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怎樣影響世界 WSJ

http://foreverchan.blogspot.com/2010/09/wsj.html

上週數據顯示中國經濟規模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如果說其中揭示了什麼的話﹐那就是它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正與日俱增。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可能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但在貿易方面﹐中國舉足輕重的地位卻是無可爭議的。

這種地位形成了“中國價格”﹐也就是中國的巨大需求決定著一系列產品和大宗商品的價格。現在你還可以預計﹐未來10年﹐隨著中國經濟不斷增長、演變﹐其巨大的經濟規模還有可能決定大量其他資產類別的命運。

中國近期歷史中﹐很大一部分時間的主題都是它作為一個代工出口中心而崛起﹐壓低了包括電視機和玩具在內的一系列產品的價格。成為世界工廠還有一個後果﹐即 中國也成了從鐵礦石到金屬銅等一系列硬商品(hard commodity)的定價者﹐最終掌握著全行業、甚至一些國家的命運。

所以在過去10年左右的時間里﹐一種有效的投資方法就是沽空中國生產的任何東西﹐因為其價格將會下降﹐同時做多中國消費的任何東西﹐因為其價格將會上漲。

但隨著中國經濟的演變﹐這條規則也需要更新。由於通脹壓力的增加和工資的上漲﹐西方生產商盲目利用中國不斷降低的成本的時代似乎已經結束。


與此同時﹐價格的上漲正沿著價格鏈而擴散。中國的工業機器現在不僅在為硬商品定價﹐而且也為一軟列軟商品(soft commodity)和食品定價。由於中國的原因﹐美國、歐洲的一般消費價格很可能也會跟著上漲﹐而不是下跌。

展望未來﹐我們可以期待中國增長的影響方式會出現新的變化。在中國國內﹐代工工廠受人關注的程度應該會下降﹐而不斷增加的消費階層受關注的程度會不斷上升。我們還可以期待中國封閉資本市場的複雜化、國際化程度得到提升﹐企業更加渴望走出國門﹐在海外實現擴張。

隨著巨型國有企業紛紛上市﹐中國已經給資本市場帶來了提振。去年﹐中國企業在香港和上海上市籌資的規模位居世界第一﹔今年﹐在中國農業銀行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td.)實現全世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上市之後﹐這種情況應該還會重演。中國銀行業的規模現在已成世界最大。

隨著人民幣日漸國際化﹐中國資本市場也是值得密切關注的領域。目前似乎歐元、黃金﹐及上週韓圓的走勢﹐都越來越需要考慮到中國政府下一步如何部署其2.4萬億美元外匯儲備。

目前中國嚴格管理其匯率、利率及跨境資本流動﹐這些政策的任何調整都將產生巨大影響。這一管制及國內投資機會有限可以解釋為什麼中國內地資金熱衷於尋找另類投資﹐無論是藝術品、房地產、葡萄酒還是古董。

以香港為例﹐香港地產市場已成為內地資金的投資熱點﹐香港地產價格已被推至1997年以來未見的高位。上週地產中介中原地產(Centaline)公佈﹐ 今年上半年香港三分之一的高檔新盤是由中國內地買家買走的﹐從而揭示了中國內地購買力的力度﹐而這一數據還不包括通過公司買入的房產﹐如果要是包括﹐該數 據應該更高。

這一現象還出現在其他城市﹐不過數量較少。萊坊房地產經紀公司(Knight Frank)公佈﹐來自內地和香港的中國人購買了倫敦十分之一的新建房產。

一些投資需求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分析這些新資本流動時另一個需要深思的因素是﹐中國所謂“灰色”或準合法資金佔多大比例。根據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提供給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 AG.)的報告﹐中國存在高達1.4萬億美元非法、未經申報的收入。

這可能使一些面向中國地產的解決負擔能力的措施顯得不那麼緊迫。但這類資金對國際資產類型究竟有何影響就值得仔細考慮了。如果資本從未有真實的價格﹐那它 還能理性地運作嗎?例如﹐如果獲得資金的方式可能較為可疑﹐那麼在香港買一套公寓的價格就是次要的了,首要的是能在中國內地管轄範圍以外、具有高流動性的 市場獲得資產。

得益於中國內地的經濟增長和內地對資產價格的影響是呈現在香港決策者面前的一個問題。與此同時﹐應該記住如果中國能夠帶動一系列產品的國際價格上漲﹐那麼反之亦然。如果中國經濟放緩或政策出現重大調整﹐亦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Craig Stephe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