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郭台銘加速吃蘋果 還有一道「人」關 權威分析師楊應超 拆解新鴻海動向

2016-05-09  TWM

前巴克萊資本證券董事總經理楊應超,分析iPhone成本, 鴻海在組裝、機殼上,最多拿到四十美元; 而一片面板,卻有五十美元,郭台銘會不賺嗎?

二○一二年我就說,如果鴻海真的把夏普吃下來,那將是鴻海史上最佳購併案,四年後,郭董美夢成真,堪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現代武松(郭台銘屬虎)』!」被喻為「最懂鴻海外資分析師」的前巴克萊資本證券董事總經理楊應超說。

巴克萊證券因結束亞洲證券業務,而在四月撤離台灣,旗下分析師也被要求暫時不得對外發言,但在四月二十一日禁口令一結束,楊應超就馬上飛回台灣展開產業尋訪之旅,並接受《今周刊》專訪,暢談這段期間他對全球及台灣科技業的觀察與展望。

畢竟是「最懂鴻海的外資分析師」,話題就從鴻夏戀開始。楊應超不疾不徐地從電腦包拿出最新款的iPad Air,隨即打開「iPhone關鍵零組件價格表」檔案,非常嚴肅地說:「你知道嗎?五.五吋iPhone 6s Plus的BOM(元件)成本約為二六○美元,而面板就要五十美元,占了近二○%比重。」

布局未來營收成長

以夏普技術 吃面板訂單

的確,對鴻海來說,辛辛苦苦衝高良率,每支iPhone 6s Plus的組裝費用也才賺十五美元,即使加上機殼等關鍵零組件,最多也才拿四十美元,但一片面板就輕輕鬆鬆五十美元進袋,「你要是郭台銘,若有機會搶iPhone面板訂單,你要不要拚?當然要!這就是他想盡辦法要購併夏普的最主要原因,因為夏普的IGZO技術,有機會讓鴻海取得OLED iPhone的面板訂單,這個訂單一旦吃下,等於鴻海來自蘋果的營收可以直接增加將近一倍。」楊應超說。

至於鴻海非夏普不買的另一原因,在於OLED iPhone技術將是一大突破。

楊應超表示,iPhone經過那麼多世代發展,該突破的技術大致上都差不多了,今年也許雙照相鏡頭會是亮點,但對整體出貨不見得有太大幫助,唯一還有進步空間的就是「電池壽命」,尤其現在是使用者透過手機大量觀賞影片的時代,但電池和其他零組件不一樣,要延長電池壽命,除了讓電池體積變大外,就只能讓智慧型手機螢幕變得更「省電」,而OLED面板技術剛好可以做到這一點。

「關於OLED,夏普是有技術潛力,但執行力並不好,鴻海入駐後,除了讓OLED技術盡快上軌道外,還可以替這項技術找到出海口,因為夏普技術再好,找不到產品可以應用也沒轍,品牌廠商雖然可以決定用哪家零組件,但組裝廠商可以有很大的影響力,鴻海在這一塊擁有很大的優勢。」楊應超解釋。

「可以想見,收購夏普塵埃落定後,郭台銘的心情是非常愉悅的。」楊應超回想,二○一二年鴻海公告將入股夏普當下,他正在新加坡拜訪國際機構投資人,郭台銘當下從大阪打了三通電話找他,直到第三通才接上話。

減緩夏普虧損情況

由日本人治理 並迅速裁員「當時,郭台銘難掩興奮的心情,非常清楚點出入股夏普的三項主要目的:一、供貨面板給客戶;二、可以讓夏普的『白色家電』品牌更為響亮,也可以給鴻海代工的機會;三、聯日抗韓,一起抵抗主要競爭對手三星。」楊應超表示,尤其是講到面板這一塊,可以感覺得出郭台銘的滿腔熱情,由此來看,在成功入主夏普之後,面板幾可確定將是未來支撐鴻海集團事業版圖的最重要骨幹。

不過,收購夏普後,楊應超認為郭台銘的挑戰才要開始:「夏普今年預估還要虧損一千七百億日圓,大家想到第一件事就是削減成本,但日本文化哪是隨便可以讓人走路的?因此,我覺得方法有二。

一是以日本人管日本人,而非由外界原先預期的日本通戴正吳(鴻海集團副總裁)出馬;其次,若逼不得已得裁員,速度必須要快,長痛不如短痛,公司最怕謠言滿天飛,這只會讓人才流失得更快。」簡單地說,人事安排能否「以日治日」、是否可以快速敲定裁員計畫,這就是楊應超認為評估鴻海購併夏普後續效益的兩個短期指標。

事實上,夏普日前已證實正在討論規模千人的裁員計畫;另一方面,夏普高階主管的向心力,其實也不無鬆動可能,原因在於「後有退路」。

被喻為「日本郭台銘」的精密馬達製造廠、日本電產創辦人永守重信,過去兩年積極招攬被夏普裁撤的高階人力,已雇用百位來自夏普的員工,今年三月下台的夏普前副社長大西徹夫,五月起就將擔任日本電產顧問。此外,永守重信更在四月二十五日表示:「如果可以,我希望雇用三百位左右(夏普)員工。」郭台銘如何在削減成本的同時維持團隊戰力,是個考驗。

鴻海長期觀察指標

管理須調整 權力適度下放除了盡速讓夏普轉虧為盈外,楊應超認為,這樁重大購併案衍生的另一問題,是鴻海集團的「接班大計」。「隨著鴻海集團版圖越來越大,如何讓權力適度下放是很重要的,郭台銘曾說欣賞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所設立的七人決策小組,我認為這對鴻海集團來說也是可行的方法,畢竟過去二十年,台灣科技業很少看到五十歲以下青壯派接班的成功例子。」楊應超說。

換言之,楊應超認為,在購併夏普、集團版圖瞬間擴大後,鴻海的管理結構能否因應調整,將是值得留意的長期指標。

延續鴻海收購夏普的話題,楊應超也直指台灣其他硬體製造公司同樣必須面臨「轉型」壓力,尤其是與蘋果沾上邊的,由於蘋果已PC化、高速成長不再,對零組件出身的蘋果執行長庫克來說,「增加供應鏈合作夥伴、壓低零組件廠商獲利」是必然結果,這對毛利率原本就已「毛三到四(意指毛利率極低)」的科技硬體製造公司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我非常樂意看到宏達電能在虛擬實境(VR)領域有所突破,但產品做出來,下一步該如何維持領先地位?智慧型手機業務由盛轉衰的殷鑑不遠。」楊應超拋出這個問題。

他指出,為了切入虛擬實境領域,臉書砸下二十億美元收購Oculus VR,之後又與三星合作,最近更把微軟拉進陣營,「光看這群股東陣容,就知道資源有限、形單影隻的宏達電會在VR領域遇到多大的挑戰了。」「鴻海收購夏普,除了集團版圖戰略意義外,何嘗不是苦思轉型下的必然結果呢?」楊應超語重心長地說。

撰文 / 顏喻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2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