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債券及股票的投資工具 止凡
來源: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5/02/blog-post_5.html
多月前止凡收到blog友的一個問題(如今累積要「找數」的文章數目看來越來越多了),話題有關一對孖公仔的投資,即債券與股票。blog友話曾經有坊間投資導師簡單地定義了債券及股票的投資操作,認為債券是拿來賺息,股票應該拿來賺價差,真的是這樣子的嗎?
羅渣留言:
近來去上坊間的投資堂,導師提及若他要收息的話會用債券或債券基金,股票則是用來賺價。而且債券或債券基金可以用來向銀行做抵押品,
再借以後倍大收取的利息。但因為債券或債券基金價格也會波動(雖然比股票細),我也有同樣疑問,債券(或債券基金)和股票兩大類工具應如何使用?真的很想向止凡先生求教。止凡先生,先向你說聲謝謝。
止凡回應:
你的導師所提的觀點我並不完全認同,這裡也有不少blog友拿股票來賺息,不知多自在,把債券及股票簡單地定性為賺息及賺差價的投資,好像有點而那個吧。
討論如何使用債券及股票的投資工具是更深一層的考慮,讓我有時間也可以分享小弟愚見。
後記:
從以上的回應,大家可以估計到我是不認同該投資導師的概念,即債券是拿來賺息,而股票應該拿來賺價差。我應該從來都沒有投資過債券,對債券的操作亦沒有深入研究,所以較為偏面,但不投資債券還是有原因的。
首先,當然是「不熟不吃」,不認識的不投資,整個工具都沒有深入研究了解過,又怎能把血汗錢投進去呢?其次是多年前曾經看過Jeremy J.Siegel的著作《Stocks for the
long run》,當中分析了過去200年不同投資工具的回報,債券不是最好的。還有一個要點,在我投資最活躍之年期,都不是高息年代。
我認為投資債券與否(垃圾債博價格升值的另計),與當時息率有莫大關係。股票跟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有很大關係,公司表現很好,這應該選擇投資公司的股票,當然,穩當的公司,其債券也有投資價值。但要留意,在息率高的環境,做一般生意的公司會遇到融資較困難,生意成本又會增加,盈利能力在高息環境都受影響。由於公司盈利受影響,可能派息不那麼闊綽,影響股票價值,其價格亦相應其股息率而下降也說不定,尤其在超高息環境,不是股票投資的好時期。
相反,債券在超高息環境則十分吃香,試想想,如果回到80年代,銀行存款利率都有15厘,債券回報能只得1厘2厘嗎?不可能吧。記得林森池大師也說過,在當年全副身家訓身買入債券,因為什麼也不用做,已經穩收20厘上下的回報,而債券的回報不像股息般會隨公司表現而浮動變化,只要債券發出機構沒有破產,所買入時的債息回報就定了。
所以,在我心目中一個簡單的概念是,息率高年代,做生意困難,最適合做債主,借錢給人家做生意,所以這時較適合買債券。而息率低年代則較容易做生意,所以應該買股票。由於在我最積極的投資年代都未有經歷過高息年代,息率更超低到一個地步,計算過更應該問人家借錢來做生意,即舉債買股。當然寫到借貸相關概念,又要提醒一下大家,看看無妨,要實行還是先增進財商。
當然,以上的是有關買債券及股票的時機,而到真正買債券及股票時,還要分析很多東西。例如投資股票需要檢視公司的盈利能力。而投資其債券,最重要是財務的穩健性,因為投資者所關心的只是公司履行還款責任的能力,反而公司賺多賺少也沒有直接關係。
這篇只點出一些小弟愚見,相信這裡有不少高手可以作出指點,各位有意見不妨分享,讓我也可更深入認識債券投資這個我沒有接觸過的領域。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