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再次迎來減持潮。
繼社保基金減持工行之後,卡塔爾投資局也於1月底減持農行股份,同時彭博曝出恒生銀行正在考慮出售興業銀行股權。
周一,香港交易所最新披露的資料顯示,工商銀行主要股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1月27日在場內減持4570.2萬股H股,套現約2.62億港元,成交均價5.74港元。減持後持股約86.64億股,持股比例9.98%。
周二,港交所資料顯示,卡塔爾投資局於1月29日減持2640萬股農業銀行H股股份,每股平均售價3.86港元,套現1.019億港元,持股量由15.03%降至14.95%。
彭博新聞社周二也引述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稱,恒生銀行正在考慮出售所持興業銀行約10.9%的股權,市值約48億美元。興業銀行第一大股東福建省財政廳應將接手部分股權,以鞏固其大股東地位。
股東接連拋售,銀行股似乎成了“燙手山芋”。目前,投資者對銀行板塊最主要的擔憂集中於資產質量風險,尤其是逐步攀升的壞賬率。
中國銀監會1月發表聲明稱,截止到12月31日,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上升至1.29%,第三季度數據為1.16%。單季度壞賬增加0.13個百分點,為2004年以來最快。包括政策銀行在內的整個銀行業金融系統壞賬率為1.64%。
普華永道近日也發布《2015年中國金融及銀行業展望》指出,截至2014年第三季末中國的商業銀行業不良貸款總額上升36%,達到7670 億人民幣,是四年來的高點。預計2015年不良貸款上升的趨勢將持續。
不過,盡管壞賬節節攀升,機構和分析師卻依然看好銀行股。申銀萬國在最新報告中繼續堅定看好銀行股,給出“超配”建議。申萬認為,銀行的資產質量風險已基本反映在股價中:
“目前銀行板塊目前對應 0.82 倍 2015 年 PB,遠低於 2008 年以來歷史平均 1.13 倍的 PB 水平。從 AH 溢價來看,港股平均折價 21%。銀行 PB 折價和超額撥備所隱含的 2015 年不良率為2.9%,而根據我們的情景假設,即便是最差的情景下,平均不良率也僅為 2.2%,因此市場的擔憂有些過度。”
申銀萬國進一步指出,由於經濟基本面疲弱,政府的寬松政策將會持續下去,銀行作為與流動性關系最密切的行業,有望取得相對收益。銀行板塊將會持續去年下半年以來的估值修複,尤其是中小銀行表現將優於大銀行。
瑞信在1月底的2015年中國銀行業展望中也給出了相同的觀點。瑞信認為,積極寬松的貨幣政策和對資產質量擔憂的減輕將會推動銀行業估值的進一步修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