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任匯川解“互聯網+平安”戰略:平安的幾十億希望燒出什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4/4606419.html

任匯川解“互聯網+平安”戰略:平安的幾十億希望燒出什麽?

一財網 陳戈 2015-04-15 15:43:00

任匯川認為,目前平安的估價是被低估的,平安正力圖抓住這個轉型的時代。

一直以來,中國平安(601318.SH)都非常善於講“故事”,尤其是“大故事”,而且“大故事”和“大故事”之間留的縫隙並不多,“綜合金融”和“互聯網金融”就是這樣兩個“大故事”。

在數周前,中國平安公布了其2014年的業績,經營情況一如既往地比較良好。在總經理任匯川接受采訪中戲稱為“上市十年里最厚的一份年報”里,平安首次公布了其集團旗下部分互聯網業務子公司的經營數據,這其中包括了:截至2014年底,平安互聯網用戶規模達1.37億,年活躍用戶6925萬;陸金所、萬里通、平安付、平安好房、平安好車、平安金融科技等公司用戶總量達9141萬,其中持有傳統金融產品用戶數達3815萬,占比41.7%;年活躍用戶達2767萬。

相信幾乎所有的人都會認為,這些互聯網子公司的快速發展並非全都得益於自身發展,集團層面的強大支持成為了這些互聯網子公司最大的動力來源。在采訪中,任匯川並沒有給出“每年對集團下的各互聯網子公司的投入規模”,只是給了一個比較模糊的數字概念,其稱“基本上控制在一個相當於年度利潤總和的個位數的比例”。那麽若按平安在2014年近400億集團利潤規模,且以5%的中位數來估算,平安去年在各互聯網子公司的投入達到了20億。

“對於互聯網業務投入的增加,並不意味著對整個集團核心業務投入的減少。因為無論是銀行、保險,還是證券、信托各家子公司的發展都需要有足夠的資本,並且對於資本的安排也需要具備足夠的前瞻性,不會因為只顧短期利益而減少投入。”任匯川表示,以平安集團目前擁有的4萬多億總資產規模,近四百億年利潤來講,是可以承受對於互聯網業務這樣的投入成本的。

對於集團“是否會繼續加大在互聯網領域的投入”這一問題,任匯川解釋稱,應當還是會維持一個比較均衡的比例,“上下浮動的比例會根據業務形態是否需要加大投入來決定,對於一些屬於推廣期的項目,在需要的時候會做階段性的投入,但總的來講,最重要的是對於各業務模塊的動態管理。”他稱,總的來說,對於這部分業務的投入規模調整會比傳統業務來得更加靈活一些,“還有一點就是,傳統的金融公司更多地會考核一些比較傳統的財務指標,例如ROE、增加值、當期利潤等指標,但互聯網公司的平臺價值更多地是從公司估值角度去看的,從而給它們制定KPI,公司估值常見的指標就是客戶數量以及用戶活躍度,同時還會再增加一些其他的指標。所以,我們不是單一地看價值,還要看這些客戶能不能變成金融業務的客戶,以及能不能在垂直領域里面做到最好,同時市場占有率也是很重要的指標。”

在去年8月份,當時任匯川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市場在對於平安股價的估值未考慮其在金融互聯網的進度”,時隔半年之後,任匯川依舊認為“目前平安的估價是被低估的。”他認為,平安力圖抓住這個轉型的時代,“現在從國家層面提出了‘互聯網+’的戰略,其實平安已經提前啟動了布局,公司管理層和董事會也把這作為戰略決策。不過,考慮到市場的接受程度可能會落後於管理層,最終對於投資價值的確認需要一個認知過程。可能大家還是喜歡用比較傳統評估方式來評估平安。”

編輯:孫汝祥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5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