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打車之後,租車班車也開始卷入死亡潮?出行行業全死亡名單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17/152011.shtml

201410144101413248809796

一直被視為下一個萬億級的出行市場行業似乎並不是順風順水,市場還沒徹底撬開,死亡潮已經席卷而來。出行行業中,被劃分的戰場有很多片,打車、拼車、專車、租車、班車、代駕等等,但是隨著滴滴快的和Uber巨頭的競爭,資本寒冬的到來,最後的輸贏還未定,已經死傷遍地。從去年到今年,當年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的打車軟件已經所剩無幾;而在今年,已開始有P2P租車公司和班車公司加入了陣亡名單。比如曾經被外界一直關註的CoCar,成為了P2P租車行業的首例死亡案例;定制商務班車領域剛剛興起,也已經有公司倒下,比如上周五剛與我們再見的考拉班車;還比如,在拼車行業被滴滴擠死的愛拼車。從此業界又少了幾個玩家。

黑馬哥整理了今年倒下的公司的死亡原因,它們成為“烈士”的原因有諸多,市場的競爭,公司產品的硬傷,但最主要的、也是最致命的傷,還是倆字,“缺錢”。對於用補貼堆起來的出行行業,得不到資本的支持,就很難為繼。最後,我們也列出了這兩年倒下的出行行業里主要企業的名單,除去那些市場占有率極低的不知名企業,一共23家公司,雖然基本還是去年倒下的打車應用為主,但是它們卻已經涉及到了出行的大多數領域。它們的名字就是一座座沈重的墓碑,為後來者警醒。


2015年死亡公司墓誌銘

1、考拉班車

上線時間:2015年3月1

死亡時間:2015年9月11日

存活時間:6個月

考拉

9月10日,考拉班車在微信發布公告稱,9月11日,考拉會結束最後一天班車運營,從下周一開始,將由滴滴巴士為大家繼續服務。這是倒下的第一家定制班車公司,也是資本寒冬來臨後第一家結束業務的出行類公司,也是被滴滴進入班車領域即“吃掉”的第一家公司。

考拉班車於2015年3月11日正式上線,結束運營的那天,是它的半歲生日。黑馬哥也在考拉班車公告出來後與其創始人進行了溝通,考拉班車的聯合創始人柯實介紹,當前北京有 1000 多個供應商,有銀建這樣大的國企公司,也有小型的車隊,而考拉班車當前的做法是租用車隊的車輛,提供出行服務。

考拉班車雖然運營時間不算太長,但成績實際上還是很漂亮的。考拉的公告顯示,八月底,他們的日訂單達到5千單,上座率達到80%,用戶超過5萬,班車線路達到130條。

那麽,為什麽考拉班車最後會選擇結束運營?考拉班車CEO張敏說,資本市場是影響他們最大的因素。也就是說,截止到最後,也並沒有一家公司願意給他們投錢,新一輪融資失敗。張敏給自己定了一個融資的最後期限,那就是八月底,如果到那時還融不到錢,就關閉考拉班車。但是,由於最近資本市場遭遇寒冬,加之滴滴也入局班車領域,這更讓眾多投資機構對此持觀望態度,最後,考拉班車還是選擇了結束運營。至於和滴滴合並班車業務,她表示這是一個最好的結局,公司不會倒閉,只是在調整方向轉型。

定制班車業務也還處於“燒錢”階段,為了上座率,很多公司選擇低價運營,靠票價很難收回成本。但目前定制班車業務公司們也沒有發掘出更新的盈利模式。考拉班車被滴滴吞掉,雖然並不具備代表性,但這或許也預示著一個開始:定制班車市場的戰鬥已經打響,在資本寒冬時期,又逢滴滴進入,其他的同類公司們必須要考慮變化了。

2、CoCar

上線時間:2014年12月1日

死亡時間:2015年7月1日

存活時間:7個月

cocar

Cocar租車於今年6月底在其官網上對外宣布其將於7月1日正式停止服務,這家上線僅半年的上海P2P租車平臺正式退出市場,也成為了第一家宣布倒閉的P2P租車平臺。

P2P租車領域一向被視為潛力巨大的市場,需求突出,而且政策管制不嚴。但是,這也已經不是創業的樂土。如今的P2P租車市場就好比當年的專車市場,各種補貼,競爭激烈。在先行者PP租車、寶駕租車、凹凸租車紛紛拿到融資之後,後來者的道路註定是困境。

