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輪在山東日照港礦石碼頭卸載進口鐵礦石。 (新華社 張磊/圖)
5月8日,海關總署公布了4月我國進出口情況。
4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1.96萬億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0.9%。其中,出口1.08萬億元,下降6.2%,降幅較3月份收窄8.4個百分點;進口8739億元,下降16.1%;貿易順差2102.1億元,擴大85.2%。
值得註意的是,4月出口降幅較上月大幅收窄,出口形勢有所好轉,但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繼續下滑讓人擔憂。據海關統計,4月份,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35.9,較3月下滑2.3,連續2個月下滑,表明今年二季度我國出口好轉勢頭並不穩固。
今年1-4月,我國進出口總值7.5萬億元人民幣1,下降7.3%。其中,出口4.23萬億元,增長1.8%;進口3.27萬億元,下降17%;貿易順差9653.7億元,擴大3.4倍。
對此,據海關總署負責人介紹,前4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首先,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提升,出口增長。其次,對美國、東盟出口增長,對歐盟、日本出口下降。
此外,內地與香港貿易總值為5663.6億元,下降10.4%,占內地外貿總值的7.6%。其中,對港出口5499.8億元,下降9.8%;自港進口163.8億元,下降26.7%;對港貿易順差5336億元,收窄9.2%。
這與此前幾位專家的預期值預測結果基本不太一致。經濟學家們預計,中國4月貿易順差將顯著較3月份擴大,出口同比增速將大幅放緩,而進口增速或仍為負值。
據華爾街見聞分析稱,中國4月進出口雙雙下滑,且大幅不及預期,凸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若按美元計價,中國四月出口同比下滑6.4%,上次在4月份下降是2009年,當時降幅為23%。進口下滑16.2%,為2009年來同期最差表現,且為連續第四個月以兩位數速度下滑。
對此,招商證券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表示,4月出口再次低於市場預期,可能與前期人民幣有效匯率走強,及海關嚴查虛假貿易有關。出口延續了3月的弱勢,表明春節因素並非影響3月數據的主因。4月進口同樣不及預期,表明內需仍然疲弱,實體經濟亟待宏觀政策支持。
此外,第117屆廣交會累計出口成交1720.96億元人民幣,比2014年同期下降9.64%。歷來被視為中國外貿“晴雨表”和“風向標”的廣交會出口成交額出現七連降,加深了市場對中國未來六個月出口形勢的擔憂。
5月5日,商務部在發布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5年春季)》中表示,2015年,中國經濟開局平穩,但仍面臨下行壓力。外貿特別是出口具備增長的基礎條件,但形勢的嚴峻性、複雜性沒有根本改變,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挑戰和壓力還在增大。
未來一段時期,中國外貿發展面臨外部需求不振、傳統競爭力有所弱化、外部限制措施增多等諸多挑戰,加上國際市場份額已處於較高水平、進一步提高份額難度增大,中國外貿可能保持中低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