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汾河西岸的商品房。 (新華社記者 詹彥/圖)
12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11月最新的房價情況。
數據顯示,與上月相比,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27個,上漲的城市有33個,持平的城市有10個。環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2.9%,最低為下降0.4%。
其中深圳、上海、南京、廈門和北京五個城市的房價環比增幅最大。而福州、杭州、武漢、寧波和合肥等城市的增幅也比較大,位列前10位。
與去年同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49個,上漲的城市有21個。11月份,同比價格變動中,最高為深圳,漲幅達44.6%,最低為下降5.6%。
對此,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解讀稱,環比看來,全國房價環比上漲城市增加,漲幅有所擴大。11月份環比上漲的城市個數增加6個;下降城市個數減少6個。從漲幅看,11月份房價環比平均漲幅已由自7月份連續四個月的漲幅回落轉為漲幅擴大,擴大0.2個百分點。其中,一二線城市房價環比漲幅均擴大;三線城市房價環比由降轉平。
業內人士認為,11月房價上漲很大程度上是由政策拉動的。據了解,今年以來,中央陸續出臺了包括降息、降低首付比例、公積金政策調整等一系列房地產優惠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銷售,政策效果持續顯現。
此外,同比房價上漲城市個數繼續增加,漲幅持續擴大。劉建偉分析,城市間房價同比漲跌差異明顯。一線城市房價同比上漲且漲幅相對較大,比上月擴大2.4個百分點;二線城市房價同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8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房價同比下降,但降幅分別比上月收窄0.7個百分點。
另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1-11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10925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4%,增速比1-10月份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7.9%。
但值得註意的是,在全國房地產銷售面積和銷售雙雙加速增長的同時,地產投資增速卻繼續放緩。1-11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87702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3%,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7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增速回落0.6個百分點。
中原集團研究中心研究主任韋謝對澎湃新聞表示,2015年是樓市政策從逐步放松向全面利好轉變的一年。政策的利好推動全國房地產市場銷售企穩複蘇。在“穩定住房消費”的大方針指導下,“930政策”使得年末市場暖冬再現。
韋謝指出,雖然銷售情況表現良好,但是房地產市場自身依然存在嚴峻的庫存問題。因此化解庫存也成為年末中央高層關註的焦點,也料將成為下個年度政策制定的核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