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網民在網上訴苦稱自己或者家人的資金被一個名為“MMM互助社區”(下稱“MMM”)的金融平臺所凍結,涉及資金少則幾千幾萬,多則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據MMM系統內部通知顯示,自2015年12月1日至2016年2月15日系統內所有獎金將會被凍結,也就是說,在這兩個半月的時間內用戶投在平臺里的資金將無法動用。這才使得大部分用戶幡然醒悟,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中踏入了一個“龐氏騙局”。
監管部門曾有預警
由於類似MMM這樣的平臺層出不窮,銀監會、工信部、央行、工商總局曾與11月11日發布聯合公告《以“金融互助”名義投資獲取高額收益風險預警提示》。公告稱,近期國內多地出現以“金融互助”為名,承諾高額收益,引誘公眾投入資金的行為。“此類運作模式違背價值規律,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系,一旦資金鏈斷裂,投資者將面臨嚴重損失。”
公告同時提示:“請廣大公眾切實提高風險意識,理性審慎投資,防止利益受損。同時,對掌握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
銀監會公告顯示,這類高息理財模式存在五種特點:
一、名目繁多。常見的有:“XX金融互助社區”、“XX金融互助平臺”、“XX金融互助理財”、“XX慈善金融互助平臺”、“XX金融互助投資”、“XX互助社區”、“XX財富互助平臺”等。
二、發展迅速。依托互聯網,通過網站、博客、微信、QQ等平臺公開宣傳,波及範圍廣。
三、迷惑性強。有的打著“境外名人”旗號,聲稱以“摧毀不公正世界金融體系、打破金融家的控制、創建普通人的社區”為目標,通過建立所謂“公平、公正、互惠、誠實的人助人金融平臺”,讓社會公眾通過資助別人從而得到更多人的幫助。同時妄稱“經過市場檢驗,已在多個國家成熟運作多年,擁有全球數億會員”等等。
四、利誘性強。宣稱投資門檻低、周期短、收益高。例如,免費註冊後,投資60元-6萬元,滿15天可提現,日收益1%,月收益30%,年收益23倍,無手續費。此外,參與者發展他人加入,還可獲得推薦獎(下線投資額的10%)、管理獎(根據會員等級確定相應比例)等額外收益,發展人員無上限、返利無上限。
五、隱蔽性強。多由境外人員遠程操控,投資款往往通過個人銀行賬戶網銀轉賬或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流轉。
“MMM”到底是個啥?
據《第一財經日報》此前報道,MMM極有可能是金融騙局的一個偽裝。MMM稱,其承諾的投資收益為每月30%,推薦投資人加入另有10%左右的收益提成。簡單來說,就是1000元在一個月內能獲得300的利息,加上新會員註冊的30%的獎勵,第一個月就能獲得600元盈利。
MMM互助金融社區模式下,會員參與投資以馬夫羅幣為載體,投資買入馬夫羅幣被稱為“提供幫助”,而賣出馬夫羅幣獲利則被稱為“得到幫助”。會員先要確定投資額度(60元至6萬元)和幣種(比特幣或人民幣),再由系統匹配需要賣出馬夫羅幣的會員。
系統每次匹配的時間為1~14天,在匹配排隊期間,仍享受每天1%的收益,收益以賬戶里增長的馬夫羅幣體現。這也意味著,每個會員在為期一個月的投資過程中,需扮演投資人和借款人兩種角色。
當匹配成功後,買家A(投資人)可看到賣家B(借款人)的網名、電話、銀行卡號或支付寶賬戶,以及賣家B“上線”的相關信息。買家A(投資人)需要在72小時內通過銀行或支付寶轉賬給賣家B(借款人),並上傳打款憑證。賣家B(借款人)也需要在72小時內確定收款。此時,賣家B完成他的投資並獲利退出,而買家A的投資人身份發生轉換,買家A投資後獲得了與本息相等額的馬夫羅幣,需要賣出獲利。於是,A就變成了賣家A(借款人),系統再次匹配另一位投資人為A的投資本息“買單”,以此循環。
此外,該模式還設置了無人數限制的推薦獎10%,以及發展“下線”的管理獎:第一代5%、第二代3%、第三代1%、第四代0.25%。用此激勵模式鼓勵會員不斷發展更多的人“入局”。
4大疑團解密MMM
盡管網上傳言MMM已經崩盤,不少投資者都聲稱自己被騙,而平臺接下去的動作就是拿錢跑路的節奏,但MMM方面卻聲稱這只是系統重啟,並不是清零,並表示:“你們都是局外人,沒參與就沒有發言權。”
但是通過研究MMM的運營模式,我們還是要對其提出4個疑問:
疑問一:這種模式是否真的能使資金不通過實體投資創造價值,就能憑空賺錢?
