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理財概念的思辯(二) 止凡

來源: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5/07/blog-post_23.html

昨天文章講述有關止凡與一名blog友的留言,引來不少討論,亦為我帶來不少進一步反思的機會。本來也有考慮是否隨它而去,不把那些留言謾罵再整理發文,但事實看來這個發文的決定沒有錯,因為的確引來不少高質素的留言交流。

今天繼續當時有所分歧的第二個點子。事源是有另一位blog友分享一位同事的財務故事,指那位同事今天手持二十多間物業收租,亦表示打工有時不一定為錢的。看到這分享,那位blog友就留言:「定理一:不用聽一個仍在打工的人的任何關於教你賺錢的說話」。

感覺上,這又一次不太合乎經常在這裡所分享討論的理念,於是,當時我回應了一句:「有時打工仔的理念都可以很可取的」。及後,這位blog友一輪理論, 表示不相信有這樣的人,手持廿多間物業應該早就自己開公司做老板。亦認為成功發財的人不可能繼續打工,除非他不收人工,否則老板一定會給壓力,如他一個月收租20萬,正常不會為了十萬以下人工去打工受氣。

我曾經解釋過打工仔也可以在工作上找到滿足感,更舉了無線電視一個講述醫生專業的節目,表示那種救人的使命感,就算達到了財務自由,亦很想繼續去做。而那位blog友則繼續留言,否定這可能,又舉例有錢如李嘉誠,為何不自己開醫院,買儀器,做無國界醫生,為何還打工?總之,在那位blog友的概念中,今天還在打工的都是未達財務自由的。

後來我放棄了解釋及爭辯,留言寫了幾句,大意是「就隨你所想吧」、「不想再爭辯太多」,卻換來「思想混亂」、「自相矛盾」的痛罵。那篇留言還在,大家可以看看過程,鍛鍊一下思維。今天主要是想再重申立場,讓blog友討論一下,到底財務自由之後是否一定不會打工?

相信這條問題,在這裡有很多已經財務自由的blog友可以立即回答。首先,財務自由並不等於發達,那位blog友一下子就提到發達的層面,更是談及以億元作單位的富豪。其實,財務自由不是指定必要身家以億元計的,今天給我一二千萬,我已經足夠達至財務自由了。

財務自由之後,代表在財務上沒有限制,代表個人選擇更不受財務左右,但這不代表這是終點而停止繼續賺錢,也不代表立即要當老板而不可以打工。財務自由、發達、打工,這幾個詞彙未必有必然關係,而且於每個人心中的演繹也不同,結果也不會一樣。

加上,打工不一定就等於受氣,老闆一定要給予員工壓力嗎?或者員工一定視壓力為負面東西嗎?這又取決於你如何看待事情。老闆有時受的壓力也不少,我也見過「老練」的員工被老闆痛罵完,出來笑笑口話:「做員工慣啦,你估做老闆的壓力少呀?總之我做完我的事,夠鐘放工走人」,還有更多的崗位如政府工或近似政府工等,都讓我深深明白打工仔都可以很爽的。

再者,有很多工作崗位是無論你多有錢都未必能做到的,當時我所舉的醫生例子其實是其中之一,自己開的醫院始終不同於公立醫院。還有,法官、議員官員、基建工程,還有太多,若有興趣在這些崗位上建設香港,就算有錢如李嘉誠也不能做到。當然多數人工作都是為錢,但真心想過參與其中的大概會明白這意思。

做生意賺錢所得到的滿足感是否一定最大呢?這要好好想一下。富爸爸作者Robert曾經問過一個問題:「如果不收錢你還會做今天的工作嗎?」而我曾經修改過為:「如果今天已經達到財務自由,你還會繼續你今天的工作嗎?」這是一個讓你清楚自己是否喜歡現有工作上人和事的一個考量,未有遇過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很難明白為何會有人的答案是繼續打工的。

我曾經提醒blog友不要「窮得只剩下錢」,意指除了金錢之外,人生還有很多東西有意義的,雖然我在這裡主要分享財務知識,但大家都可能不覺得這裡只有「銅臭味」,這裡的blog友都十分著重財務知識,同時都不缺乏氣質與文化。眼中只有錢的,凡事都以錢去衡量這世界的一事一物,絕對有這種人,但並不是這裡的思維。

面對blog友的指罵,「思想混亂」、「自相矛盾」、「虛偽」,我都是平常心,世上什麼人都有,從來這些價值觀都人人不同,亦沒有對與錯。只覺「路不同不相為盟」、「話不投機半句多」,同枱食飯各自修行,不同思維的也不用罵人,好像現實中的我,遇到這類情況,微笑走開就是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5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