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三板分層年底落地 做市指數兩周大漲10%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3707.html

新三板分層年底落地 做市指數兩周大漲10%

一財網 周宏達 2015-11-18 18:47:00

本周市場整體大幅上漲、成交快速放量,連創五月新高,三板做市指數連續兩天漲幅超過2%。在接近年尾時市場表現出強勁的回暖態勢

周三,新三板做市指數終於結束十連陽行情,回落15點。始於11月4日的上漲行情令新三板在沈寂了近半年後恢複了生氣。本周市場整體大幅上漲、成交快速放量,連創五月新高,三板做市指數連續兩天漲幅超過2%。在接近年尾時市場表現出強勁的回暖態勢。

令新三板從流動性陷阱中一躍而出的是市場對年底分層等制度推出的預期。近來,股轉公司領導多次重申這一時間窗口以安撫投資者。然而,並不是每一家掛牌公司都能享受到這波年終福利,大部分企業依然鮮有成交,新三板市場實現定價功能還是明顯依賴於切實的制度落地。

分層預期是主引擎

本周二,三板做市指數報收1460點,實現了連續十個交易日上漲,累計上漲約140點,扭轉了過去三個月以來持續下行的頹勢,創下十周新高。三板成分指數在這段時間也有一百多點暴漲。

交易也開始放量,上周,三板做市股票成交金額大漲55%,到本周,新三板做市、協議轉讓成交總額分別為14億元、16億元和9億元,已經達到今年5月市場較熱時期的交投活躍水平。

新三板最火爆的時候在今年4月。4月7日,新三板創下單日成交52億元記錄,做市指數最高曾觸及2673點。但自此,市場流動性開始逐步萎縮,成交均價也逐月下滑,市場平均市盈率過去5個月中一直在40倍徘徊。

安信證券新三板研究負責人諸海濱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新三板市場回暖有兩大原因,一是市場回升大背景下,投資者對成長型股票有所偏好。二是臨近年底,關於新三板分層的預期開始升高,可能導致市值、利潤規模、做市商數量上有望被分到更高層次的股票出現價格異動。

在三板指數回升的同期,創業板指數也有一波喜人的漲勢,過去十個交易日中累計上漲約130點。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在同一時段都有類似表現。這說明,在資金寬松成為長期趨勢、A股企穩回升了一個多月後,新三板終於跟上了A股步伐。

新三板回暖啟動也恰逢證監會宣布重啟IPO。民生證券新三板研究員伍艷艷認為,新三板市場回暖更主要的原因在於對分層交易制度落地的預期。她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市場受到跟新三板相關的資本市場政策紅利拉動,包括戰新板和創業板改革預期、IPO重啟帶來的註冊制政策預期。部分投資者會在目前價格較低時進入二級市場,等未來註冊制推出後追求轉板收益。”

據不完全統計,掛牌企業中能達到創業板上市條件的大約有500家。但由於缺乏流動性溢價,目前新三板市場平均市盈率只有創業板的一半,仍屬於價值窪地。

10月以來,全國股轉公司領導在多個場合表態,重申年內將推出分層制度。在10月底北京舉辦的第四屆金融街論壇上,股轉公司副總經理隋強表示,新三板內部已具備分層的條件,分層工作今年年底一定推出。

10月20日,股轉公司總經理謝庚在一場路演活動表示,新三板目前正在研究市場分層的方案,當市場分層方案推出以後,不僅可以實現風險的分層管理和差異化監管,同時也可以推進差異化的服務,降低投資人的信息收集成本。

回暖可持續性待考驗

並不是每一個新三板股票都能受到市場情緒回暖福蔭。

即使在成交創新高的周二,也只有806只股票有買賣,占掛牌企業總數不到20%,有三千多家公司沒有發生交易。在有交易的股票中,絕大部分日交易額處於幾千元到幾十萬元之間。值得關註的是,在做市成交額大幅增長的同時,協議轉讓呈現出波瀾不驚的景象。上周,協議交易甚至萎縮了三分之一。

一位券商做市部投資總監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新三板市場上資金總量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資金增量依然有限,只是被重新分配,集中在少數被市場看好、流動性較好的股票上。”

上周,新三板成交金額前十名包括聯訊證券、齊魯銀行、矽谷天堂等共成交17億元,占當周市場整體成交總金額的43%。在發生交易的為數不多的股票中,絕大部分的日交易額在幾千元到幾十萬元之間。伍艷艷認為,有政策紅利效應的股票更受大家青睞,做市股票的質地概率上也會好於協議股票。

根據今年8月以來一份媒體上反複炒作的新三板分層方案,頂層企業需要在凈利潤、營收增長率、市值或做市商數量上達到一定門檻,最高層的掛牌企業將享受到競價交易的紅利。也有觀點認為,市場先分為兩層更加穩妥。

記者多方了解到,在本輪回暖中資管計劃、私募基金等表現積極,說明機構投資者對後市行情十分看好。不過,回暖的可持續性仍待觀察。由於大量年初進入新三板的基金產品投資期限只有一到兩年,這些基金面臨盡快投出手中籌碼的巨大壓力。事實上,基金發行並沒有明顯恢複,而年底擡升股票價格也有粉飾基金業績之嫌。

雖然市場樂觀情緒正在重振,但是新三板市場運作本身並沒有較大改善。投資者數量不足、結構單一、風險偏好趨同仍然制約著交投活躍程度。市場寄予厚望的做市交易在本輪回暖中並沒有突出表現,市場面貌長期改善還需要未來包括分層、轉板試點、混合交易等多項制度切實落地。

編輯:王樂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4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