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敗局:為什麽我的英語網校沒能成功?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1013/146666.html

i黑馬:作為國內最早一批成立的網絡教育機構,黎世安認為自己並沒有抓住在線教育的早期機會。與其同期成立的邢帥網絡學院目前學員已有5萬多人,而黎世安的強者英語學校的在冊學院不足500人。黎世安認為,英語行業培訓周期長、師資素質低和在線教育營銷是困擾他的幾大問題。

          \以我自己為例,我的強者英語國際網校,起步時間與邢帥學院差不多——都是2008年,都算中國最早期的網絡教育機構。假如按業界定義2014年為“中國網絡教育元年”,那麽我們都是從“史前的蠻荒時期”過來的。

但人家現在發展到學員5萬多人,我的學生同時在冊的500人還沒達到。

差距,那麽刺眼地擺在那里。

什麽原因?固然,邢帥得到幾次大規模融資,有錢了,發展得更容易了——但這不是理由。要看到人家在得到融資之前的規模就比90%的在線語言培訓機構大N多倍了——人家是做大了才得到融資,而不是有了融資才做大。

我先把在線語言培訓機構的數據泡沫擠擠再深談。

目前,確實有幾個在線語言培訓機構在大規模實現盈利,如:新東方在線等。但這屈指可數的盈利的機構,應該是70%依托了其自身的網下資源(含其校名的無形資產和學生資源)。沒這個“根”,僅憑以網絡對網絡的宣傳,估計這幾個機構也不會盈利,甚至虧本。

“生於網絡、發展於網絡”且大規模盈利的語言培訓機構,除了滬江網,目前還真沒聽說幾個。還得插入一句,滬江網並不是做培訓起家的。

眾多語言培訓起家的網校,沒有盈利,或者,只是微利、小利。與邢帥對比,相形見絀。

什麽原因?

1、因為教育培訓質量不好嗎?No!

以我們強者英語網校為例,已經做到了幾乎每個同學都滿意,所以才帶動身邊人來學習,本網校才得以發展。這點,讓我面對網下所謂的名牌大機構時,充滿自信——我們很多學生從那里轉來。此外,我也看到,很多頂級資質的老師們——比如在某網下大機構做過頂級名師的、在國家級大會做過N多次同聲傳譯的兼有多年教育經驗的海歸們的網上教學經營,也沒好到哪里去,很多比我們還差。

2、因為服務質量不好嗎?No!

除了上課,我們承諾也做到了:同學們可以課下隨時咨詢,幾乎隨問隨答——網上或手機。邢帥那里也不過如此。比那里更好的是,我們還主動找學生、叮囑其進展,解答其困惑——從知識困惑到心理困惑。還能讓教育者們怎樣?再做就過分了,變成“擾民”了。

3、因為價格高嗎? No!

邢帥那里確實從低價起步的——每小時只有10元。

但低價並不是“法寶”。免費的都未必有人來,何況低價?說個實例:本網校在08年的時候,每月才收學生30元人民幣!學生每月付出這30元卻可以得到15次互動課、15次作業批改和不計時間的課後答疑。幾乎每天只需付出1元錢!這樣的優勢,我在潛在客戶那里宣傳很久也是應者了了,連免費試聽都不來。

即便現在我們的價格每月350元也不高(一次交清且保證中間不退款則是300元/每月),每天都有上課或批改的服務。此價格攤到每天不過10元而已。 同樣的服務,在網下那些大機構里總價格得2萬到3萬,攤到每天得50元以上,很多學生學得還是一塌糊塗、甚至輟學。

4、因為沒廣告嗎?No!

qq群、qq郵箱、論壇、微博、微信、飛信等等可用地方,都曾密集發過廣告。但基本沒大反應。別說我沒有好的“送達率”。像qq郵箱、手機飛信,那是到個人手里的,情況也沒好到哪里去。

從這些經驗看,我想就算有投行讓我燒錢,在門戶網站那里發,估計也不會理想。所以,也沒去找人要那個錢。要想成功營銷還得另辟蹊徑。

那麽,為何人家邢帥做起來了?

我認為,在教學質量和服務質量這些無差別的核心因素之外,邢帥的行業是短周期的,而語言培訓是長周期的——這是重大區別。那些photoshop之類的技術,確實可以在個把月搞定,若學上半年,那麽對比一般人,基本就是高手了。這樣的純技術學習,對心理力量的依賴是很少的。語言學習就不一樣了。

以英語為例,純零基礎的,連續學半年,才會變得有用,才會掌握吃穿住行這些“生存英語”。這半年內,還必須連續不斷且方法正確地每天紮實練習2至3小時。此後,若想“登堂入室”——達到生活英語隨便說的地步,至少還得一年。可是,人類性格之易懈怠,乃是天性。就以鍛煉身體為例,有幾個連續做到1月以上早起了?且不必討論一年以上的。英語學習的成功秘訣之一就是“連續不斷”和“每日定量”。“連續不斷”,依賴的是心理力量。“每日定量”——達到3小時左右,也是依賴心理力量。

這點,極大程度加大了英語教學的難度。老師們不但要解決知識難點,還得督導和激勵學生。如與醉人夜行,不但要給其照亮,還得扶其走路。(教高起點的短期培訓情況會有差別,如雅思培訓之類,心力方面就不必操心很多。)

很多英語培訓者們,面對此情況,於是“隨波逐流、投其所好”,只辦半期班、只教發音、教如何讀課文,會讀就算完了。但會讀有多大用處?只是“輸入”而已,最關鍵的是要“輸出”,會表達和交流。課程結束後,若學生感覺還不會“用”英語,那麽,可想而知怎麽會高評學校。人家邢帥那里,學完的東西,是可以直觀的、立竿見影用出來的、甚至直接為學生帶來工作的改變!這樣,不管是學生口碑自動傳播,還是學校主動去宣傳,難度都比英語機構容易很多。甚至其優秀師資都可自我繁殖——學幾個月就可以做老師再教同樣的東西。英語機構這麽幹早死掉了。

英語培訓的好老師、好機構當然有很多,但口碑相傳的範圍也很有限。說個真實的笑話:有個學生,曾經很早就在我的qq好友里觀察我的網校。從每月學費30元開始,就在觀望,直到三年過去了,學費漲到每月300 的時候,他才放心,決定付費報名。

總而言之,經過長期的挫折、反思、總結、對比,我發現,在線教育的營銷是“長期的鬥爭”、是社會大眾思想和習慣方式的緩慢改變的過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7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