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過去一年對美元跌幅超過一成五的歐元,近期終於出現強勢反彈,而市場投資人都想問:「一度與美元接近平價的歐元,眼前走勢究竟是短線反彈,還是長線空頭的終結?」 這波歐元轉強與歐洲央行態度似乎有關。歐洲央行(ECB)在六月三日決議維持基準利率不變,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表達對歐元區經濟復甦看法正面,沒有必要加碼量化寬鬆,但強調不考慮提早結束。 德拉吉的說法嚴格來說算是持平,因為他先前早承諾直到二○一六年九月前,歐洲央行不會考慮半途停止每月六百億歐元的購債計畫。既然貨幣政策不變,那麼歐元為何仍出現快速上漲? 紐約資產管理公司米勒泰百克(Miller Tabak)首席經濟策略師卡瑞達克斯(Anthony Karydakis)表示:「因為歐元區數據轉趨樂觀,市場開始預期歐洲央行可能會提前縮減購債規模,使得公債殖利率飆高,才導致歐元攀升。」 歐洲基本面究竟改善了多少? 根據歐洲統計局統計,歐元區四月失業率下降至一一.一%,創二○一二年三月以來低點,四月失業人數減少十三萬人,也創去年底十二月以來最大降幅。 在物價方面,歐元區物價終於擺脫停滯和下跌的頹勢,在食品價格的帶動下恢復上漲,歐元區五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三%,高於市場預估值○. 二%,是過去半年來首度攀升,去除掉能源和食物的核心物價年增率更創下九個月新高。四月歐元區月零售銷售,年增二.二%,也創去年一月以來最大升幅。 同時,歐洲央行經濟學家,日前已將全年度歐元區通膨率預測,由原估零成長,上修至成長○.三%,並上調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為一.五%。 一項項利多接踵而來,瑞士投資公司REYL & CIE資產服務部門主管薩法瑞(Francois Savary)分析:「去年底和今年第一季大家都在說通縮、通縮、通縮,如今方向已轉為通膨,這是債市感到恐懼的主因。」因此如德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就從 接近零利率,兩個月內竟然一度最高攀升到近一%,創九個月新高。 隱憂一:希臘遲不還債,恐脫離歐元區 既然情況好轉,為何德拉吉不考慮歐洲QE退場?畢竟,執行量化寬鬆在歐元區是一項有重大意見分歧的議題,還多次面臨德國強烈反對。 對此,德拉吉在決策會議後記者會上表示,歐洲央行對通貨膨脹數據上升,並不意外,因為包括近半年來歐元下跌,油價跌勢停止,都是推升通膨上升的原因,眼前數據好轉,只是反映已有的政策措施,重點是要確保經濟的確穩健復甦,否則都只是曇花一現。 就現實面來看,德拉吉的擔憂有其道理,因為橫在歐元區眼前的最大隱憂,就是希臘違約是否拖累歐元區復甦。根據英國《衛報》報導,受債務危機困擾已達五年的 希臘,六月底合計共須支付給國際貨幣基金(IMF)十六億歐元債款,而國際債權人要求希臘必須進一步緊縮及改革,才會提供新的七十二億歐元幫助。 但沒想到,希臘總理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竟然在六月四日出狠招,直接要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同意將原本六月五日到期的三億歐元欠款和其他三筆債務共十六億歐元,合併一起延後到 六月底支付,凸顯出希臘的財政狀況比預期還糟。希臘也是首個提出此要求的已開發國家,在此之前,只有非洲的尚比亞在一九八○年代幹過此事。 希臘這招延遲月底付款,被外界解讀更像是緩兵之計,表示希臘根本不會接受財政緊縮的建議。 這也意味著歐洲央行,將也不會同意繼續紓困希臘,希臘面臨違約甚至脫離歐元區的結局就難以避免,屆時歐洲央行不僅不能減縮量化寬鬆,恐怕還得擴大規模,才 能避免違約骨牌效應衝擊其他國家,如義大利、西班牙等,一旦啟動擴大歐洲QE這些措施,歐元恐怕要再面臨另一波跌勢。 隱憂二:美元聯準會升息,勢必壓低歐元 除了希臘因素外,壓低歐元匯率的理由還包括美國升息。 美國五月非農就業人口,經季節因素調整後增加二十八萬人,增幅是去年十二月以來最大,同時,美國五月製造業訂單增速,是五個月來最快,汽車銷售攀上二○○ 五年以來最高水準,而四月新屋開工數換算成年率後,也創二○○七年十一月以來最多,這些訊息都讓市場預期,今年秋天美國聯準會很可能升息。 屆時,大西洋兩岸利差擴大,美元很可能轉強,歐元匯價恐怕會再度挑戰一歐元兌一.○四美元的低點。 不少國際知名投資銀行,仍然大舉看壞未來歐元,像是高盛與德意志銀行,就分別預估歐元今年底將跌至○.九五美元,二○一六年更下看○.八五美元。 因此,對於歐元走勢來看,一旦希臘能順利償債,短線上勢必有一波慶祝行情。 若希臘債務持續歹戲拖棚,在未來幾個月內,德拉吉勢必祭出更多口水戰,也就是仿照美國聯準會官員擅長以言論來影響市場預期心理,試圖壓抑歐債殖利率,畢竟對於此時的歐洲來說,低匯率和低利率,才是確保經濟走在正確路上的兩大法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