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江陰調研觀感:中國經濟奇跡如何持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9733.html

江陰長江大橋

日前,筆者應邀到江陰作了一次經濟考察,實地參觀調研多家大型企業,並與五六家大型企業、上市公司負責人座談。由點到面,對中國經濟前景有了若幹感悟。

江陰奇跡能否持續?中國經濟奇跡能否持續?這兩個問題,應該會有同一個答案。

江陰是中國經濟騰飛的集中縮影。作為隸屬於無錫市的江南縣級小城,江陰創造出了一個縣級市有36家上市公司的奇跡。當下,江陰的經濟結構以制造業為主,感受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可謂首當其沖;同時,江陰產業發展水平領先全國,不少企業經常與國際同行短兵相接、正面較量,最能感知產業升級之冷暖。

江陰正面臨未有之變局。回望江陰企業當年的創業史,幾乎是從一窮二白起步,例如鋼絲繩領域位居世界第一的法爾勝泓昇集團,當年不過是長江邊用木車搓麻繩的一個小作坊。中國經濟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微觀上體現為這些企業在國際分工洗牌中占穩一席之地。百尺竿頭的競爭十分激烈,而中國的主場優勢很難再挖掘多少潛力了。江陰面臨的變局用一句話總結,可謂“前有虎狼後有追兵”:人力成本等整體成本快速上升,轉型人才缺乏,產業受到產業鏈上下遊擠壓,低端產業在往東南亞轉移,而高端產業領域則直面歐美的巔峰競爭。與此同時,過度開發和環境汙染的壓力猶然存在。當然,這不是江陰獨有的問題,同樣是中國制造業的縮影。

遠景能源手機端

創業和二次創業,哪個更容易些?二次創業成功概率怎麽樣?這兩個問題恐怕不容易輕易回答。在宏觀上,無數個這樣企業的積累,就構成了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能否成功的大命題。

當然,江陰已經積累了巨大的優勢:強大的資金實力、濃厚的企業家精神氛圍、紮實的技術積累和研發體系、現有業務的布局、較好的政治公共服務環境,等等,這都是二次長征的本錢。

總體來看,產業升級、經濟走向彼岸,可能需要四種要素的同時集聚:

一是技術積累能力。中等價格、中高質量,可能是中國制造業的總體目標和方向。江陰的許多企業例如法爾勝、江南模塑科技、興澄特鋼,等等,綜合技術積累已經在超英趕美的路上。例如法爾勝從“麻繩”到“鋼繩”到“光繩”,52年長盛不衰,源於始終走在科技創新最前沿(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4%);興澄特鋼在全國鋼鐵行業虧損530多億元的寒冬中一枝獨秀(上繳稅金12億元,實現利潤13億元),靠的就是“鋼鐵是科技煉成的”。但畢竟西方技術積累已經有百余年歷史,要追上十分不易,同時,研發的投入風險有時跟企業短期生存相矛盾,技術積累可謂障礙重重,但這將是企業生存唯一的法門、必經之路。

技術之外,還需要產業整合能力。產業整合能力涉及商業模式設計,這往往是傳統制造業企業家的短板。從江陰來看,有幾家企業已經具備強大的產業鏈整合能力,例如海瀾之家和遠景能源。海瀾之家整合了國內的服裝制造與銷售產業鏈,遠景能源整合了全球的風能相關科研技術資源。這兩家企業掌舵人都相對年輕,也反映出年齡—知識結構的優勢。

驅動上述兩個因素的,是企業家自身的成長。 企業家是社會稀缺資源,目前,社會環境對企業家並不太珍惜,企業家自身的問題也不少。法爾勝董事長周江先生在與筆者交流時談到,中外企業家在思想境界上還有差距,誠哉斯言。

最後,尤其不可或缺的,是社會公共服務環境的支持。有些企業(例如江陰雲蝠投資)美國市場做得風生水起,足以證明他們的商業能力。經濟形態是被環境所塑造的。只有有了規範高效的政府服務體系、公開公正公平透明的環境,才能提高經濟效率,才能促進產業集中度提升,才能形成高端人才集聚,才能形成產業升級。江陰是上市公司總部經濟集聚之區,完全具備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進行產業整合的能力,但是在產業整合方面實際上有不少摩擦力(用經濟學術語來描述,就是交易成本太高)。 江陰企業到外地去投資,也有不少因投資環境惡劣折戟沈沙的案例。

海瀾之家門店

總之,經濟是一種生態系統,而不是一個投入產出有線性關系的物理系統。經濟的提升,需要社會生態的全面提升,不可能經濟或者企業單獨自身提升。

江陰之所以出現經濟奇跡,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所謂“人和”,指的是江陰人強烈的精神意誌。江南模塑科技總經理曹克波跟筆者交流時總結,他觀察到的重要的企業家稟賦是“聰明、勤奮、勇敢”,筆者深表贊同。人的優勢,也許是江陰和全中國在全球競爭中最根本的優勢(當然,它要通過制度等因素發揮作用)。

百年來,許多國家從半發達國家掉隊到發展中國家(拉美、北非幾國),另有數十個國家現代化爬坡最終失敗。中國正處於這一歷史大進程之中,有效社會合力齊集,方能邁過這一險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1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