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藍皮書:政府過度幹預市場與社會行為仍存在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4380.html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行政改革藍皮書”課題組最新研究成果認為,雖然中央政府已啟動了七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但政府與公務人員過度幹預市場與社會的行為仍然存在。

5月16日,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在京發布《行政改革藍皮書:中國行政體制改革報告No.5(2016)》。藍皮書稱,目前,各種行政審批涉及面廣,權力的自由裁量空間過大,部門之間重複審批、多頭管理、相互牽絆的現象仍然嚴重,民眾辦事難卻不得不辦,一些政府工作人員就利用手中的行政審批權力進行尋租、設租、創租、抽租等錢權交易。

課題組表示,簡政放權的目標並不是簡單地放權、簡單地放利,也更不是對市場與社會不管不顧,而是要分辨清楚哪些“權+利”應該放、哪些“權+利”應該管,真正做到“放管結合”,不僅為市場松綁,還要為社會松綁,實際上也為政府減了負,輕裝上陣的政府組織才能更好地承擔其公共職能,在全國實現“大道至簡,政府有管理權但不能任性越權、市場有富貴錢但不走邪路歧途、社會有個性欲但不可恣意妄為”的治理目標。

就社會廣泛關註的簡政放權中“放管結合”的問題,藍皮書回應了三個方面的社會關切:

何謂“放”與放“什麽”?

藍皮書說,簡政放權中的“放”就是政府要通過下放與取消一系列行政審批事項、建立與完善各級政府面對市場、社會的“權力、責任、負面”三單建設,讓各級政府真正做到公開透明地提供行政服務,讓市場能夠按照市場規律自由運轉、在資源配置領域發揮決定性作用,讓社會能夠按照群體與個體互動的規律活動、具有縱向橫向自由流動的可能性與開放度,並讓政府全面接受市場、社會的監督,以“放權”實現從管制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轉變,減少直至消除尋租的可能。

具體要“放”的是——將政府原先越俎代庖、直接參與市場活動、抑制社會活力的行為放棄,將以“審批權”為具體形式的,對於市場、社會管得過多、管得過細的制約放開,將所有能夠促進市場自由運行、社會自主管理的權力下放,通過與市場、社會的協商,找到政府應該履行的職能集合,確立政府與市場、社會之間的分工邊界,明確政府的行為空間、行為方式、行為範疇,扮好“主導者+設計師”的角色,而不是去搶市場與社會的戲份。

何謂“管”與管“什麽”?

藍皮書說,簡政放權中的“管”就是政府要通過公共行政服務與民眾行動指導,加強對市場與社會中各種行為的規範與監督,以防止損害公共利益與他人利益的事情發生,從而保障促進市場與社會健康運行的內在活力與發展動力,也就是在放松事前“審批權”的同時,要註重加強事中、事後的“監管權”。只有更有效的“管”,才能促進更積極的“放”。

課題組表示,先前只重審批,忽視了事中事後的監管,各種違背市場規律的經濟行為、違背社會道德的人際行為悄然滋生,導致目前食品安全、生態環境、生產安全、人居安全等方方面面的突發事件頻發,影響惡劣。而政府簡政放權的核心目標是要營造一個健康活躍有序的市場環境與公平正義安全的社會環境,所以“管好”、“管對”與“及時管”是放管結合中“管”的核心內涵,政府要扮好“服務員+督導員”的角色,而不是做個四處奔波、忙於救火“消防員”。

具體要“管”的是什麽?藍皮書說,“市場”不願意管的事項,如提供“公共服務”、改善“公共福利”、建設“公共設施”、執行“公共制度”、保障“公平正義”、維護“公共安全”等,因為追逐利潤、追求效率是市場的天性,它對成本高且微利或無利的“公共產品”的供給是沒有興趣的。

“社會”做不了的事項,如治理資源的調配、緊急事件中的動員、複雜行動的協同、公益資金的管理等;社會由一個個單獨的人組成,家庭是基本單元,城鄉社區自治有助於滿足日常情境下的各種個性化需求,但不能勝任突發情境與特殊任務下的大規模的人員組織、資源調配與行為疏導。

市場與社會中的非法行為與投機行為,如不法經營、偽劣產品與各種犯罪等。

“怎麽放”與“怎樣管”?

藍皮書說,高質量的簡政放權需要做到“放管結合”,齊頭並進。唯有放管並重,才能做到“把該管的事務管好,把該放的權力放掉”。在“放”的同時,要明確事中事後監管職責,避免出現權力真空或監管空白。

課題組表示,“放”——要從行政權與審批權放起;“管”——要從市場與社會對公共行政服務的需求調查做起。

藍皮書說,此次簡政放權變革剛拉開了新的行政體制改革序幕,以三單建設為最新標誌,將逐步引領中國進入政府-市場-社會三元主體協商治理、互動共贏的良好格局之中。

課題組表示,“放”與“管”的具體內容、實現形式、執行方法、法律依據等,都會在三元主體的互動協商中,按照時間序列而不斷細化,先形成一市、一省的三單目錄,再組合形成中央層面、面向全國的三單目錄,“放”與“管”將密切結合、協調步驟、統一行動,目前各省各市“進度不一、內容不同、數量差異”的紛繁情況將不再出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0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