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美聯儲投票委員“大換血” 或加快2016年加息進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32431.html

美聯儲投票委員“大換血” 或加快2016年加息進程?

一財網 周艾琳 2015-12-29 21:03:00

2016年美聯儲FOMC原先擁有投票權的四位委員將被另外四位替換。更值得註意的是,在2015年的這四位投票委員中,只有一位偏向鷹派(支持盡早加息),而另外三位都較為鴿派(支持推遲加息);而在“大換血”後,明年新輪值的四位委員中只有一位持鴿派立場。

美聯儲加息靴子剛剛落地,不確定性又陡然而生。美聯儲FOMC(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一年一度的輪職時間將至,這也意味著2016年美聯儲投票委員將出現變動。要知道,投票委員鴿派和鷹派的占比將直接決定明年美聯儲加息的節奏。

根據《華爾街日報》最新報道,2016年美聯儲FOMC原先擁有投票權的四位委員將被另外四位替換。更值得註意的是,在2015年的這四位投票委員中,只有一位偏向鷹派(支持盡早加息),而另外三位都較為鴿派(支持推遲加息);而在“大換血”後,明年新輪值的四位委員中只有一位持鴿派立場。

“美國經濟比我們想象得強多了,因此我們應該加速加息進程。”聖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James Bullard)在今年11月時便如上表態,而他也是新上任的四位投票委員之一。

不少分析人士也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當前各界對於美聯儲是否應該加快加息進程爭議頗大。支持快速加息者認為,油價暴跌等因素幹擾了通脹回升,其實美聯儲在12月加息已經遲了;而反對者則認為,全球央行幾乎都在“放水”,美國經濟的複蘇並不堅實,因此不存在激進加息的理由。

FOMC投票委員“大換血”

具體來看,2016年不再擁有投票權的委員是:芝加哥聯儲主席埃文斯(Charles Evans),里士滿聯儲主席拉克爾(Jeffrey Lacker),亞特蘭大聯儲主席洛克哈特(Dennis Lockhart),舊金山聯儲主席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其中,僅拉克爾是支持加快加息步伐的鷹派。

而2016年獲得投票權的委員是:聖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James Bullard),堪薩斯城聯儲主席埃絲特(Esther George),克利夫蘭聯儲主席梅斯特(Loretta Mester),波士頓聯儲主席羅森格倫(Eric Rosengren)。其中,持鴿派觀點的只有羅森格倫一人而已,鷹派比例大升。

一直以來,埃絲特都是美聯儲寬松貨幣政策的反對者,直到美聯儲在2014年10月退出量化寬松(QE)購債計劃前,她幾乎都在對該政策表示異議;布拉德也曾警告,美聯儲如果等待時間過長,可能會錯過合適的加息時間。當然,他也支持根據經濟數據靈活地調整政策。羅森格倫則自金融危機起便支持QE刺激政策,當前他也認為美聯儲應該采取更漸進的方式加息。

FOMC包含7位美聯儲理事(2位空缺)以及5位地方聯儲主席(地方聯儲主席一共12位),紐約聯儲主席和理事擁有永久投票權,其余4個投票權在11位聯儲主席中輪換,每次FOMC會議,所有聯儲主席都會出席並參與討論,但加息決策將最終由投票委員作出。

2016年加息節奏引關註

美聯儲在12月聲明中稱,將“漸進”提高利率水平。FOMC平均預期2016年底利率水平將達1.4%,如果按每次加息25個基點計算,這意味著明年會有4次加息。當然,一切都會因最新的經濟數據發生變化,人員變動產生的影響也值得持續關註。

“預計美聯儲2016年加息3~4次,美元指數2016年或將升至105,”國泰君安大類配置分析師李一爽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歷史上首次加息前後的美元表現並無太多借鑒價值,需要關註的是今後美聯儲加息的可持續性和路徑,以及各國貨幣政策的相對性,預計全球資金將持續回流美國。

根據第一財經研究院的分析,在2010年前的20年中,銀行的信貸同比增速與聯邦基金利率走勢在大多數時間保持著高度一致。美聯儲在幾乎在每一次信貸增長率接近低谷時開始提高利率水平,並在信貸增速高企(接近8%)後降息。貨幣政策對經濟造成影響需要一定時間,所以美聯儲需要為將要到來的信貸周期做好準備,而不是等事情發生再應對。

上一次圖形的錯位發生在2001年至2004年,2001年時信貸增長已觸底反彈,彼時美聯儲仍在降息的周期中,並直到2004年中才開始進入加息周期。此輪加息持續兩年,在加息結束後的一年多之後,美國開始爆發金融危機。

對比之下,本次信貸增速觸底發生在2009年底,之後開始一路走高,美聯儲則在之後的近5年時間內一直維持零利率水平。在12月美聯儲首次加息時,銀行信貸同比增幅已經接近8%,這是過去25年都沒有出現過的情況。

編輯:林潔琛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8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