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文化眾籌又是一個新名詞。

經歷了資本狂歡的互聯網金融市場似乎從來就沒有消停過。相對於P2P市場的混亂,眾籌市場表現得有些不瘟不火,“孤獨地”支撐著互聯網金融的“臉面”。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網絡金融替代市場規模達1017億美元,占據亞太地區融資總量的99%。另據世界銀行預測,到2025年,中國眾籌投資有望達到460億至500億美元,而2016年“兩會”,股權眾籌更是被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讓眾籌這個源自草根的詞匯有了明確的有關頂層設計的政治註腳。

如今,眾籌已經以一種全方位的視角進入人們的視野之中,未來,或許它真的能夠成為凱文-凱利口中所說的互聯網金融的未來。

繁榮的假象背後,變革即將來臨

眾籌似乎正在改變著中國的社會組織結構,將傳統的發端於上層的經濟模式下放到了蘊藏著無盡潛力的普通用戶市場,最大限度地發掘著原本就蘊藏著無限能量的社會資源。朱江賣股恰恰正是這種現象的最為直接的一種體現。

2012年10月和2013年1月,朱江分別通過微信、微博和淘寶發起了兩場網絡眾籌,短短時間內吸引到了832位個人投資者、11家機構和387萬元資金到賬。盡管朱江的舉動迅速被證監會叫停,但是他籌集了公司的啟動資金,以及更重要的名氣。

這便是眾籌的力量。它借助互聯網的手段產生了“裂變般”的化學反應,它同樣用另類營銷的方法吸引了眾多投資人的關註。

無疑,朱江賣股激發了看似沈悶的社會資源本身蘊藏著的無盡活力,並以一種“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眾籌帶入了人們的視線中。

與此同時,以眾籌為核心概念的外延開始擴展並逐漸豐富起來:以房產眾籌、文化眾籌、科技眾籌、創意眾籌為代表的“眾籌+”通過互聯網的形式開始近距離地接觸到人們的生活,小牛電動車、《靈魂罪男女》、《火鍋青春》等項目將這些概念迅速落地;而以京東眾籌、蘇寧眾籌、聚米眾籌為代表的眾籌平臺開始聚集起不同類型的投資者,“平臺+項目+用戶”的眾籌操作經典模式日漸流行。

根據盈燦咨詢發布的《2015年全國眾籌行業年報》顯示,據不完全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國上線運營的眾籌平臺283家,眾籌平臺共融資114.24億元,新增眾籌項目49242個,參與眾籌行業投資人數達7231.49萬人次。借助“互聯網+”的東風,眾籌行業在經歷了2013年和2014年的萌芽期之後,在2015年迎來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期。

繁榮背後依然掩蓋不住眾籌市場的混亂,不可否認地,眾籌市場洗牌嚴重。在三月份舉行的博鰲亞洲經濟論壇上,就有與會嘉賓透露,全國開展眾籌業務的280多家平臺之中,有84家已經倒閉或者轉型,存活率僅為70%左右。

井噴式地發展必然帶來大面積的陣亡。眾籌的出現在促使社會資源進一步釋放的同時同樣透露出無法掩蓋的隱憂,平臺同質化嚴重、運營思路單一、項目風控缺失等問題頻繁出現,表面的繁華依然抵不過現實的殘酷,缺少迅速變現的渠道、用戶定位不準、項目落地艱難等原因致使一些眾籌平臺舉步維艱。

眾籌火熱的背後一場醞釀已久的變革正悄然來臨……

平臺、用戶、項目,凱文-凱利的生態鏈到底在哪?

被稱作“矽谷教父”的凱文-凱利(Kevin Kelly)大膽預測,“這個不完美的互聯網實時覆蓋510億公頃的地面,觸及150億的機器,占據40億人類的心智……在白天的一半時間里追蹤我們,並且是貨幣的主要流通渠道。”到2025年,地球上每個公民都將使用這個平臺, “分享、使用以及追蹤新的文化力量將主宰我們的機構和個人生活。”可以預見,未來的互聯網金融將會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衍生於互聯網金融的眾籌無疑成了這種生活方式能夠迅速被用戶接受的一種最為直接的渠道和手段。

