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4投資總結#用「組合拳」追逐市場趨勢(我的年度投資報告) 心中無股HK

來源: http://xueqiu.com/8029098291/34618723

為了讓我的粉絲朋友們更好的分享我的年度研究成果,決定提前二天發布我的年度投資報告,文章有些長,需要耐心看完全文,期待大家的討論、批評與反饋(年度業績數據等31日收盤後再予修正)。
       一、2014年業績:
       一年的市場拚殺終於換來了一份自己比較滿意的成績單:截至12月31日收市(12月30日與31日2個交易日的業績數字已修正),2014年港股、A股、美股三個市場合計實現證券投資收益138%,即1.38倍,全面超額完成年初確定的所有收益目標,雖然今年這個回報率遠沒有超越2009年的水平,但就年度盈利絕對金額而言,已經創造了本人投資二級市場有史以來最高記錄,非常令人興奮。由於10月份滬港通後帳戶交叉投資的原因,已無法準確分清楚港股與A股二個市場對帳戶分別盈利貢獻,但大致可以確認:2014年投資回報率從高到低的順序是:港股大於A股,A股大於美股。而且均全面大幅超越包括香港恒生指數(年度漲幅1%,)、上證綜合指數(53%)與美股道諒斯指數(9%)在內的所有指數。
      至此,本人2009年初從一家大型民企集團CEO崗位離職轉行從事職業證券投資6年來的收益率為:
      2009年:276%(同期上證指數80%,恒生指數52%);
      2010年:32%(同期上證指數-14.3%,恒生指數5.3%);
      2011年:-6.5%(同期上證指數-21.6%,恒生指數-20%);
      2012年:31.5%(同期上證指數3.17%,恒生指數22.9%);
      2013年:130%(同期上證指數-6.8%,恒生指數2.88%);
      2014年:138%(同期上證指數53%,恒生指數1%);
      這個成績雖然與雪球上一些一年數倍的牛人相比有較大距離,但應該已經大大超越了絕大多數的基金經理。從事證券投資的應該都知道:在證券二級市場生存本來就很不容易,而長期靠二級市場養家糊口的我等職業投資者更不容易。對於眼前的這組業績數據,自己沒有任何理由感到不滿足。
       二、主要經驗:
       2014年及近幾年持續穩定的高收益主要得益於以下三個方面:
      1、通過“市場選擇"尋找財富機會。
      6年前,本人曾自創證券投資“5、3、2理論"(詳細內容可參閱2009年9月4日本人的新浪博客<我的核心投資理念》一文),這個理論的核心要點是:成功的證券投資,50%取決於市場選擇,30%取決於時機選擇,20%取決於個股選擇。在本人看來,投資大師巴菲特只解決了20%的選股問題,投機大師索邏斯只解決了30%選時(時機)問題。在互聯網技術支持下的全球化投資大背景下,最重要的其實不是選個股,也不是選時機,而是選對“市場”(也包括選對板塊),它的重要性至少占50%,選對市場才是全部投資的核心,才抓住了二級市場的主要矛盾。
       熟悉本人的朋友一定知道最近4、5年,我一直將投資的主戰場選擇在港股市場,為什麽?就是為了徹底回避A股這些年因經濟結構畸型導致的持續漫漫熊市,事實也充分證明了我的這個選擇比較成功。今年本人盈利的最大貢獻同樣要歸功於“市場選擇的正確。回顧本人今年投資的“市場選擇”脈絡是:今年前8個月基本上是港股互聯網與美股中概互聯網;8月份至10月份基本上是在港股做滬港通,重點是H股中與A股”差價“最大的個股;11月份後基本是全面出擊A股券商藍籌大牛市,港、美、A這三個市場與板塊的成功快速切換才成就了今年的業績。試想,今年如果不是根據市場的變化在這三個市場進行快速切換,則肯定是完敗。因為8月份後美股中概根據幾乎是一路熊到底;8月份至10月港股唯一有市場亮點的也就"滬港通“板塊;10月後A股成了全球最牛的超級市場,而港股則完全被市場邊緣化。可以說,今年這三個市場的幾個大的轉折時間點都被本人幸運的踩對了。所以,本人堅定認為,職業投資者要實現持續、穩定的投資回報,首先就應該努力成為全球化投資者,要從過去習慣於選"牛股&#  34;轉為習慣於選"牛市“,要通過在全球範圍內的”市場選擇”去發現並尋找財富機會,去規避市場系統性風險。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投資人靠“天“吃飯及投資收益"大小年問題。
       2、用組合模式應對市場趨勢變化。
