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善后沃尔沃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15/4OMDAwMDIwNTg4OA.html

一切进展地都很顺利。11月5日,吉利汽车与尔沃宣布成立 “沃尔沃-吉利对话与合作委员会”(下称“委员会”)。

未来双方将在此对话机制下,就汽车制造和汽车相关产品采购、新产品开发及相关技术、上述产品对潜在客户的营销和销售,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展开广泛交流,充分交换想法,实现信息共享。

虽然,目前双方还没有就具体的合作内容进行界定,但至少意味着,吉利收购VOLVO后并未受到VOLVO方面的排斥,双方正在积极地推进合作的进程。

“委员会”的缓冲作用

新成立的 “委员会”由9名成员组成,双方各指派4名,主席是李书福先生,但他是委员会的独立成员。

委员会每年召开两次会议,会议地点在瑞典及中国轮换。该委员会是个对话和沟通平台,如果经过协商双方同意进行具体的项目合作,合作具体条款由双方另行签订协议约定。李书福表示:“对话与合作委员会的成立是对‘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战略的最好诠释。”

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认为,此举对李书福而言一举两得。既兑现了当初的承诺,又通过对话与合作委员会变相得取得了话语权。

作为100%的控股股东,李书福本人是对话与合作委员会的主席,这就意味着最终能决定的还是李书福本人,而在这个委员会中,由于双方人数相同,每个项目又需要双方共同协商,这也使VOLVO有了主人翁的感觉。

吉 利收购澳大利亚DSI,吉利没有派出一个中国人进入DSI管理团队,这种运营模式看似成功之道,其实这是一种无奈之举,因为现在的吉利管理团队是不具备经 营一个跨国公司的管理能力。这为吉利积累国际化管理经验带来了障碍。不过,收购VOLVO后,吉利已经成功组建了国际化管理团队。

李书福曾 承诺不裁员。不过,上海大学外国语大学副院长、教授、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庄恩平认为:“斯蒂芬·雅克布(Volvo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将采取裁员措 施,以减少成本,这可能与李书福所承诺的不一致,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导致高层管理理念冲突。而“委员会”的成立,实际上也可以直接为这些可能发展的矛 盾找到一个谈判妥协的地方,有利于未来李书福在运作VOLVO时,不拘泥于曾经的那些承诺。

“李书福的收购模式是典型的非常规的模式,”陈文凯这样评价,因为VOLVO并没有跟吉利现有的技术整合,这就有点像塔塔收购捷豹陆虎,更多的是借此来提升品牌形象。

“沃尔沃轿车新高层班子吸收了许多位优秀的中外国际管理和经营人才,稳住了瑞典的大本营,”钟师这样评价吉利的战略,“稳住欧洲传统市场,加强美国固有市场,发力开拓中国新市场。”

通过VOLVO项目,根据可靠的消息,吉利就获得了在国内的三个生产基地,这些都将成为李书福未来运作吉利和VOLVO两个公司的资源。

“收购VOLVO后加紧国产是意料之中的事,”庄恩平认为,对于李书福而言,面临着迅速做大和成本控制,却质量之间如何平衡的问题,一旦稍有闪失,必将影响到沃尔沃的声誉。

尚未看到“新意”

“新的股东进来,管理层一般会产生危机意识,这也将促使管理层积极性的提高,”陈文凯认为,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公司在陷入困境面临倒闭时,反而起死回生扭亏为盈。

不 过,陈文凯认为,吉利收购VOVO后,仍面临不少的风险。一是中国的市场在未来一年到两年半时间豪华车市场是否会持续增长,万一政策调整,必将对 VOLVO在中国市场的如意算盘有所影响,二是李书福收购VOLVO后,必然也会开源节流,面对这种财政紧缩的政策,后院会否起火。

在钟师看来沃尔沃轿车未来的振兴也要靠一些幸运成分,欧洲市场全面复苏多快才能到来?美国车市虽开始出现好转,车贷改善和就业率多久能恢复到让各大车企有信心的程度?沃尔沃轿车中国多久才能在华生根发芽?这些都不是以沃尔沃轿车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当然,根据李书福当初的承诺,VOLVO现在坚持相对独立,并已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这些都还只是过去销售积累的延续,目前仍然看不到VOLVO在中国市场的突破。

钟师认为,VOLVO未来面对的强大对手,将是正在拼命发力的三大德国高档品牌合资车企。这种客观竞争格局已经明摆着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