鼠吸引我的部分,就是快樂,所有人是平等的。從0到1是最難的,鼠大瘋是老爹的發小,跟他一起創業。剛開始他們在一塊的時候,我突然喊他鼠大瘋,他多尷尬呀,但是我們是很強制的,我必須得喊他大瘋,必須叫章總松鼠老爹,松鼠的文化是從形式到內容的過程。

我們公司還有黨員文化。現在公司12個部門,長期發展下去可能12個部門各自為政,黨員的功能是打破部門隔閡。他們有自己的QQ群、在線學習系統、戶外活動,下個月還有紅色旅行。每天9點,公司會放國歌,他們的工牌上會別著黨章,很多黨員在這不會忘了自己的身份。

老爹覺得,黨建工作的意義在於,文化化和業務化,兩者融合。我們之前年貨危機的時候,沖在最前面的真的是黨員。現在來看,老爹是偶像式管理,我們都很崇拜他,他說的很多話我們覺得他吹了很多牛逼,但是最後他都實現了。如果這里能收獲東西,薪資福利跟得上,又能很快樂,這個地方是不是烏托邦都無所謂。

附:章燎原語錄

“在三只松鼠,你就應該相信老爹(章燎原花名“松鼠老爹”)的相信,老爹的信仰就是你的信仰,不要再去驗證這個信仰對不對。”

“用烏托邦形容三只松鼠我是認同的,最好的信仰就是盲目的相信,你相信這個人,就相信他得了吧,一條道走到黑,我賣給你。”

“人要學會自我洗腦,我是能夠說服自己的。”

“中國那批搞成功學的人,我恨不得跺他幾腳,他成功了嗎?那不是騙子是什麽?”

三只松鼠 章燎原 電商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7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