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來的低油價正在提振美國人民買車的熱情,然而,中國的汽車經銷商就沒那麽好運了,車市銷售增速邁入了兩年來的低點。
11月,中國的消費者購車量同比僅增長4.7%,遠低於去年同期16%的增長。現在看來,油價下跌或許不會刺激中國汽車市場的銷售。
出於環保方面的考慮,中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在下調成品油價格的同時,上調了成品油消費稅,實現了提稅與降價同步。
財政部表示,選擇油價下行時實施加稅,不僅沒有因提稅導致油價上漲,還實現了提稅與降價同步,兼顧了宏觀調控需要和社會承受能力。
因此,國際油價下跌所產生的影響在中國有所減弱。自今年6月以來,中國零售油價下跌了18%,而同期美國零售油價下跌了27%。
此外,中國消費者並不像美國消費者那樣頻繁使用汽車,所以他們對油價不那麽敏感。2014年J.D. Power的調查顯示,中國的新車在最初的幾個月內,行駛距離較美國新車低30%。
2009年,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消費國。而去年,由於經濟放緩以及牌照的限制,中國汽車銷售開始放緩。
據Sanford C. Bernstein,相比於油價,中國的汽車銷售與貨幣流動性和新增信貸有著更高的相關性。
近期的減稅如果可以降低車貸的利率,那汽車銷量可能有望回升。不過,中國政府不太可能像以前一樣支持信貸的瘋狂增長。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