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滴滴、快的合並:從水火不容到情人節閃婚,到底為何?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427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2-16 11:24 編輯

滴滴、快的合並:從水火不容到情人節閃婚,到底為何?
作者:雷建平等

導讀:兩家公司在合並後,人員架構保持不變,業務繼續平行發展,並將保留各自的品牌和業務獨立性。

一年一度的西方情人節來臨之際,打車軟件市場最大變局發生。滴滴打車與快的打車當天聯合發布聲明,宣布兩家實現戰略合並。雙方確定,在春節後的適當時間,召開新聞發布會。

新公司將實施Co-CEO制度,滴滴打車CEO程維及快的打車CEO呂傳偉同時擔任聯合CEO。兩家公司在人員架構上保持不變,業務繼續平行發展,並將保留各自的品牌和業務獨立性。

滴滴打車CEO程維展望了新公司的願景。他表示,中國移動出行的快速發展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節約能源,節約地面交通資源,並從根本上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困境。更重要的是,通過移動出行平臺,人們開始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系,並在最廣泛的意義上,實現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

快的打車CEO呂傳偉表示,雙方合並後,將集中兩家公司的優勢技術、產品人才,不斷推出更為完美的出行服務產品,進一步加速市場拓展速度,產生更多的攜同效應,提升整體競爭力,更積極有效地推動整個移動出行行業的發展。

據透露,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在經過長期的價格大戰後,雙方公司管理層經過反複溝通與交流,最終達成共識,決定兩家公司進行戰略合並。

雙方未透露持股比例和新公司估值。據華爾街日報此前報道,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合並後估值或將達到60億美元。

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都誕生於2012年,自成立之日開始,兩者在市場中布局的步調就極為相似,競爭也格外激烈。資料顯示,滴滴打車獲4輪投資,公布的總金額超8億美元。快的打車公布的融資金額與滴滴打車相似。隨著大量資本的支持,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的圍繞市場份額爭奪的“燒錢大戰”也愈演愈烈。

騰訊和阿里兩家巨頭分別入股後,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也成為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獲取移動互聯網用戶的橋頭堡。2014年1月滴滴打車宣布與微信合作,支持微信支付功能,與此同時微信中也添加了滴滴打車的入口;快的打車則在2013年8接入了支付寶,二者在移動支付方面的角力開始凸顯。

業務方面,隨著打車軟件市場已經趨於飽和,市場格局已經穩定,有著更大增量的專車成為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的新戰場。滴滴打車在2014年8月在北京啟動專車業務“滴滴專車”,快的打車則於同年7月宣布推出專車業務“一號專車”。就在今年年初,二者一前一後宣布了進軍企業版服務,比拼開始蔓延到商務用車市場。

雙方解釋合並原因時指出, “專車領域面臨著各種新的變化及更多新的力量,在包括代駕、拼車、公交、地鐵等更廣泛的移動出行領域,雙方均面臨著各種挑戰與風險。作為行業的先行者,更需聚集移動互聯網精英人才,獨立地順應市場與用戶需求來發展。”

滴滴快的合並後,將成為中國移動出行領域單一最大企業。目前該市場的競爭者還包括易到用車和已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打車巨頭Uber等,不久前國內租車領域最大企業神州租車亦宣布進入專車服務市場。

雙方目前尚未宣布進一步的整合計劃,但預計將花較長時間分階段進行。



對滴滴、快的合並案的核心七問

滴滴打車與快的打車聯合發布聲明,宣布兩家實現戰略合並。作為打車軟件史上最重磅級的一起合並,交易背後的細節非常值得關註,有媒體根據已經公開的信息進行了梳理。

1,合並是由誰推動的?

滴滴CEO程維今日發出的內部郵件顯示,1月21日,其與滴滴總裁柳青鄧冉在深圳啟動了一個秘密項目:情人節計劃,並希望在情人節前完成該計劃,“22天後,我們做到了。”

滴滴總裁柳青今天也對媒體表示,雙方從1月22日開始正式接觸,至上周末前達成,並迅速完成股東各方面簽字。柳青還特意強調:“這次合並是兩家公司管理團隊主導,不像外界所說的源於投資方博弈。”
2,合並的原因是什麽?

快的CEO呂傳偉在內部郵件中表示,在城市移動出行領域的發展前景上,兩家公司已經建立了共同的願景,這是決定戰略合並的最大原因,其它原因還有惡性的大規模持續燒錢的競爭不可持續;合並是雙方的所有投資人共同的強烈期望。

除了財務因素外,合並後可以避免更大的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新公司可以馬上加速開展很多新的業務。
3,公司高管如何任命?

新公司將實施Co-CEO制度,滴滴打車CEO程維及快的打車CEO呂傳偉同時擔任聯合CEO。此外,柳青還將擔任新公司總裁。

柳青提到,之所以實施Co-CEO制度,是為了保持公司運營的穩定。
4,兩家公司怎麽整合?

官方聲明稱,兩家公司的業務繼續平行發展,並將保留各自的品牌和業務獨立性。此外,快的內部郵件稱,兩家公司“合並後可以避免更大的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新公司可以馬上加速開展很多新的業務。”

柳青則表示,過渡期可能會有6個月,但未來兩家公司肯定是一個團隊。出行業務非常多元化,今年兩家公司都要在移動出行領域推出新業務,需要大量的人力,所以前端、後臺、數據都會逐漸整合在一起。

柳青還提到,為了更好地實現整合,雙方成立了整合辦公室,辦公室成員是雙方公司的核心高管。

5,兩家公司合並後估值多少?

在滴滴快的宣布合並的前一天,《華爾街日報》稱新公司的估值將達到60億美元。此前有媒體報道顯示,滴滴最新估值約35億美元,快的最新估值達到了20億美元,但柳青在采訪中表示,上一輪融資額對這次交易的估值,沒有太直接關系。

程維在內部郵件中表示,此次合並創造了三個紀錄,其中之一是最快創造了一家中國前十的互聯網公司。從目前中國的互聯網產業格局來看,如果想躋身前十,
60億美元的市值或估值確實是一道門檻。因此,《華爾街日報》給出的60億美元的數字可信度較高。

6,兩家公司合並是否涉嫌壟斷?

兩家合並的消息正式公布後,外界一直關心新公司是否涉嫌壟斷的問題。

快的資深副總裁陶然今天在社交媒體中表示,城市出行這個市場非常大,不光是出租車、專車,還有代駕、公交、地鐵等,兩家公司在出行市場中只占到非常小的比例,所以不存在所謂的壟斷。

7,合並後補貼會不會停止?

柳青在接受央視財經記者王允彤和姜美羊的采訪時表示:滴滴和快的合並後,新公司在出行領域會更加多元化,除了現有的出租車和專車,還將在公交、拼車、代駕等領域有新的業務推出。老客戶未來可能將效仿航空公司,實行會員制,用積分享受更好的服務,針對新客戶,可能還會沿用過去的補貼政策,繼續培養客戶認知度和使用習慣目前仍非常重要。

下列組圖為滴滴與快的的合作方案:










來源:騰訊科技,艾瑞網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5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