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劉小紅:淑女投身搏擊產業 “打”出一個未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1724.html

初次見到北京博克森傳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小紅,是在4月26日《世界搏擊》全媒體平臺資源推介會的現場,一身紅衣白裙的她正在會場里忙碌,十分幹練利落。

誰會想到,這個音樂科班出身,看上去溫文爾雅的女子,竟然和“打架”結緣,靠做搏擊比賽的生意賺錢,而且一幹就是15年,並一手打造了國內首只登陸資本市場掛牌交易的“搏擊股”——博克森傳媒(832338)。

“很多人好奇,我為什麽會從事這麽一項看上去很猛的事情,其實也是受了一點觸動。”劉小紅回憶道,有一次在搏擊現場看到,一個年輕的男士在上面打,滿場人都在叫好,還有孩子在大喊“爸爸加油!”激情澎湃的場面令她印象深刻。

“做這門生意,掙不掙錢我不知道。但我覺得,這是一個會被大家喜愛和關註的事情。”劉小紅對《第一財經日報》說,霍利菲爾德的一場比賽收入是8000萬美元。“這8000萬美元怎麽來的?我很感興趣。它不是靠純粹的廣告,不是靠傳統的大型活動,也不是靠體育賽事賣門票,而是靠博彩和付費點播。”

早有豐富傳媒資源整合經驗的劉小紅說,這讓她動了做《世界搏擊》全媒體平臺的念頭。

北京博克森傳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小紅


血的領悟

劉小紅將搏擊運動比作“體育產業皇冠上的明珠”。她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之所以在中國做搏擊的原創賽事,還因為一件事觸動了她。

2010年,泰王杯泰國頂級拳王賽世界八強想要在中國播出,泰王杯秘書長找到劉小紅。“我只講了一句話,那就是不行。”她解釋說,中央電視臺對節目要求高,“而我作為央視搏擊節目的運營商,也一樣會精挑細選,只會將最好的比賽呈現。”

劉小紅回複泰王杯秘書長說,這種比賽,沒有中國的運動員,只有外國運動員,“你說他很有名,但大部分中國人都不認識他,不感興趣。所以這個比賽在中國不是很有價值,也招不到商。”

泰王杯秘書長急了,問劉小紅“怎樣才能播出?”她表示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讓中國的運動員參加這個比賽。

“那你的運動員會被打死!”泰王杯秘書長毫不客氣地說。

“我第一反應就是,就算被打死那是我的事,但如果沒有中國的運動員去參與到這場世界頂級比賽中,這次播出就是沒有價值的。”劉小紅告訴《第一財經日報》。

讓劉小紅有些吃驚的是,對方最終同意了。之後,她和團隊帶著中國泰拳練得最好的選手參加了比賽,“參加階段賽,不參加選拔賽,同樣享受著前八強的待遇”。

但看完這場比賽,劉小紅改主意了。

“我發誓永遠也不打這樣的比賽。為什麽?當我們的技術水平不能與人相匹配的時候,格鬥運動是有危險的。因為我們的運動員不懂這里的規則,如果僅僅為了所謂的民族自尊心,霸王硬上弓,那是在拿運動員的健康和生命做代價。”她說。

回國後,劉小紅開始動手操辦中國人自己的搏擊賽事,先在自己的平臺上練手,再爭取打出國門。2011年,博克森策劃推出了大型武術搏擊系列賽“紫禁之巔”,連續半年,打了十場中國功夫全能技,讓中國的運動員和泰拳運動員打,甚至和全世界的運動員打。“紫禁之巔”在視訊的點擊量過億,也迅速成為國內叫得響的搏擊品牌。

之後,博克森又推出了“紫禁之巔”的升級版——“戰·無極世界武術搏擊王者爭霸賽”。攜手全國15大體育院校,發起成立了中國第一家民營體育賽事商業聯盟,賽事不僅獲得了國家體育總局的政策支持與幫助,也獲得了中國武術搏擊最穩定的競賽資源。

“戰·無極世界武術搏擊王者爭霸賽”以影視傳播與競賽觀賞的形式相結合,以“全國體育大學功夫全能技大獎賽”及“我就是拳王”為基礎,實現了賽事發行、推廣、運營“一站式管理服務”新模式。

