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五, 六十年代的香港片 (國粵語片皆宜), 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可以瀏覽到當年的街景,感受/想像一下當時的人是怎樣地過活,當然五十年前的建築物和街頭風景也讓我心神繫之. 其實說到將香港風貌記錄在菲林上,港產片的質素又怎及得上荷李活的製作和技術? 五十年代香港雖然貧瘠,但對西方來說有種東方的神秘魅力,亦因為如此,不少荷里活片商都打香港的主意,在香港開拍有東方元素的電影,其中最出名的是"蘇絲黃的世界" ( The world of Suzie Wong) 和"生死戀"(Love Is a Many-Splendored Thing),無獨有偶這兩套片都是有威廉荷頓主演. 由於美國五, 六十年代彩色電影拍攝技術已然甚為成熟,所拍出來的畫面絢麗奪目,故此電影所拍攝的香港風景比粵語片標緻和綺麗得多. 其實說到以香港為背景的荷里活電影,又豈獨 " 蘇絲黃的世界" 和 "生死戀" 兩套? 影帝奇勒基寶在1955年也來港拍攝過一部名爲"江湖客" 的冒險片. "江湖客"的劇情很簡單,故事説蘇珊希活的丈夫在中國因被懷疑是間諜而被扣留,蘇珊希活來港希望營救丈夫,但過程中遇到騙子,丈夫不但救不了,反而身陷險境,奇勒基寶是個浪子,但看見蘇珊希活的情況甚為不忍、遂出手相助,最後幾經波折,幫蘇珊希活救出丈夫,過程中兩人墮入愛河,蘇珊希活的丈夫明白感情不能勉強,惟有黯然回美國,留下蘇珊希活和奇勒基寶有情人終成眷屬. "江湖客"(Soldier of Fortune)是1955年美國二十世紀霍士公司的出品,由愛德華•迪麥特雷克(Edward Dmytryk)執導,奇勒基寶 (Clark Cable)、蘇珊希活主演, 合演者有 Michael Rennie , Gene Barry , Alexander D'Arcy, Tom Tully , Anna Sten, Leo Gordon , Richard Loo , Jack Kruschen, Mel Welles等, 葛蘭在片中客串飾演艇妹. 若論劇情和拍攝手法/技術,江湖情其實不甚了了,為什麼我對此片如此情有獨鍾?原因是片中有兩場以西環海傍為外景,其時西環當然仍未填海,電車軌旁邊便是海傍, 另一邊則是貨倉,影片有幾個鏡頭是西環黃昏為背景,鹹蛋黃夕照新海傍電車路,簡直是我輩回憶的蒙羅麗莎,而今在銀幕上乍隱若現(總共不過是幾秒鐘的光景),感覺卻恍如回到童年時無憂無慮的澄空心境,我想這是我們這些西環友的情意結,請容許我將本網誌獻予西環有情人,舊西環雖然不再,但餘情缈缈,永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