      成功發掘幾只黑馬能保持一時的高收益,但持續穩定的高收益必須得依靠交易模式來保證。今年A股很多投資者之所以出現“滿倉踏空”,“將熊市賺的錢在牛市虧完了”這種奇怪的現象。在本人看來,這些投資者問題就出在交易模式的局限性。大家應該記得,幾個月前,雪球上圍繞交易風格(或稱交易模式)有過一次激烈爭論,即成長股的"GT周與藍籌股的“老股民”之爭,雙方吵得”頭破血流"。一些投資者買入低市盈率的銀行股長期持有,就自認為這就是巴菲特的價值投資;一些投資者只做創業板等小市值成長性個股,就認為自己的趨勢投資無敵天下;一些朋友長期追求股價嚴重低於公司價值的冷門標的,就認為林奇的這種“煙蒂股”投資模式才是最好的。在本人看來,這種想法完全是投資思想僵化的表現。交易模式沒有好壞之分,市場是不斷變化的,投資者不應該有事先設定好的固定不變的交易模式去被動應對市場趨勢的變化,只有適應市場趨勢的交易模式才是最好的模式,交易模式要隨著市場節奏變化而不斷改變。
      如何適應?我的經驗是:用“組合拳“應對市場的趨勢變化(詳情可參見本人一年前的<市場需要組合拳應對>一文)。即隨著市場趨勢的不斷變化,在多個模式之間及時交叉切換。因為市場不會永遠流行一個風格,一個板塊,一種趨勢。一定會出現“風水”輪流轉,當市場“風水”輪轉到自己熟悉的交易風格時,當然要全面出擊,以力求贏得最大盈利;當市場風水輪轉到別人的家門口時,你不應該消極等待,而是應該立馬拿出自己預備好的"組合拳跑到別人的家門口與市場去爭食。
      "春江水暖鴨先知”,作為一名職業投資者,我毫不誇張的說,本人是這一波A股牛市最早感知到的少數投資者之一。今年7月31日,我發表了<牛市真的來了,你準備好嗎?>博文,8月5日,我在自己的微信中首次感嘆:這是一波人生中屬於2~3次大機會級別的牛市,10月份,我預感到A股市場即將發生巨變,提出"牛市券商是唯一“觀點,強烈看好券商股行情,11月下旬,我發表《這是一輪超級牛市》博文,文中再次強調券商、保險、銀行與創投是這一波牛市的持續主流板塊,之後一個月,我幾乎像祥林嫂一樣,在網上多個場合不斷提示要鎖倉中信證券,中國人壽,拿住中州證券,看好銀河證券!現在這些股已大漲,雖然也有回調,接下來還會有反複,但我依然看好後市。其實,我的這些提示並非給別人看,主要是給自己看,目的是不斷提示自己,A股藍籌板塊的估值恢複性行情是歷史性的機會,萬萬不可慣性思維與思維僵化,必須鎖倉"組合拳”中的“藍籌模式“應對A股市場到底,唯有這樣,才能實現盈利最大化。有心的朋友其實應該知道,我在一年前的年度報告中已經提前預備了A股這一波藍籌股行情的“組合拳",包括中信證券、中國人壽、中國平安等都在一年前的年度報告中提前準備好的牛市資源。
     人其實怎麽樣並不關鍵,趨勢怎麽樣才最關鍵,人是沒辦法戰勝趨勢,只能去適應趨勢。讓我不可理解的是:在這一輪的A股大盤股超級牛市中,一些投資者竟然長時期無視藍籌股牛市存在,似乎是與券商、保險、銀行等板塊天生有仇,“寧可錯過,也不參與大盤股“,死抱著小盤成長股不放,為什麽?市場是變化的,我們沒有理由能用單一的模式能打遍天下無敵手啊!
       3、用波段操作努力實現盈利最大化。
      今年盈利前10只的個股分別是:中州證券、彩生活、酷派集團、北京城建A、中信證券A股、中航科工、太平洋A、粵運交通,這些個股中像酷派集團、中航科工等年度K線其實是沒多少漲幅,像酷派甚至是是年度大熊股,但這絲毫沒影響我在這些股票上的盈利,原因只有一個,我追求的是波段趨勢。
     其實多數時候,我們賺的只是一個大趨勢的錢。賺公司的錢靠譜,錢市場的錢同樣光榮;沒有價值的趨勢自然不能做,沒有趨勢的價值更不能做!基本面選股,技術面選時,再好的基本面,再"堅定”看好的個股,一旦趨勢走壞,就應該果斷遠離它.像酷派集團,現在1.3元的酷派與一季度2.6元的酷派基本面沒什麽變化,過去”嚴重低估“的買入理由現在變得更加充分,為什麽現在跌到1.3元我反而沒有興趣買它,原因就在於它的股價向下的這個”趨勢“沒有改變。
      一些朋友至今會時不時的問我心中無股,你現在還繼續看好熊貓電子,中航科工,彩生活嗎?我完全理解這些朋友的想法與心情,沒錯,這些個股我當初非常看好,說實在的,純就基本面而言,我現在依然看好,但大家都知道我早已出局.出局的原因不是因為基本面變了,而是股價走勢的這個"趨勢“發生了變化.作為普通投資者,我們無法預知市場未來的走勢,但是我們可以根據已經變化了的”走勢“軌跡去順應市場的變化脈絡.敬畏市場,向市場及時認錯並快速的糾錯是每個投資人必須擁有的基本素質與技能。對因跟隨我的操作獲利的朋友,我由衷的向你表示祝賀!而對哪些因跟隨我的操作至今被套的朋友,我除了向你說一聲“對不起!"外,我要再次謹慎的向你提示:本人的投資風格是典型的“快槍手”,你除了關註本人投資的個股外,其實更應該關註的是我的交易模式與對市場的敬畏態度.