隨著以e租寶、金鹿財行、中晉資產為代表的P2P平臺陸續出現問題,以虛擬項目為主體的互聯網金融門類更是處於風口浪尖,作為能夠將投資者的資金與項目直接對接的眾籌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則承擔起了更加重要的角色。盡管眾籌的作用如此重要,它卻不是當下互聯網金融最為優質抑或是能夠決定互聯網金融屬性的主要方面。因為,從初步細分來看,銀行互聯網支付、第三方支付及衍生的網絡金融平臺、網絡借貸是互聯網金融的三個方面。從這個方面來看,飽受詬病的P2P又占據了相當重要的作用,被寄予厚望的眾籌並未出現,這顯然並不符合未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規律。

金融樹狀

從互聯網金融未來的發展趨勢看,未來將會是以平臺、項目和用戶三者有機整合而成的一個生態系統。而平臺與項目、項目與用戶、平臺與用戶之間的多角度、多維度的動態互動,恰恰組成了未來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全新的生態系統。

平臺+項目

而能夠將用戶、項目和平臺實現有機對接,並能夠在三者之間建立生態聯系的只有眾籌這個互聯網金融“細分再細分”的門類。眾籌恰恰建立起了用戶、項目、平臺三者的生態關系,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講,眾籌作為以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為最終發展目的的互聯網金融的主要分類一點都不為過。而眾籌行業當下的發展恰恰也說明了這一點。

不管是以小牛電動車為代表的科技產品眾籌,還是以《全金屬裂痕》、《無恥混蛋》等影視項目為代表的文化眾籌,歸根到底,它們更多地是在向人們傳遞一種有別於傳統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作為軟性文化的一種,必須以一種“潤物無聲”的方式傳遞到用戶心中,利用眾籌傳遞的情調則更加容易讓人接受。再加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衍生於文化的產品的消費需求將會進一步增加。

國際經驗表明,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時,居民消費進入物質消費和精神文化消費並重時期;超過5000美元時,居民消費將進入精神文化需求的旺盛時期。根據國家統計局2016年1月19日發布的經濟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國民生產總值(GDP)為67.67萬億元,世界排名第二,人均GDP為5.2萬元,約合8000美元。可見,我國居民消費已經進入精神文化消費需求的旺盛時期。

而目前表現就已經非常迅猛的文化眾籌無疑成為未來互聯網金融發展的一個絕佳突破口。它以文化作為聯通用戶的橋梁,並通過項目的落地最終實現用戶生活方式的改變,在調動用戶參與的同時,同樣為用戶提供著一種絕佳的生活體驗。

我國眾籌市場的表現恰恰說明了這一點,作為眾籌行業的一個主要方面,文化眾籌的數據表現更是讓我們看到了文化眾籌蘊藏著的無盡的發展潛力。根據盈燦數據公布的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截至到2015年12月底,我國的眾籌平臺主要是以BAT為代表的綜合類眾籌平臺為主,占據了66.7%,而以聚米眾籌為代表的文化類眾籌占據了15.2%。而隨著眾籌平臺的不斷垂直和細分,文化類眾籌平臺依然有繼續擴大的趨勢,可以預見,文化眾籌或將成為互聯網金融的全新突破口。

吸金、顛覆、哄搶……誰才是文化眾籌的最佳修飾?

咖啡館、網絡大電影、茶館、民宿……這些以文化為主要載體的外衍性的文化眾籌門類已經開始在蘇寧眾籌、京東眾籌和聚米眾籌之類的眾籌平臺上出現。隨著人們消費需求的增加,這類項目還有不斷增加的趨勢。當前社會條件下的文化眾籌已經不再是一種投資形式,更多的是在向人們傳遞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這與凱文-凱利口中的互聯網金融將會成為“未來的生活方式”不謀而合。而文化眾籌的表現也恰如其分地說明了它具備凱文-凱利口中所說的“未來的生活方式”的潛力。根據《2015年中國文化產業資本報告》顯示,截至到2015年12月31日,我國文化眾籌吸金達9.82億元。

除了文化眾籌強大的吸金能力之外,文化創意行業本質同樣讓它與眾籌有著一種天然的聚合能力。傳統投資概念中,某個項目的價值體現是在項目完全完成之後才會顯現出來的,而作為一種基於“互聯網+”形態的新常態的經濟模式,眾籌讓項目的價值在項目開始之前便能夠顯現出來。這種全新的經濟模式無疑是對傳統經濟模式的一種完全顛覆。而這無疑激活了項目前端和後端兩個在傳統模式下並不活躍的環節讓投資風險明顯降低。

