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布局京津冀一體化


2014-09-22  NCW  
 

 

中央牽頭推進顯示決心,要素自由流動與公共服務一體化難題待解◎ 財新記者 李雨謙 文liyuqian.blog.caixin.com 從環渤海經濟區的提出到京津冀一體化,已經歷時近三十年,但進展緩慢。此次中央層面寄希望通過更高級別的協調小組再次積極推動。

當前,中央已經成立了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和專家咨詢委員會,各項工作全面展開。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透露,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了階段性重要進展,同時也要求儘快完善協同發展規劃總體思路框架,為編 制總體規劃奠定堅實基礎。

根據中央規劃,京津冀協同發展將率先從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協同發展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任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組長。地方在中央的帶動下,也顯得非常積極。今年以來,北京與河北、北京與天津、天津與河北已分別完成多個合作框架協議及備忘錄,共18份。

交通切入點

交通一體化被排在了率先突破領域的首位。便捷的交通可以進一步縮短京津冀區域的時空距離,將加速人才、資源等要素的流動。目前在中央和地方間已經成立了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的協同發展機制。

河北省交通廳綜合規劃處副調研員鄧偉表示,目前在國家部委、省市政府以及各省的交通運輸管理部門三個層面,建立起了一套協同發展(或者交通一體化)的管理和協作機制。

第一個層面是,交通運輸部已經成立了推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任組長,其他部門領導和三省市分管副省(市)長擔任副組長,統籌推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第二個層面是,三省市的政府成立了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協作領導 小組,三省市的主管領導擔任組長,將組織開展相關的協作工作;第三個層面是,三省市的交通運輸部門建立起一套京津冀交通一體化聯席會議機制,並成立了工作機構,負責區域交通一體化具體協調工作。

鄧偉介紹說,河北已與北京簽訂了交通一體化合作備忘錄,也與天津就交通一體化合作的框架協議進行了會商,同時基本形成了三省市達成一致的規劃圖,三省市都同意向國家部委爭取支持政策。

此前,河北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高金浩曾透露,將加快京津冀交通網絡互聯互通,推進北京輕軌和地鐵向河北延伸,重點推進通州至燕郊、大興至北京新機場至固安等輕軌項目建設。同時,還將重點構建覆蓋全域的城際快速鐵路網,加快京沈、京張等快速鐵路項目建設。規劃實施後,京、津、石三個中心城市之間均有三條高速公路相連,環京津縣(市、區)至少有一條一級公路對接,形成京、津、石之間以及相鄰城市之間“一小時交通圈” 、主要城市與周邊衛星城市間“半小時生活圈” 。

按照規劃方案,京津冀未來將形成天津港、秦皇島港、唐山港、黃驊港四個海港和首都機場、北京新機場、天津機場、石家莊機場四個空港。北京、天津、石家莊、唐山、邯鄲、張家口、承德、保定將成為八個全國性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城市。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在 “夏季達沃斯”期間表示,改變京津冀現狀關鍵是抓住北京周邊的發展,實現半小時生活圈。京津唐用高鐵聯繫起來,形成一個金三角,用京津唐的發展帶動京津冀的發展,用京津冀的發展帶動環渤海的發展。

重看比較優勢

產業協同發展是京津冀一體化的又一重要內容,被官方稱作是京津冀協同聯動發展的實體內容和關鍵支撐。與交通一體化相比,產業一體化面臨較大協調難度。

從京津冀兩兩之間簽訂的協議看出,當前政府所推動的三地產業協同發展的主要途徑主要有兩條,一是產業承接,二是建立合作示範區。

北京具有科技、人才、服務業等優勢,處於產業鏈的上游,天津和河北則希望承接產業鏈的中下游部分。

在京津兩地簽訂合作協議時,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表示,創新驅動發展作為京津深化合作的重點,通過搭建技術和產業轉移平台,使更多的科技成果在天津轉化,共同打造創新發展的戰略高地。同時強化兩地在金融、文化、旅遊、現代服務業等方面的合作,實現抱團發展、聯動發展。

對於京冀合作,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表示,加快組建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和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合作區的工作班子,進入實質運作階段。選擇幾個重點產業深化合作,建議雙方有關部門選擇IT、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幾個高新技術產業進行總體規劃,把配套、後分裝放在河北,深化與河北的深層合作。