Cocar在2014年12月才上線,比起其他同行業競爭者而言是晚了。雖然增長速度很快,去年上線當月,在北上廣深平臺車輛就達到6000輛,1個月時間在車輛規模上就達到了行業第二,2015年初車輛總數達到1萬輛。但此時領軍企業PP租車的車源已經是超過50萬輛。租車平臺上公司同質化嚴重,投資人相對謹慎,作為後來者,融資勢必會受到更嚴格的考察。

而對於Cocar而言,它也未能在產品上做出自己的特色。P2P租車領域里,除了車源之外,是否能把它們進行有效的梳理和統合,在服務、質量、響應速度上做出保證,是能否留住用戶、增加業務量的基礎。後進入行業的Cocar,為了提速競爭,留在服務和產品上的時間本來就少了,而缺乏資本支持,“缺錢”更會加劇以上的問題,同時減弱公司風險把控的力量。在Cocar早先公布的新聞中曾提到其得到1000萬人民幣的天使融資,之後就沒有融資消息傳出。因此,它退出市場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融不到下一輪錢,資金鏈斷裂,這成為其致命一擊。

Cocar離去後,市場上幾家主要競爭者中,凹凸租車是在去年10月拿到了近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PP租車在去年11月,獲得了6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寶駕租車去年12月也拿到了A輪3000萬美元融資;友友租車也在今年獲得了1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目前其中的幾家已經開始著手進行新一輪融資。Cocar死亡後,它們在融資和產品上的速度比拼會更加加劇,租車領域的淘汰戰,只怕會更激烈。

3、愛拼車

上線時間:2013年11月

死亡時間:2015年6月5日

存活時間:1年半

愛拼車

愛拼車上線比較早,也是國內代表性的拼車應用。它的關閉消息,來得非常突然。今年5月,愛拼車發布公告,表示將於2015年5月25日15時起關閉新用戶註冊服務,同時,將在2015年6月1日12時關閉發布線路與搶單服務。自6月5日0時起,愛拼車將關閉服務器,停止公司所有服務支持將在6月5日0時關閉服務器,停止所有服務支持。

愛拼車聯合創始人、副總裁楊洋表示,放棄是因為拼車業務格局已定。在他看來,拼車行業已被資本掌控,滴滴快的、Uber等巨頭的入局幾乎對小團隊判了死刑,沒有人會在兩個百億美金巨頭打仗的時候再去投資一家小公司了。而在巨頭之外,嘀嗒拼車、51用車、天天用車等有著易車、百度背景的創業公司也都戰鬥力不俗。在資金供給不足情況下,放棄,或許已經是愛拼車最明智的選擇。

愛拼車最初上線時,曾用過多諾拼途這個名字,在2014年,愛拼車還曾經推出過P2P租車產品——多諾租車。孵化它花了愛拼車大半年的時間,花費了四五百萬元,還拿到過數百萬美元的Pre-A投資,但結局還是,愛拼車在今年放棄了多諾租車,最後連大本營也沒能守住。

在出行這個這個拼燒錢和融資速度、拼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守住一個領域已經是難能可貴,更何況是兩個?在拼車領域一度領先,夢想成為獨角獸的愛拼車,也許就敗於沖得太心急了

總結以上,我們發現,差不多所有倒下的公司,都把原因歸結為兩點:一是Uber和滴滴快的巨頭出現,它們的觸角正在向出行各個領域延伸,大的格局基本已經奠定;第二,就是資本越來越謹慎,想融資越來越難了。一方面是大規模的燒錢,一方面是融資速度需要越來越快,這種惡性循環導致一批出行類創業公司的倒下。固然,雖然有巨頭進入,但它們不可能占據所有的市場,但隨著資本寒冬的到來,以及產品越來越同質化,眾多公司還將會繼續面臨這樣的窘境。冬天過後,新的死亡名單只怕還要加長。要想破解,恐怕一面是需要背靠大樹,廣儲糧、好過冬,一方面,還是要對自家產品和服務再多加用心了。

以下是黑馬哥為大家所總結出的2014年至今出行行業的死亡名單:

v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楊博丞,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7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