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人生戰場(6) 陸羽仁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5YTPBH5B812303&id=263545&catID=&keyword=&searchtype=

  美股昨日走勢與上日相若,先升係回。美國最新公佈的就業與貿易逆差數據都好過預期,推動美股早段造好,但市場對經濟復蘇放緩的憂慮仍然揮之不去,大市無力再上,升幅逐步收窄。

杜指收市報10415點,升28點;標普500指數漲5點,收1104點;納指升7點,報2236點。杜指期貨最新報10329點,比現貨低水86點。大市交投持續偏淡,紐約證券所成交只有8.4億股。交投異常淡靜的情況由8月開始已經係咁,對比去年同期,8月及9月份成交量大幅減少31%

港股美國預託證券造好,ADR港比指數收報21258點,比香港收市高90點或0.4%匯控收78.94元,比香港高0.8%;中移動靠穩,收77.51元,比香港收市高6仙。

技術因素可以解釋到美股升唔上去嘅原因,標普500指數的關鍵阻力位為100天移動平均線的1103 點及200天線的1115點,想要向上突破,就必須得到成交量的配合,需要有足夠多的買家到資金。但現時全球經濟時好時壞,情況未明,喺未有強勁利好數據的支援和重大宏觀經濟事件發生前,無乜投資者願意冒險入貨也。

昨日公佈的最近一周的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減少2.7萬人至45.1萬,降幅遠超市場預測的減少2000人。消息一度使投資者情緒振奮。但稍後有報道指,由於勞動節假期關係,最少有九個州沒有公佈相關數據,實際數字未必咁靚仔。股市升勢馬上受挫。另外,美國7月份出口大增1.8%1533億美元,係自20088月以來最高, 進口則大減2.1%。貿赤大降14%!據此,大摩將美國第三季GDP增長由2.1%調升至2.4%。不過,一份藍籌股經濟指標報告則預計美國GDP全年增長2.7%,較6月預測降低了0.6%

 

            之前講到人生戰場上最恐怖的是「漫無目的型」,非常之hea,不知想做甚麼。今天想講另一種型態,叫「理想錯位型」。報載有一個35歲的AO(政務主任),兩年前離職,放棄了一份月入8萬元的工作,呢個前AO叫邵力競,條件一流,中學讀男拔萃,A Level狀元、大學讀牛津、成功考做政務官,可謂天之嬌子。他做官逾10年後,不滿政府官僚僵化,芝麻綠豆小事如影印文件的數量,做政務官的也沒權決定,向上司提出反對意見隨時換來死亡懲罰,所以就無癮辭職。

無可否認,邵先生是成功人士,單是讀書背景,已可以保障他在人生戰場上走上一條直路,問題是他是否喜歡這條路而矣。人各有志,只要自己想清楚,追求「中環價值」也好,追求「上環價值」、「西環價值」都好,無乜所謂,關鍵是走的道路不要和自己的目的錯配。

我覺得這位邵先生就有少少理想和道路錯配。他遇上的問題,並不是一個特區政府的獨特問題,他應該一早知,全世界好多政府都是這樣,在這種龐大的官僚架構下,人只是一粒小螺絲,AO是天之嬌子,頂多也只是大螺絲吧,要話事不做螺絲,恐怕要升到做部門處長,甚至常任秘書長的級數,才有少少話事權(之所以話「少少」,因為理論上主要決策權在政治問責的局長或以上級的官員),在升到這些高級職位前,就只是大螺絲而矣。

我二十幾年前睇個一個研究,話香港幾百人政務官的精英小圈子中,雖然考入去好難,但最後也有大約一半人升唔到上去,升咗一級到高級政務官呢個水平就行人止步,成為政務官階層的沈澱物,雖然薪高糧準,但不太如意。另一半就會逐步爬升,由首席助理乜乜司(當時的稱謂)、副乜乜司、乜乜司,當時華人升到呢啲位就停止,鬼佬就可以再升到財政司、布政司。現時的情況大體上也一樣,做AO十年八載,大體上都知道自己有無機會做到「坐直升機的一半」,做唔到呢一半,要麼甘於平淡做高級政務官終老,要麼就走出來,到商界博一博。