“將全國武術愛好者聚集在拳王民間擂臺上,再為沒有能夠參加這兩個系統比賽的真正的高手做超級挑戰賽,加上‘全能技大獎賽’和‘我就是拳王’,三賽合一,最後形成中國戰·無極世界武術王者爭霸賽俱樂部聯賽。”劉小紅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這樣做,一方面博克森有了互聯網電視這樣一個有充分空間的平臺,同時也給運動員們創造了一個能夠快速成長的完整賽事體系。

“讓奧運會運動員能夠快速轉到一個商業平臺,從商業平臺升級到職業平臺,再通過在職業平臺的迅速成長,成為中國的搏擊明星,進而走向世界。” 劉小紅對《第一財經日報》說,“我相信,到時候全世界所有的擂臺都會為他們打開,我們的運動員不需要再去打最底層的比賽。因為中國有13億人,互聯網電視用戶就有6000萬,比美國北美的400萬用戶多太多了。”

兩位搏擊選手在表演


發動“全民”參與

做這類賽事,怎麽掙錢?

對於如何盤活、做強各類搏擊賽事和運動員,進而擴大其影響力並實現變現,劉小紅腦子里有一套嚴密而靈活的運作邏輯,對此,她也毫不掩飾。

她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世界搏擊》這個原創的全媒體平臺上,有三級播出媒體。首先,核心賽事全程會在中國互聯網電視、華數手機電視平臺全程播出,同時會將部分精彩賽事放在北京、上海等20家傳統電視臺進行節選播出。

其次,會建立一個“360度體育夢工廠”,多層次、多維度,圍繞一個核心內容展開全方位的呈現。“比如給北京電視臺錄制一檔全新的搏擊類內容資訊,利用我們的原創和優秀運動員最近的距離,將他的臺前幕後、生活、資訊、訓練等內容做成節目,再呈現給觀眾。觀眾能夠通過節目知道他是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樣使核心賽事變得更加豐滿,讓這些內容變成娛樂節目。”劉小紅舉例說,“比如徐以剛,他現在已經成為搏擊界的男神了。”

現年58歲的徐以剛,是前不久剛結束的“我就是拳王”民間海選擂臺賽選手中年齡最大的,也是一位廚具公司的老板,之前“我就是拳王”在地方臺播出時,徐以剛就在當地火了一把,其廚具生意也跟著紅火起來。

“‘我就是拳王’不僅是競賽,也是表演,賽事對全民健身有積極促進作用。六大賽區參加海選的選手,大都是來自全國各地近3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民間武術搏擊愛好者,人數總計達1000余位,他們來自社會各個階層各個行業,包括保安、保鏢、面館老板、油田工人、裝修工、農民、白領、學生、退役軍人……”劉小紅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火爆的人氣,也為她的“打架”生意聚攏了財氣。

在她看來,這類娛樂節目出售給互聯網平臺播出後,當節目中的主角們——搏擊運動員再回到精彩賽事中時,大家都已經認識他們,也願意看他們的比賽。

“這樣的體育比賽才能向‘中國好聲音’和其他綜藝節目一樣,得到更多人的喜歡。”劉小紅說,在去年80多天的草根比賽中,跟任何一個比賽一樣,自己也利用了盡可能多的廣告形式。

劉小紅表示,博克森目前所聚合的廣告資源,已經實現了傳統電視(中央電視臺、地方電視臺)、新媒體電視的播出,還和地鐵媒體合作,並在APP上投放廣告,今年還將簽下20家電視臺的廣告。

根據《世界搏擊》全媒體平臺的規劃,該平臺將於今年6月在中國互聯網電視推出搏擊輪播頻道,每天8小時的搏擊賽事輪播,計劃每年集成發行國際、國內1000小時以上的直播賽事,以及3000小時以上的優質賽事節目,包括綜合格鬥、拳擊、泰拳、空手道、功夫全能技等項目。此外,平臺還將為搏擊愛好者推出“搏擊課堂”、“中國拳擊十年”等欄目。

“中國是武術大國,搏擊類項目雖然小眾,但是‘接地氣’,而且辦賽成本較低、傳播價值高。”劉小紅說,這是博克森看好搏擊項目的原因。

另一方面,劉小紅的團隊已經開始在國際賽場上“撈金”。她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博克森將“我就是拳王”的版權賣給了法國,由法國舉辦“我就是拳王”賽事。巴黎當地時間5月14日下午,法國版“我就是拳王”的決賽將於巴黎十三區的喬治·卡彭鐵爾體育館上演。