目前眾籌成功的《全金屬裂痕》、《小主起來嗨》、《靈魂罪男女》、《監靈神探》等項目在上線之後便被投資者哄搶一空恰恰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以網絡大電影為代表的文化眾籌對於廣大投資用戶的吸引力。

因此,無論從吸金能力、操作模式還是喜愛程度上來講,文化眾籌都暗含了互聯網金融未來的基本發展邏輯,更加有望成為當下步履日益艱難的互聯網金融的破解之道。

文化眾籌撬動互聯網金融的支點到底在哪?

既然文化眾籌旨在為人們提供一種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全新的生活方式,文化眾籌同樣能夠避免互聯網金融的問題和陷阱。不可否認的是,文化眾籌依然是互聯網金融中一個體量極小的部分。因此,必須尋找一個阿基米德口中的支點,才能撬動互聯網金融的這個“巨大地球”。那麽,文化眾籌撬動互聯網金融的支點到底在哪呢?筆者認為,創意是文化眾籌撬動互聯網金融的支點。

故事打動人,創意是著眼點。眾籌,特別是文化眾籌作為一種主觀性極強的投資行為,它最大的特點是用創意來打動人進行投資,再通過暖心的故事讓投資者下單。從獲客渠道上來講,創意是吸引投資者打開項目,閱讀故事的關鍵一環。以在聚米眾籌平臺表現火爆的《鬼瞳警探》為例,它的創意就來自於對於文化眾籌行業的深度解析和了解。因為當下的網絡大電影眾籌主要是以靈異、懸疑為主,大長腿、網紅、模特等字眼是吸引投資者關註的關鍵點。然而,投資者在關註項目之後卻少了一個暖心的故事對投資者進行回應。《鬼瞳警探》卻並不是這樣,它使用了一個創意,這個創意就是對當下流行的網絡大電影的模式並沒有拋棄,而是進行了充分改良,在此基礎上用一個暖心的故事做結,讓用戶不僅能夠被創意點吸引,同樣能夠獲得暖心的故事作為回應。這樣,用戶利用眾籌參與投資就變得順理成章。

模式創意是文化眾籌撬動互聯網金融的關鍵。衍生於互聯網的眾籌自然繼承了它的創新基因,而不可否認的是當下很多眾籌平臺在操作模式上缺少創新點。模式創意的缺少讓投資者很難進行複投,一些項目由於操作模式較為雷同,面臨著同質化嚴重,甚至擱淺的風險。而文化眾籌廣闊的外延讓它完全有能夠創新出不同的操作模式,操作模式的不斷創新無疑能夠為文化眾籌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力量。同一般的P2P平臺不同,文化眾籌的每一個項目能夠根據不同特點創新出一套獨特的模式來吸引投資者註意。以蘇寧眾籌、京東眾籌、聚米眾籌為例,這些平臺上上線的項目都不斷創新著源自項目本身的操作模式,讓文化眾籌出現了“千人千面”的操作模式。

參與感創意才能真正帶給投資者想要的生活方式。文化眾籌之所以能夠成為未來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突破口,其中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能夠帶給用戶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參與感正是用戶獲取這種生活方式的渠道。而創新出不同的參與方式,提升用戶的參與感,無疑能夠讓互聯網金融真正成為未來的一種生活方式。

傳統投資模式主要是以淺度投資為主,即用戶只需要投錢即可,並不會參與項目運作,用戶也不會知道自己的錢最後用到了哪里,這種投資模式非但不能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而且有可能會讓現存的生活模式遭到踐踏。文化眾籌並不一樣,文化本身就是一個附著有很多創新元素在內存在的個體,而由它本身衍生而來的很多創新的東西可以給用戶不同的參與感,用戶參與其中並不是參與一次投資,而是在享受生活。這種生活就是文化帶給我們的那種和現在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而這種生活方式正是凱文-凱利口中為我們描繪的互聯網金融的未來。

文化眾籌已經開啟了互聯網金融未來發展的大門,或許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即將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