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關於“三角戀事件”,周鴻祎回應了四個字:契約精神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11/151922.shtml

因為本文的主角之一是周鴻祎先生,所以先跳開“互聯網+”的主題,轉去這兩天火熱的“羅生門”事件——360、酷派、樂視圍繞奇酷公司的三國情殺。事情的經過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了,不再贅述。

在前天9月8日周鴻祎發了那個微博之後,酷派官方和高管紛紛撕破臉皮還擊,今日樂視也發公告力挺酷派(雙方利益綁定,不力挺才不對呢)。所以今天上午當周鴻祎穿著“應主辦方要求”的西裝登臺演講時,神色看著確實沒有他平時一件紅T恤來的刺眼。在其他幾位演講者紛紛拿自家產品舉例的時候,今天的周鴻祎分外低調,只拿360兒童手表舉了例子,閉口不談剛剛發布的奇酷新機以及和酷派這個傳統廠商的融合問題。

演講結束,周鴻祎走向通道。當我還在暗自思忖應該如何提問好一步步將話題引向酷派時,一位媒體同行直接開口問道:請您談談這兩天酷派和樂視的事兒吧。周鴻祎轉身說道:不談這個。但其隨後又止步解釋了一下,稱和酷派的問題就是互聯網企業在和傳統企業結合時可能會產生的問題,並強調了“契約精神”。

說完,周鴻祎便在其同事的護送中趕往機場。

八卦之後再回到“互聯網+”的主題。其實酷派作為一個傳統的手機廠商,擁抱360即是在擁抱互聯網。酷派想要做“互聯網+”的事情,而郭德英(酷派董事長)對“互聯網+”的理解應該是和周鴻祎的理解不同的。

如果同處廣東的酷派董事長郭德英和美的董事長方洪波觀點類似的話,他們是把互聯網作為一個工具和渠道看待的,而非核心生產力。但在提出硬件免費的周鴻祎眼里,造出一部手機只是個開始,賺錢要靠互聯網的服務。拋去樂視在里面的利益糾纏,這兩者之間的觀念偏離也是鬧成如今這樣的根源之一吧。

下文分別是周鴻祎和方洪波的演講內容(有刪減),他們闡述了自己認為的“互聯網+”中互聯網能做什麽,傳統企業又該做什麽的觀點。

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互聯網+”是把互聯網作為主語

第一個是核心初衷是什麽,到底有沒有互聯網思維,能不能用互聯網思維和很多行業結合。盡管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但是依然還有很多人對互聯網思維表示非常懷疑和不屑,其實我覺得這個理解是不對的。我曾經專門為這個寫了一本書,核心思想是什麽,我覺得最重要的點就是連接。

15年前網易有一個廣告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網聚人的力量”。(互聯網)之所以改變很多行業,免費補貼也好,都是表象。兩個基本點,和廣大用戶連接起來,破壞原來的連接關系,建立新的連接關系。所以當你用連接的觀點看的時候,雖然也是工業革命,但是沒有形成,因為只是一個工具,可以提高生產效率。

但是我們過去說這一點有關系嗎?沒有。滴滴和Uber都試圖在你和運輸車輛之間去重新建立一個連接,那麽誰能夠把這個連接建立的越剛性,越有粘性,(誰就能贏)。所以我覺得這也是互聯網最有魅力的點。如果你把生意和互聯網結合而不建立連接,那麽這個就不是互聯網+。

第二個觀點,“互聯網+”和“+互聯網”是兩個概念。現在總理提出互聯網+概念之後,已經成為國家戰略。談互聯網+的書有100多本,以前做傳銷的大師現在都開始做互聯網思維培訓,但是這里面有很多弄混了。其實用互聯網打廣告做宣傳,包括你在互聯網上賣東西,或者說我用了互聯網的技術,什麽大數據、雲計算,這些你原來商業本質上沒有變化,產品和用戶形態沒有變化,只是當成一種戰術,提升你的宣傳效果,加強你的銷售,這個不是不可以,但是並沒有對原來生意產業帶來本質的影響和改變,只是一個改良。所以這種做法叫“+互聯網”,主語還是傳統行業。

我們今天談的互聯網+,最主要把互聯網作為主語,是用互聯網加上很多行業。本質上來說就是如何在你做的產品里面用互聯網思維改造你的產品體驗,從一個過去僅是賣給客戶的商品,變成你跟客戶的連接。同時利用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把這個一次性銷售一個產品的模式,變成你和客戶有持久的連接,通過這種連接不斷提供服務。