如果話而家的初級政務官無權,過去港英年代的政務官更無權,當時的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後改名外交部)每 天都發電報過來,直接就香港的重要決策落指令,所以不止小官無權,做到乜乜司的大官,都完全要聽命於英國老細,講唔上有好多決策權,有些敏感部門,更是清 一色由英國人自己做番,例如保安科,裏面連秘書都是英國人,當時保安科在政府總部的辦事處,有度大閘鎖死,和其他政府辦公室隔離。回歸後玩港人治英,一般事情不再有外邊老細代香港政府揸車,做官的決策權加大; 雖然話話權在特首和問責局長,但只要局長不是政務官出身,不熟悉政府運作,好多時還是要對常任秘書長言聽計從,所以AO升到D6D8級,做到一個處長,甚至官至常任秘書長,就開始有啲話事權啦。

所以邵先生對AO工作不滿,覺得政府官僚僵化,只係佢揀呢份工之前,唔明呢份工的性質係唔升上高位無話事權,以為一做AO好大決策權。在 這種巨大而科層化的官僚機構,唔升到好高級的話事位,就唔好期望工作好有創意,這是理想和現實的錯配。你唔鐘意咁呆板僵化,可以選擇去私人機構做嘢,私人 機構會靈活好多,問題是私人機構人工無咁高,你做得好可以跳級升,但做得唔好會被炒魷,而且經濟環境唔好時會裁員,職位安全性比政府低,危機和機會同時存 在。

在人生戰場,即使一些人人都話筍的好工,亦有人做做吓唔鐘意做,或者捱唔到佢可以發揮的地步已經離場。也可以從一個反面講,最後勝利之人,中間捱得幾慘無人知,佢付出的代價亦不足為外人道,影印,濕濕碎啦,邊得閒俾咁多意見。

我並不想鼓吹目標單一化,或者鼓吹所謂做到生癌的「中環價值」,但係覺得做人要目標和道路要匹配至得,目標和道路不配合,人生會較崎嶇。搵工唔好太理想化,無乜工薪金又高,升職又快,做3幾年又話得事,而且工作又唔辛苦嗰喎。

講起辛苦,好多人抱怨工作,其實不是「理想錯位」,不是理想和道路不配合,只是抱怨工作太辛苦,好像早前有網友引述做會計的後生仔的文章,話做四大行工作時間太長,被人搵笨,佢是從打工權益角度出發,唔覺得做核數應該做到三更半夜。我又咁假設,假設四大行工作方式大改革,基本上每天都只返8個小時,但現實上四大行一年收數以百計的新仔,十零年、二十年後升得上去做合夥人者,你估係做夠8個鐘即走,還是做到唔願走之人? 我估只要你有合理的智商,博命和回報會升正比例。你付出比別人少,就唔好抱怨坐隔籬位的人爬左上去。

對就業環境不滿者,可以嘈,可以同老闆抗爭,但對自己投資戰績不滿,就無得嘈,無得上訴。投資失敗,99%和自己有關,即使有莊家設陷阱陰你,你都要問吓自己,點解人地跌錢,自己會咁蠢去執,搞到俾人扒埋個銀包。在投資的世界,「理想錯配型」的投資者好多,有些人入場時好天真,亦唔係諗住狂炒,只係受市況熱度鼓動,受朋友影響,以為買股好易賺錢,以為買一隻股唔郁佢升10倍就可以變富翁,我可以話,十隻股有九隻半唔係咁,你抱咁嘅心態買股,買咗好多唔理唔郁,最後好可能輸大鑊,買中電盈(008)股價及相關新聞 就係咁啦。投資唔做功課,唔研究,唔總結失敗經驗,可以玩到7080歲一樣輸錢,在投資世界,理想和現實落差更大。

 

陸羽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