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今日透露,證監會決定先按現行制度恢複暫緩發行的28家公司IPO。同時,證監會將恢複IPO審核會議,合理安排IPO審核進度。

i黑馬訊 11月6日消息,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今日宣布,證監會將完善新股發行制度,重啟新股發行。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6日透露,由於完成相關準備需要一定時間,在此次完善新股發行制度全部落實前,證監會決定先按現行制度恢複暫緩發行的28家公司IPO。其中,已經履行繳款程序的10家公司先行啟動,完成未完成事項預計需要2周時間,剩余18家也將在年內重啟發行。同時,證監會將恢複IPO審核會議,合理安排IPO審核進度。

此外,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6日表示,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的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重啟IPO對創投圈是一種利好,但利好並沒有想象那麽大。因為本次IPO暫停時間不長,對於那些只差臨門一腳的企業或者投資機構來說,此事意義很大,但對於那些仍需煎熬數年才能退出的基金來說,意義不過僅此而已。但是,總體來說,這還是一種利好,畢竟相對於此前只有新三板一種選擇,這無疑是一種好的局面。

IPO暫停源於4個月前的股災。7月4日晚,重磅救市消息出籠,28家已獲IPO批文的企業,當夜通過上交所和深交所發布公告,決定暫緩後續發行工作。10家已啟動申購程序的企業,申購資金將在7月6日退回到投資者賬戶。這28家已經簽署“婚書”的企業,默默脫下嫁衣,重新進入了“待嫁”隊伍。

次日,證監會發言人鄧舸表示,28家擬上市公司暫緩發行後,近期將沒有新股發行。盡管證監會下一步新股發行審核工作不會停止,但是10家已經啟動申購程序的企業退回申購款,史無前例。實質上,IPO已經“叫停”。

此前28家暫緩IPO發行企業

股票代碼 簡稱 擬上市地點

603696 安記食品 上交所

603299 井神股份 上交所

603508 思維列控 上交所

603996 中新科技 上交所

603866 桃李面包 上交所

603936 博敏電子 上交所

603398 邦寶益智 上交所

603999 讀者傳媒 上交所

603778 乾景園林上交所

603800 道森股份 上交所

002785 萬里石 深交所

002780三夫戶外 深交所

300496中科創達 深交所

002777 久遠銀海 深交所

300490 華自科技 深交所

002787 華源包裝 深交所

300497 富祥股份 深交所

300492 山鼎設計 深交所

300493 潤欣科技 深交所

002779 中堅科技 深交所

002783 凱龍股份 深交所

002782 可立克 深交所

002781 奇信股份 深交所

300494 盛天網絡 深交所

300491 通合科技 深交所

300495 美尚生態 深交所

002786 銀寶山新 深交所

002778 高科石化 深交所


事實上,這已經是A股歷史上的第九次IPO暫停。前八次中,最短的暫停時間為69天,其他的均在三個月以上,而上一次,也是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從2012年11月一直持續到了2013年底。

1、1994年7月21日-1994年12月7日 空窗期:五個月

背景:窗口期大盤一度快速跌落至325.89點,隨後展開一輪大幅度上漲和回調。IPO重啟後,未能阻擋大盤繼續探底,到1995年2月股指探底至524點。

市場表現:從1994年7月20日粵宏遠A發行後,一直到當年12月8日中炬高新發行,新股暫停發行近5個月。在停發新股後,大盤沒有應聲上漲,而是一度快速跌落至325.89點,但很快在8月1日後展開一輪大幅度上漲,到9月13日高達1052.94點。但隨後就是回調,12月7日,又回到了650點附近。

1994年12月新股發行重新啟動後,大盤繼續探底,並在次年的1月19日下探至571.36點。期間最大跌幅達到17.82%。

2、1995年1月19日- 1995年6月9日 空窗期:五個月

背景:1994年12月IPO重啟後僅一個月即再度暫停。這次暫停期間,大盤一度在三個交易日內從580點漲到926點。至新股發行恢複時,大盤又回調至700點。

市場表現:1995年1月18日,儀征化纖招股後,到當年6月12日,創業環保招股,期間新股暫停發行時間約5個月。大盤在IPO暫停的背景下,一度走出一波大幅度上漲行情,從524.43點起漲,到當年5月漲到最高的926.41點,在5月的月K線上留下了長達226點的上影線。其後,市場重現弱勢。

重啟新股發行後,6月12日大盤已經跌破700點,至7月初,大盤已經跌至610.33點(1995年7月4日),期間最大跌幅為13.92%。

3、1995年7月5日-1996年1月3日 空窗期:六個月

背景:此次IPO暫停距上一次僅一個月,暫停期間股指先後走出兩次小幅上漲行情,之後一路下滑直至1996年初。黔輪胎的新股發行後,大盤很快到達階段性底部513點。此後股指一路走高,展開一輪大牛市,至1996年底時股指已升至1259點附近。