同時,也支持河北有實力的企業將研發放在北京。

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楊連雲對財新記者表示,河北希望能將高新技術產業的生產基地放到河北,研發在北京。

目前河北各縣區100多個工業園區都做好準備,土地、人才配套和產業配套都已具備, “關鍵看北京願意放棄多少” 。

在楊連雲看來,最大的障礙還是利益格局改變,北京希望將生產基地放到其遠郊區而非河北,這 “牽扯到稅收和就業問題,要改變利益格局,還得看中央的統一規劃” 。

目前為止,京津冀在產業協同發展方面仍顯緩慢,除了此前確定的首鋼搬到曹妃甸、北汽製造廠搬到河北黃驊,以及低端商貿業,如動物園批發市場、大紅門批發市場遷至河北等項目外,並未看到其他大的動作。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認為,京津冀三地存在“產業絕緣” ,就是產業不相同、不相關、不相連,這就導致了城市之間的不能互相利用,要素不能互相分享。

他分析稱,北京的主導產業是高端服務、高科技產業,還有文化創意,尤其是服務業,服務的對象面向全國,但是對於河北、天津卻服務的很少。以金融為例,河北緊鄰北京,本應能夠充分利用北京的優勢,事實卻不是如此。

天津產業的特點是先進製造、科技成果轉化,主要是外向型,與河北、北京聯繫也非常少;河北的產業以鋼鐵、煤炭、電力為主,這些產業跟天津和北京的產業聯繫也不密切。

他建議,應該打破過去狹隘比較優勢的觀點,京津冀的產業要以一體的形式進行規劃,統一起來,互相對接,互相延伸、互相融合。京津冀的整體定位應是高端製造和高端服務。 “在區域一體化情況下,河北完全可以根據北京的人才技術來設計、發展自己的產業,而不僅僅是看其自身的資源和市場。 ”

打破利益格局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確立的率先突破的項目中,市場一體化並沒有被列入其中,可見其難度之大。

在京津冀三省市相互間簽訂的協議中,則均包含了市場一體化的內容,不過也僅是方向性的。

京津簽訂了《關於加強推進市場一體化進程的協議》 ,京冀簽訂了 《共同加快推進市場一體化進程協議》 ,津冀簽訂了 《推進區域市場一體化合作框架協議》 。

津冀協議提出,從三大方面推進區 域市場一體化合作。一是推動資源要素自由流動,包括推進區域金融一體化建設;促進科技成果、科技條件資源等創新要素按市場規律在區域內實現優化配置和自由流動;推進人力資源市場一體化建設,建立就業協作機制。

二是建設統一開放的商貿流通體系。包括推動口岸一體化建設;建設統一開放的商貿流通市場;著力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三是促進公共服務一體化。包括深化醫療合作;促進社會保障服務一體化,實現兩地社會保險關係順暢轉移接續;促進市場環境一體化,共同規範和整頓市場秩序,推動形成自由、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由於京津冀三地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發展水平差異明顯,包括要素自由流動、公共服務一體化在內的市場一體化將會面臨很大困難。京津戶籍制度的嚴格限制,影響區域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北京政治地位特殊,衆多資源自動向首都集中;三地社會保障體系參差不齊,阻礙一體化進程。

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辜勝阻表示,京津冀城市群發展的最大的問題在於京津冀三地發展差距過大。

天津社會科學院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蔡玉勝認為,京津冀一體化 “醒得早、起得晚” ,受制于地區市場化程度和市場化水平,始終沒能形成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和市場體系,導致結構鎖定和利益固化。因此,構建一體化的市場體系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鍵。

他建議,應該打破地域分割、人員分類的傳統管理體制,建立科研資源共享制度,探索公務員交流和兼職制度,並逐步推動社保信息共享、養老失業和醫療保險的轉移和接續。同時,推進金融市場技術性基礎設施建設,深化金融市場的分工合作和一體化。

此外,也可利用產業園區共建的形式,完成科技資源和產業資源的轉移與承接,以產業合作共建,帶動區域間企業交流、要素流動、技術溢出、人才培養等。

在倪鵬飛看來,京津冀協同發展最重要的也是市場一體化。他表示,這要進行財稅體系改革和制度體系改革,同時也要減少政府的干預。

財新記者于海榮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4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