我舉一個特別簡單的例子,大家都在談互聯網電視對傳統電視制造業帶來巨大的沖擊。難道傳統廠商不了解這個只要加一個安卓系統就可以了?問題是過去賣電視給客戶,賣出去之後就結束了。今天如果你用互聯網+的思想來看,賣電視的生意不再存在。從它拿回家打開一瞬間,通過這臺電視跟你建立了連接,而你要開始持續不斷的琢磨說在電視里面提供什麽樣的節目。

從我的理解來說,你是把互聯網當成一種思想戰略改造產品體驗,從而實現能夠跟你的用戶和客戶之間的連接。還是說只是把互聯網當成一個媒體,當成一個渠道,當成一個通路,或者是技術,這是兩種不同的玩法。

今天大家都在看“互聯網+”,我們很多在傳統行業積累了一些成功經驗,往往成為轉型的一個障礙。這里面有兩個挑戰。

第一是如何培養鍛煉互聯網的基因,如何真正掌握互聯網產品思路,指導改造原來的產品。我不太認同這些觀點(互聯網)能把任何行業都顛覆了,我覺得制造業水很深,所以在這里面特別需要創造這種跨界合作的機會,當然兩家基因不一樣,在這個合作當中,大家如何揚長避短,這里面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問題。

第二個是對安全的挑戰,過去保護電腦、手機,但是如果今天所有的設備都連網了,開車出門,突然這個車叫停了,就會出現嚴重的危險。如果家里所有的家庭設備都連接網絡了,家里被人黑了。在這里面帶來很大的挑戰,首先要解決這個有沒有被人攻擊。

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傳統企業的困境跟“互聯網+”沒有關系

如果你是傳統企業,我們不能以過去十年二十年成長的思維方式來面臨今天這個世界。通俗來講是新常態——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競爭到了一個新的水平。舊方式應對今天這樣一個新的發展,顯然是不行的。因為中國家電行業以前包括所有的制造業,都是大規模的。家電行業是這樣,過去的商業模式是這樣,投資方式也是這樣,大家賺錢了買土地,到國內建基地,生產線,所有的各品類的家電產品產能非常巨大。但沒有把這些賺到的錢投入到技術研發上和產品獨特性上。

今天我們再來看,做家電始終要建立這種創新能力。我不認為傳統企業面臨困境,僅僅是因為你固守過去的思維。

今天我們講互聯網怎麽樣,其實互聯網就是基礎設施。我們這些基礎等等所有的東西,要產業升級。我們怎麽去升級,提高勞動力生產水平。美的這幾年盈利水平在不斷的發展,我們盈利水平一直往上走就是因為我們勞動生產力提高。所以一個國家和地區,你要去競爭,必須要在技術創新和勞動生產力水平上提高。當然提高這三個方面,我們可以借一些“互聯網+”的思路。沒有互聯網,這三個方面也是要去改進和提升的,跟“互聯網+”沒有關系。

“互聯網+”可以給我們一些更多的工具和方法,一些更多的基礎設施去提高。基於這樣一個思維,我認為傳統制造業大有可為,關鍵是你敢不敢擁抱。

面對“互聯網+”我們怎麽辦。不管是什麽,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產品服務這是亙古不變的,這是我們技術業的核心。所以我們聚焦產品和用戶,用“互聯網+”的思維一手抓轉型,一手抓創新。我們以前的盈利是靠規模做大,盲目擴張規模,買土地建廠房。現在你的新的盈利模式是什麽,在未來的三年這個成長方式要找到。

包括用“互聯網+”的思維改造產品端,所有的端都要改。比如說家電產品,一臺冰箱到消費者家里,正常的物理形態轉移六到七次,這顯然是很低效的。這樣一些問題我們都會去進行改造,用互聯網+的思想去改造。

但根本還是提供新的產品和服務。我們今年上半年公司凈利潤是90億,沒有投資一平米的廠房,顯然要投入到產品創新和勞動生產力提高上去,這樣我們就有競爭力了。

最後總結,第一我認為傳統企業的困境與“互聯網+”沒有關系;第二個傳統企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和勞動生產力的提高,建立新的成本優勢,很多隱性的環節破壞等等;第三點我們怎麽樣去應對,“互聯網+”,既要抓轉型,又要抓創新;第四個是未來的空間非常巨大,我們要緊緊抓住這個的時代機會。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田牧,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8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