不僅如此,在踏入這個行業的十五年間,劉小紅還不斷成為中國搏擊行業的大熱點。

2003年起,劉小紅的團隊與國家體育總局聯合主辦“中國電視拳王大獎賽”,在北京電視臺等播出。該比賽在國內首次將體育賽事與文藝娛樂相結合,被譽為“體育界的同一首歌”。

2006年~2008年,“中國拳王爭霸賽暨中外拳王對抗賽”在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開播,每年播出10場。2008年,獲得中央電視臺風雲傳播有限公司世界搏擊節目獨家節目集成權與經營權,共同策劃、籌備“世界搏擊”頻道。

2013年8月,獨家買斷(30年)1000小時以上的、國際國內頂級搏擊賽事的視頻版權發行及經營權,僅1/3賽事版權評估值就突破6000萬元人民幣;2014年5月,獨家買斷了“戰·無極世界武術搏擊王者爭霸賽”、“中國拳王爭霸賽”等八大賽事的50年版權(含直播權及商務權)。

2015年4月15日,博克森傳媒(832338)在“新三板”掛牌,成為國內首只登陸資本市場掛牌交易的“搏擊股”,拼搏多年的劉小紅也終於在搏擊界“打”出了一片天。

某拳王大賽上,一位選手獲獎


跨行業搏擊

體育產業在當下的熱度,可以媲美露天金礦。研究顯示,目前中國人均體育年消費僅為27美元,與全球平均的217美元存在巨大差距。體育產業占GDP比重僅為0.56%,遠低於美國的2.93%,以及世界平均水平的2%。

以13億人口為基數,若中國可達到世界人均體育消費水平,則國內體育產業市場空間可達到2萬億規模。根據2014年10月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幹意見》,到2025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將超過5萬億元。該《意見》還指出,要大力推廣武術、龍舟、舞龍舞獅等傳統體育項目。

北京體育大學武術院院長張強強多次擔任了“我就是拳王”的專家評審,他表示,“泱泱大國武術的影響力還不如韓國的跆拳道,這一點從跆拳道是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而武術不是就可見一斑。”張強強認為,中國是一個武術大國、功夫大國,應該把世界上所有的搏擊類項目精華與中國傳統的武術融合在一起。

“《世界搏擊》全媒體平臺的搭建,對於推動武術搏擊運動發展來說具有劃時代意義。”北京體育大學校長池建說,這個平臺賽事內容涵蓋綜合格鬥、拳擊、武術、泰拳、摔跤、柔道、跆拳道、空手道、賽法鬥、桑博、功夫全能技等全部主流格鬥類項目,從傳統電視到網絡電視再到手機電視,充分利用先進的傳播手段,實現覆蓋用戶達4億規模,7000萬家庭可以在家里通過電視機以直播或點播方式,收看《世界搏擊》國際國內賽事及資訊。

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李蘊煒也表示,“中國搏擊產業未來前景巨大,加上政策紅利的支持,搏擊產業是一座有待挖掘的金礦。”

傳承中國傳統武術精髓,是隱藏在劉小紅做大中國搏擊產業這一目標後面,更深沈的夢想和期望。她的博克森傳媒,也正在從打造“搏擊比賽”向制造“搏擊電影”跨越。

目前博克森正在打造兩部網絡劇《我為功夫狂》和《搏擊俱樂部》。《我為功夫狂》將在“我就是拳王”賽事中選出人物故事,展現這些功夫狂人,懷揣著林林總總、形形色色的功夫夢想,或引人捧腹,或勵誌向上,或癡人說夢,或身懷絕技橫空出世,或上下求索獨孤求敗的多彩故事。《搏擊俱樂部》則主要圍繞搏擊俱樂部隊員、教練、裁判、舉牌女郎進行,走輕松詼諧搞笑路線。

此外,從2012年起,劉小紅就在策劃推出世界第一部3D體育紀實電影《非凡》。故事主要講述中國女拳王任燦燦和奧運會歷史上首枚女子拳擊金牌獲得者尼古拉-亞當斯的心路歷程,2012倫敦奧運會女子拳擊資格賽也將在這部影片中得到展現。另外一部正在打造的電影是《戰無極》,與博克森傳媒版權賽事“戰·無極”同名,影片將從“戰·無極”系列賽事中選取若幹精彩故事和主人公素材呈現。

劉小紅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雖然自己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但《世界搏擊》全媒體平臺就像她的第三個孩子。“今天,我們能夠和中國互聯網電視,包括華數手機電視和全國的傳統電視臺形成聯盟,我感覺離我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0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