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紅包“三國殺”,微信不再獨享社交紅利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204/149085.html

黑馬說:相比去年微信紅包的單打獨鬥,今年的“紅包派發團”可謂三國鼎立。阿里支付寶紅包、新浪微博紅包將與騰訊微信紅包上演“三國殺”的劇目。出人意料的是,阿里和騰訊還未正面廝殺,新浪卻不甘落後,首先點燃了羊年紅包戰場的硝煙。

目前,新浪微博“讓紅包飛”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據官方消息,“讓紅包飛”上線8小時,就已經派發出549萬個紅包。有消息稱,這僅僅是羊年紅包大戰的序曲,重頭戲還在後頭。待到羊年春晚,紅包“三國殺”才會正式打響。


現如今,互聯網紅包廝殺大戰愈演愈烈。究竟為何?隱匿在其瘋狂背後的又是什麽呢?
 
\文/於斌  江蘇網絡電視臺財經評論員
編輯/i黑馬

紅包大戰,搶的不是“紅包”,搶的是“社交紅利”


2014年春節,微信紅包風靡朋友圈,可謂一炮而紅。對於微信紅包的這場戰績,馬雲稱之為“偷襲珍珠港”,足以顯示馬雲對微信紅包的高度警惕。並不是因為阿里和騰訊天生有仇,而是微信紅包已經觸碰到阿里的生態體系。

眾所周知,阿里是中國電商的老大,其支付寶在第三方支付的市場份額是最高的,騰訊無法與之抗衡。可是,隨著微信紅包的躥紅,現有局勢正在悄然改變。自去年開始,騰訊轉變策略,開始走衛星國的路線,利用自己的社交和流量資源來換取股份,陸續將京東、大眾點評、58同城、滴滴打車等眾多商家納入自己的生態體系中。在這點上,微信紅包功不可沒。確切地說,微信借助紅包在朋友圈中傳播,拉動了支付的開通率,有效彌補了騰訊電商這一短板,也讓騰訊搶先獲得了這份社交紅利。

沒有支付寶,就沒有今天的阿里巴巴。然而,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支付寶也有其弱點。在支付寶通訊錄中,人與人之間是交易關系,而不是好友關系。很顯然,阿里的社交屬性太弱。這也正是馬雲對微信紅包萌生危機的關鍵所在。一旦騰訊持續獨占社交紅利,阿里電商老大的地位就會岌岌可危。

1月26日,支付寶錢包新增了紅包功能,設置了個人紅包、接龍紅包、群紅包、面對面紅包等4種形式。這不僅是阿里的自衛和自保,更是阿里爭奪“社交紅利”的重要信號。

 
\紅包大戰,搶的不是“紅包”,搶的是“用戶數量”

無論是微信紅包、QQ紅包,或是新浪微博紅包,還是支付寶紅包,都具備一個共同屬性----移動支付。因此,紅包大戰除了爭奪“社交紅利”外,還強勢帶動了“移動支付”。而“移動支付”的使用者則是數億手機用戶,所以紅包大戰歸根結底還是騰訊、阿里、新浪三家在爭搶“用戶數量”。

由新浪微博“讓紅包飛”活動形式來看,羊年春節紅包派發活動將會更有新意。其顯著標誌就是,眾多商家品牌也加入紅包派發隊伍。比如,你想購買某品牌的一款產品,恰好你在“讓紅包飛”活動中搶到這家企業送出的紅包,這樣就很容易購買形成消費。換句話說,紅包大戰已經成為商家發展新用戶的重要手段。

在微信和支付寶紅包大戰中,爭搶“用戶數量”的意圖更加明顯。相比阿里,騰訊社交強,支付弱;相比騰訊,阿里支付強,社交弱。如何彌補各自缺陷,紅包成為最佳載體。春節紅包就好比催化劑,催化了人與商品和服務的連接,打通了本地生活服務的商業循環。

紅包大戰,搶的不是“紅包”,搶的是“營銷機遇”

阿里、騰訊、新浪作為當前國內互聯網公司的代表,他們所發起的紅包大戰,最終無論勝負如何,都將加快中國電子紅包普及的速度。這不僅方便了用戶,而且也為眾多企業創造了營銷機遇。

隨著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移動用戶數量不斷增加,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目前,無論是聊天、交友、購物、娛樂,還是通訊,人們已經越來越依賴於手機進行。很明顯,大眾生活方式已經深深打上了電子化的烙印。鑒於去年春節微信電子紅包的火熱,人們已經並樂意接受傳統紅包電子化的趨勢。今年紅包“三國殺”必將加速全民電子紅包時代的到來。

無論是朋友圈,還是支付寶,或是微博,電子紅包儼然成為社交圈中的一種常態。隨著使用群體和關註群體的增加,電子紅包也因此具備了極大的營銷價值。今年,微信紅包發力羊年春晚,實際上就是一次品牌推廣的最新嘗試。微信紅包借助春晚這個平臺,不僅可以調動用戶的消費積極性,還可以讓整個微信紅包活動深入人心。

與其說這是一場紅包大戰,還不如說這是一場集傳統節日、電子紅包、企業商家、移動支付於一體的大型整合營銷戰。在這場戰役中,阿里、騰訊、新浪是以電子紅包為手段整合資源,充分利用春晚這一有利時機,為自身平臺、商家及用戶謀取更多的福利。

從微信的角度講,肯定不願失去獨占社交紅利的特權。但是,從社會進步發展來講,紅包“三國殺”是大勢所趨。在互聯網企業身陷紅包大戰的表象下,其關鍵意義在於推動移動支付的真正價值----從移動互聯網跨入物聯網時代。實現這步跨越,僅靠微信一己之力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多家平臺共同參與,競爭整合,方能使個人生活、無線通信、金融服務無縫融合,完美無缺。

本文作者:於斌,央廣國際連線嘉賓,江蘇電視臺財經評論嘉賓,反錘聯盟發起人,微博號@互聯網分析師於斌,微信個人號117821818,公眾號jrxwzx、qiaozhong1206,歡迎交流互動。

本文不代表本刊觀點與立場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6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