從MMM的宣傳資料來看,幕後布局者毫不避諱地描述,30%的月息來源便是新入局投資者的本金,並稱只要玩家有誠信,就能循環往複地一直運營下去。
但有業內人士認為,該模式采用借新還舊的金融模式類似於金字塔騙局,不但沒有實際的投資標的,還以“互相幫助”的名義加以掩飾。
疑問二:該平臺設置的“管理獎”是否涉嫌違法?
對比《禁止傳銷條例》第七條中對傳銷的定義:“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牟取非法利益;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並以下線的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我們不難發現MMM的發展“下線”模式涉嫌傳銷。
疑問三:MMM網站為何域名變化莫測?
目前,有多個網址均號稱“MMM金融互助社區”,而這些同名網站首頁所采用的元素和頁面布局趨同,都包括一張名為謝爾蓋•馬夫羅季的照片、每月30%收益的宣傳、模板化的MMM金融互助社區簡介等。這些同名網站都宣稱自己才是真正的MMM中國網站,而別家都是“仿盤”。
疑問四:謝爾蓋•馬夫羅季是誰?
謝爾蓋•馬夫羅季
在MMM的宣傳中,俄羅斯的謝爾蓋•馬夫羅季便是“偉大的”MMM模式締造者,但事實上,馬夫羅季在金融領域的履歷並不光鮮。1994年,其曾一手制造了轟動世界的MMM公司運用金字塔騙局進行投資欺詐事件。當年中國官方媒體對此案也有關註,新華社《經濟世界》1994年第10期曾刊文《MMM金融醜案震驚全世界》,《瞭望新聞周刊》1994年35期亦刊文報道《轟動俄羅斯的MMM公司股票案》。時至今日,當年MMM公司案件仍被認為是金字塔騙局的一個典型案例在學術界討論。
眼下,披上互聯網馬甲的MMM金融互助社區與當年MMM公司股票案手法如出一轍。但截至目前,尚無確實證據證明兩者存在直接聯系。那如今的MMM金融互助社區究竟是馬夫羅季重操舊業進入中國,還是另有他人巧借其名號行金融詐騙之實呢?
投資者為何維權難?
MMM凍結提現已有數日,投資者們心急如焚,組建了維權的QQ群。有投資者稱,去當地派出所報案了,但公安機關未予受理。
對此,一位公安部門的人士透露,針對MMM的報案可受理也可不受理,這得根據報案人提供的材料來判斷。
而且根據刑法規定,沒有“傳銷罪”這一罪名,只有“組織、領導傳銷罪”,如果你想舉報傳銷的行為,必須找到傳銷的領導,再加之MMM目前尚未跑路,對外也是宣稱平臺資金只是凍結維護,尚未出現實質的受害者,因此公安機關無法介入調查。
事實上,更多的投資者遇到此類事件選擇的是忍氣吞聲,不少人表示盡管自己想舉報,但是身邊很多人都參加了,如果舉報後錢沒了怎麽辦?甚至有地方的舉報人還被威脅過。
這些原因也造成了類似MMM這樣的平臺在網上泛濫的原因。
在這里,小編為大家整理10個常見的理財騙局,希望對各位有警示的作用。十大理財“騙區”教你如何提防“金融龐氏騙局”>>>>
相關閱讀
監管部門預警“金融互助平臺”:一旦資金鏈斷裂,投資者將面臨嚴重損失
(一財網綜合第一財經日報、人民網、百度百科、新浪科技、騰訊視頻、百度百家、新浪微博報道)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