市場表現:此次IPO暫停距上一次重啟也僅有1個月時間,暫停期間股指先後走出兩波小幅上漲行情,但之後一路下滑直至1996年初。黔輪胎的新股發行後,大盤很快到達階段性底部513點。此後股指一路走高,展開一輪大牛市,至1996年年底時股指已經升至1259點附近。

1996年1月3日IPO重啟後,大盤1月19日探底512.83點後,一路上行,展開一輪大牛市,在當年年底飆升至1258.69點,並於2001年6月14日達到2245.44高點。

4、2001年7月31日-2001年11月2日 空窗期:三個月

背景:進入本世紀以來的第一次IPO暫停。當年6月,國有股減持方案出臺,“市場價減持國有股”招致市場猛烈拋壓,上證綜指從階段高點2245點開始一路下泄。其間證監會完全停止新股發行和增發。10月22日國有股減持被叫停,市場一度上漲,11月2日IPO重啟。但到12月股指再度向下,並自此開始長達5年的熊市,直至股權分置改革實施。

市場表現:截至2001年10月20日左右,上證指數一口氣從2245點跌到1520點,短短四個月跌去了700多點,跌幅超過三成。其間證監會完全停止了新股發行和增發。面對一瀉千里的股市,10月22日,證監會緊急暫停《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宣布暫停在新股首發和增發中執行國有股減持政策。

11月2日IPO重啟後,市場經歷三年的震蕩期,並於2003年11月13日達到1307.40點,直至股權分置改革實施。

5、2004年8月26日-2005年1月23日 空窗期:五個月

背景:證監會於當年公布了試行IPO詢價制度,正式方案出臺前,IPO被暫停。這次IPO暫停時,A股仍處在2001年以來的熊市當中。由於新的詢價制度對當時的股價形成不小的沖擊,擴容也對市場造成一定壓力,因此暫停並沒有給股市帶來強勢逆轉。

市場影響:這次IPO暫停時,A股仍處在2001年以來的熊市當中。暫停期間,A股市場雖然也出現了多次反彈,但是下降趨勢十分明顯,市場再度創出新低。由於新的詢價制度對當時的股價形成不小的沖擊,擴容也對市場造成一定影響,因此IPO暫停並沒有給股市帶來強勢逆轉,新股發行重啟後,大盤出現了短暫的反彈,上證綜指從1180點附近反彈至1300點之上,但這次的反彈持續時間不到兩個月就結束了。

6、2005年5月25日-2006年6月2日 空窗期:一年

背景:A股歷史上最長的一次IPO空窗期。由於股權分置改革,IPO暫停一年。空窗期結束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中國國航、保利地產、大秦鐵路先後上市,A股迎來史上最大一輪牛市。

市場影響:由於股權分置改革,IPO暫停了一年時間。這一輪空窗期開啟後不久,上證綜指跌至歷史低點998點,而當空窗期進入尾聲時,股指開始大幅度回升,新的牛市隨之來臨。

2006年6月5日,新老劃斷第一股中工國際招股,雖然導致了短期市場的回落,股指也從1700點附近最低回落到1512點,但隨後很快就創出新高,此後更是一路上漲到6000點之上,A股最終迎來了史上最大一輪牛市。

7、2008年12月6日-2009年6月29日 空窗期:八個月

背景:A股在經歷了6124點(2007年)的瘋狂之後一路下行,金融危機及新股大量發行導致市場暴跌,至2008年12月時已下跌了一年多。進入2009年後,市場一度走出2008年至今最大的一波反彈行情。IPO在2009年6月末重啟,助推股指在一個月後站上3478點。但此後股市一路陰跌,至目前徘徊在2000點附近。

市場影響:在此次IPO暫停期間,受金融危機等多重因素影響,A股在經歷了6124點的瘋狂之後一路下行,至2008年12月時已經下跌了1年多,股指最低1664點。進入2009年後,市場一度走出2008年至今最大的一波反彈行情。

2009年7月10日,桂林三金、萬馬電纜在深交所掛牌交易——IPO在自2008年底暫停半年多後重啟,上證指數當日最高觸及3140點,並助推股指在1個月後站上3478點。但此後不久,股市一路陰跌,多次徘徊在2000點附近。

8、2012年11月3日-2014年1月 空窗期:14個月

背景:浙江世寶發行之後,證監會開展聲勢浩大的IPO自查與核查運動,IPO事實上停止,直至昨日宣布2014年1月重啟。

市場影響:A股市場IPO暫停後,指數在創出所謂的1949點的“解放底”後,開始為時兩個月的反彈,以美麗中國概念和城鎮化建設概念為首的相關個股領漲兩市。今年春節過後,由於對IPO重啟的擔憂及國外熱錢回流的影響使指數再度調整。隨著第兩輪IPO自查的進行,指數在5月出現小幅反彈,但由於經濟數據的不理想以及IPO重啟時間窗口的臨近,指數近日出現快速下跌,一舉擊穿年線及半年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