       我始終以為,一個成熟的投資者應該是善變的,而不是固守某種理論做機械式的判斷。在我看來,這世界上,除了老婆不可以變,其它都有可能改變,應變能力缺乏的人,往往在任何場合都會處於被動,吃虧的概率會增大。
       三、失敗教訓
      1、沒能控制好市值大幅回撤。
      今年初,開局非常順利,由於成功的抓住了一波移動互聯網行情,不到3月個就快速盈利40%,短期的快速盈利助長了自己對這一板塊一些不切實際的過分樂觀預期,放松了對市場的應有警惕,結果在接下來華爾街一波互聯網個股的回調潮中慘遭打擊,到4月8日,不到20天,不僅之前的盈利全部被吞沒,反而因跌破自己設定的帳戶風控止損線出局而倒虧4%。期間,高陽科技、雲遊控股與DYNAMJAPANHLDGS三只個股的巨額虧損後來成了今年年度虧損最大三只個股。這一慘痛的教訓提示我:一是投資切忌盲目的自我樂觀強化;二是集中選擇單一板塊務必需謹慎;三是對於投資成長性題材個股,有沒有”風口“是關註的第一要務,一旦發現"風”沒了,必須無條件在第一時間出局。
      2、重複犯同樣的錯誤。
      繼去年在三江化工虧損之後,今年再次在該股上犯錯,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當仔細閱讀自己的交易記錄後發現,今年的買入理由及止損出局理由竟然與去年完全一致。去年自己已經發現交易過於頻繁是一個問題,可是今年相比去年,不僅沒有改變,反而更加頻繁,去年港股一共交易106只個股,今年是132只,去年A股交易67只,今年是83只,其中:單只個股交易最多的是今年盈利最大的中州證券,全年先後竟然交易了65筆。年初時,自己曾提示自己:超級長線持股看來不靠譜,超級短線(日內交易)一定更不靠譜。雖然目前的交易還稱不上超級短線,可是,如此頻繁的交易一定不是本人追求的模式。頻繁交易的背後的實質是自己對個股與交易時點的把握缺乏信心,試圖想通過“試錯”來實現跟上市場節奏。因此,修煉自己的業務素養,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才是最重要的努力方向。
     3、沖動型交易導致個股虧損。
     除了前面提到的三只虧損個股外,今年列入虧損前10只的個股還有:樂視網A、博亞互動、皇潮家私、上海電器、三江化工、網宿科技A、複星醫藥A等7只,這些個股虧損的原因雖然千差萬別,但相當部分是由於情緒導致的沖動性買入。本來,金山軟件3月下旬在30元附近成功逃頂後做得很漂亮,可是8月份後在完全不符合"右側交易“原則情況下,硬是憑自己的主觀情緒偏好,在金山軟件上三次盲目短線進出,試圖博短差,最終全部以虧損告終,如此業余的交易只能表明自己這樣一種莫明其妙的心里狀態:上一年在金山軟件上賺得太多,還回去一些又怎樣?,呵呵,如此心態,如此沒有定律的交易,不虧損才怪!這些年,盡管自己的年齡在不斷的增長,但易沖動,易受市場情緒波動這個缺點像魔鬼一樣一直跟隨自己到如今,非常痛苦。證券交易是最典型的符合邏輯後的一種理性行動,更需要知行合一。
      現在我才切身體會到:職業投資者要在二級市場長期生存,最大的敵人其實不是市場的不確定性,而恰恰是自己。對證券投資而言,“沖動一定是魔鬼!",因此,一定要切記:證券交易必須知行合一,必須要讓自己的研究和思考來決定行動,而不可以讓自己的信心和情緒來決定交易,憑信心與情緒進行交易如同”自殺"!
