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趨勢解析》「大企業不耐症」催化改變 大志向、小確幸 邁向2.0進化版

2016-05-16  TCW

大志向和小確幸兩種選擇,不只發生在千禧世代,其實,「X世代」(一九六六年至一九八○年生)以及更早以前,也有這兩種人,但因時空背景不同,而有不同面貌。

過去,台灣社會鼓勵的大志向,是「數大便是美」。準教育部次長、台大副校長陳良基分析,台灣崇尚台積電等大企業模式,屬於全球供應鏈的一環,即便規模化,一旦當地人才、技術提升,重要性就很容易被取代。

過去雖不流行「小確幸」一詞,但仍有年輕人重視精神滿足勝過追求財富。台大社會系教授何明修認為,當時媒體不像現在自由,亦無網路快速傳播資訊,成功價值觀相對單一,這種人「畢竟還是社會中的少數。」

二00八年金融海嘯後,成功定義才逐漸被顛覆。二0一一年後,小確幸一詞在台灣形成風潮,從少數變趨勢。

由於這跟傳統成功定義有衝突,常被企業家拿來批評年輕人缺乏企圖心,構成負面印象。

但也有知名人士起身辯護。例如心理醫師王浩威就說,「社會在批評小確幸同時,卻又提倡工匠精神,這就是典型常見的矛盾。」他認為,德國、日本所尊崇的「職人」,便是小確幸的極致,台灣若要發展精緻文化,反而更得運用小確幸的力量。

小確幸也逐漸由負面詮釋轉向中性,進化至2.0版本。同時,大志向內涵也產生質變。當台灣經濟發展停滯、升遷機會變少,年輕人「大企業不耐症」日趨嚴重,不再把進一流公司當成功象徵;利用廉價勞力與資源的代工模式,也未必受到認同。

王文華認為,台灣從過去強調「利益」,變成強調「意義」的社會,年輕人更希望創造公平正義的社會,「我們這時代的人要有心理準備,台灣不會再以我們預期方向走下去了。」

撰文者康育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1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