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委外浮虧非銀機構承壓 基金經理如何應對

在資金面緊平衡、銀監會下發一系列監管規則的背景下,原本已增長乏力的委外資金再逢“連夜雨”,非銀機構或面臨銀行集中贖回資金的風險。“我們現在更多是選擇半年之內的短久期債以應對。長久期債更多就是價格博弈,投機成分更多。”北京一位資深債基基金經理王華(化名)表示。

一季度經濟數據超預期的情況下,市場出現了較大程度下跌,有傳聞稱,市場下跌或許是由於銀行的贖回委外資金所導致。一位非銀機構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指出,目前委外基金存在一定程度的浮虧,這種情況下銀行或許不會選擇大面積贖回,但是由於不清楚銀行是否贖回以及贖回的時點,相對更為被動。

近年來,基金公司流動性問題日益凸顯,風險管控的壓力也在增大。為避免再一次出現類似於去年年底債市“黑天鵝”傳導於貨幣基金的極端情況,不少基金公司也都提出了針對性措施。

資金緊平衡

上周,央行打破連續13日不進行公開市場操作,重啟7天、14天、28天逆回購及投放PSL(抵押補充貸款),但未對到期MLF(中期借貸便利)續作,當前流動性總體較為平穩,反映央行試圖維持資金面的緊平衡。

4月19日,多位受訪債券人士表示,當下感覺更多是處於“資金面略緊”狀態,但並不出乎其意料。在一位券商債券交易員看來,流動性略有緊張或與財政繳稅有一定關系,“不過以往的4月中旬都面臨著企業所得稅上繳”。

隨著MPA(宏觀審慎管理評估體系)考核節點過去,資金利率有所下行,不論是票據直貼利率、還是銀行理財的收益率,下行趨勢明顯。不過,鑒於可能存在的銀行委外基金贖回,債券在上周的下跌也在情理之中。

業內人士便指出,監管部門連續發文“防風險”、“防套利”,並且部分金融機構也面臨現場檢查。按照監管文件,在“去杠桿”的要求下,若遇到流動性壓力拋售流動性的債券或股票是一個選擇。

“金融監管趨嚴,萬一融資需求出來,銀行、保險受到監管,供給無法滿足,造成收益率的短期上行。”王華分析道。

“即使短期資金價格有所回落,中長期隱憂也並未消除。從監管的角度來看目前同業鏈條的現狀,監管風險仍然存在。”深圳一家公募的債券研究人士也認為。

銀監會46號文《關於開展銀行業“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指出,非銀機構利用委外資金進一步加杠桿、加久期、加風險等現象屬於理財空轉套利的範疇,銀行業機構需對此進行自查。理財資金委外規模以及主動管理和非主動管理的規模情況,並列明簡要交易結構也在排查之列。

上述債券研究人士表示,這意味著高杠桿博弈更為不可行。“高杠桿下資本利得不僅會引起凈值波動,還會產生很大的操作風險。”該人士也告訴記者,基金公司的做法是根據賬戶的不同性質,在操作上加以區別,對於相對排名賬戶或者配置型賬戶,長端利率債的性價比不差,可以提前進行左側操作,對於絕對收益特征的賬戶,考慮這類戶在資產選擇上本身也比較多,可以等待更加確定的機會再介入。

“同業杠桿和非銀負債問題還比較嚴重,這對於貨幣政策形成較大制約,但貨幣政策轉向和經濟轉向是落後於債券收益率轉向的,收益率可能出現明顯的高位鈍化甚至回落的特征。”該深圳公募債券投研人士進一步表示。

委外或有所收縮

銀監會連續發文加強監管,要求銀行防範風險,對委外資金有較大影響。對非銀機構來說,則較為擔心因為監管升級而導致銀行集中贖回資金。

“委外目前或多或少有一定浮虧的問題,現在銀行面臨略微浮虧不想贖回,如果浮虧挽回就面臨被贖回;也可能浮虧擴大,導致被動止損。”王華便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於銀行本身負債率影響到資金增量,委外規模或會有所收縮。

可以看到,一系列監管文件下改變了銀行的風險偏好,監管的變化對於非銀機構的通道業務、中小銀行的同業業務、銀行和非銀之間為“出表”將帶來顯著影響。

“嚴監管下銀行資金管理嚴格,比如該季度風險準備金計充分會影響到資本充足率。又如同業存單不許發那麽多,就影響到資金的籌集能力,限制投資的能力, 還有些債券投資過猛也受到了限制。”王華說。

日前統計局公布了3月份CPI和PPI數據,3月份CPI增速為0.9%,PPI增速為7.6%,與2月份的水平接近。

“現階段AA級的短期限信用債在4.%-4.8%之間,利率債方面十年期的國開債是4.2%。如果要買的話,我主要還是選短久期的。經濟數據是比預期好一點,長期債券的收益率處在中間位置上,不下不上。短期如果上行的話,也是經濟數據好轉的短期因素。但長久期其實指望的是一個價差收益,有一定的博弈投機成分。”王華也表示。

從金融機構年初的規劃上來看,很多銀行今年在大力發展權益委外業務,不少非銀機構也更為重視權益市場的研究。不過由於全社會的資本回報並沒有提升,並不意味著對債券市場形成替代。值得註意的是,由於大量委外資金投向於高收益的信用債,隨著委外的贖回與收縮,信用債可能面臨一定程度的拋售。

貨基收益率攀升

隨著債市未來走勢的不確定性加大以及基金行業市場環境發生的較大變化,流動性風險管控壓力也日益加大。

去年12月份,在債市“黑暗時代”來臨之際,貨幣基金普遍遭遇凈贖回,甚至出現了貨幣基金總規模減少40%以上的情形,還有多只基金份額減少20%以上的。

在此背景下,不僅僅是基金公司關註旗下貨幣基金流動性,密切關註機構贖回情況和因子定價偏離度等,所有的貨幣基金投資機構也在關註貨幣基金的流動性問題,甚至有不少金融機構發文要求旗下產品註意貨幣基金流動性。

針對兌付贖回資金的流動性風險,某貨基基金經理介紹道,“保持基金投資組合中的可用現金頭寸與之相匹配,在基金合同中設計了巨額贖回條款,約定在非常情況下贖回申請的處理方式,針對投資品種變現的流動性風險,主要通過限制、跟蹤和控制基金投資交易的不活躍品種(企業債或短期融資券)來實現。”

在通脹走高、經濟不確定性較大、貨幣政策邊際收緊的前提下,貨幣市場利率水平較高,現金類資產的性價比凸顯出來。年初以來貨幣市場基金整體收益持續攀升,較2016年大幅提升。

業內人士表示,本周央行公開市場有1900億逆回購到期,無央票和正回購到期,若央行不進行其他操作央行公開市場將自然凈回籠1900億。未來利率上漲仍是主旋律,將繼續推高貨幣基金收益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0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