      四、2015年目標與操作策略:
       盈利目標:30%,力爭50%。
       關於2015年市場的基本判斷:
      首先,未來2、3年內,雖然中國的宏觀經濟仍然存在變數,但本人確信:之前預期炒底中國的”雷曼時刻“已經變得不再可能,中線謹慎看多中國經濟,堅定做多A股是唯一正確的方向。2015年市場重點機會在A股,必須把主要資金、倉位、自己研究的主要精力無條件放在A股;
       其次,2015年上證至少可看到3800點,不排除沖破4200點;
       再次,券商、保險、銀行與中字頭央企板塊的價值回歸行情遠沒有完結;國企改革、互聯網金融、“一路一帶"將是市場深度挖掘與反複炒作的熱點;經過這一輪調整後,新興產業中一些細分行業的高成長龍頭股將走出更大的超級牛市行情,就中長線而言,股市中真正的持續性大機會一定是成長股!
      關於2015年的具體策略:
      繼續堅定實施”保住本金、穩健盈利、不忘暴利”的策略。
      (一)保住本金:
       1、永遠不能忘記“保住本金是證券投資的第一要務”。移動互聯網信息快速傳播、股指期貨、融資融券、分級基金等多種工具這四個因素,是這一波A股超級市場的推手。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旦股指出現中級調整,這些杠桿也能快速起到助跌的作用。因此,在保持對後市謹慎樂觀的同時,必須隨時需要保持一種警惕。因為一不小心一個周線級別的調整就會讓你的本金輕易損失20%甚至更多.
       2、無條件回避已知基本面有一定缺陷的股票,禁入老千股、疑似老千股、權證、窩輪等高風險衍生產品。
       3、正常情況下,持倉個股不得低於5只,單一持倉個股市值占比最高不超過35%。
       4、確需融資買入股票時,融資額度最高不得高於3成。
       5、當持倉個股出現實質性基本面重大逆轉(利空)或遭遇黑天鵝時,應在第一時間先清倉出局或至少出局6成倉位。
       6、當市場確認熊市或出現系統性風險(如政變、社會危機、戰爭等)時,應盡可能早的先至少退出5成倉位。
       7、如確需買入基本面良好但無太多成交量的“煙蒂股”,倉位不得高於20%。
       8、考慮到資金量級擴大後的風險,決定在事隔三年後再次實施“提款機模式“,即應將年度的絕大多數盈利及時轉出,以規避市場的風險。
      當市值出現大幅回撤時,必須每天默念1~8條至少3遍。
      (二)穩健盈利
        9、繼續堅守“用組合拳應對市場”的操作策略,堅定的做市場的跟隨者,不可盲目的憑主觀去臆斷市場並據此買賣股票。
       10、要特別警惕自己在投資順境中不知不覺中成了市場的反向指標。
       11、應將2~3成倉位中線持有高成長行業中的一流企業或在跨境交易比較中基本面良好而價值被嚴重低估的白馬股。同時,要堅持在金子堆里找鉆石,不在垃圾堆里找銅礦。
       12、選對行業比選對個股還重要。行業的關鍵是長期前景、生意模式、重大技術與政策驅動及可顛覆性。選對了行業就選對了市場的主流,如同選擇了提款機。投資的使命就是不斷的尋找符合"好生意、好公司、好價格“的股票。
       13、要學會孤獨,要經常提醒自己:成功者永遠是少數,投資本來就是一件孤獨的事,投資的精髓是在正確的方向上忍耐。
       14、努力減少操作頻率與交易個股數量,減低“試錯成本",提高成功率。2015年至少要削減3成操作。
     (三)不忘暴利
       15、任何情況下都不可放棄每一次可能擴大盈利的機會,同時,要設法挖掘1至2只象2012年長城汽車、2013年金山軟件、2014年中州證券這種級別的超級大牛股。
      16、看得懂的機會一定要第一時間下重手,否則等於白忙。
      17、原則上只做大趨勢中的主流板塊與主流龍頭個股。
      18、移動互聯網是至今為止影響人類生活與生存方式變革最偉大的技術革命,抓住這個當今大時代中的一流企業並適當集中持有將是當下最好的投資方式之一,科技依然是投資的富礦,是驅動社會前進的動力,更是牛股的集中營,別輕言互聯網泡沫,東方財富A等互聯網金融板塊將是最值得期待的極具顛覆的超牛板塊,是必須高度關註與持續跟蹤的重點。
       感謝這一年來所有關心、幫助、支持自己的網上網下各位朋友,祝自己與各位朋友們新年一切順利,身體健康,盆滿缽滿!

$中州證券(01375)$ $中信證券(SH600030)$ $北京城建(SH600266)$ $中國銀河(06881)$ $中國人壽(SH601628)$ $浦發銀行(SH600000)$ $東方財富(SZ300059)$

                                                                                                   2014年12月29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4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