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降溫,經濟失速,拖累中國鋼鐵消費量遭遇2000年來首次下滑。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王曉齊周四在行業會議上稱,中國8月粗鋼表觀消費量較上年同期下降1.9%至6190萬噸。今年1-8月中國鋼鐵消費量減少0.3%至5億噸。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鋼鐵消費國和生產國。
王曉齊稱,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許多,其中包括經濟增長放緩,經濟正在進行結構調整。鋼鐵消耗行業的需求也在降低。
由於如今中國專註於消費成長,而不是多年來助長中國鋼鐵產業大規模擴張的投資,“從現在開始,國內鋼鐵產量和消耗量將不會伴隨著經濟成長而增加。”
經濟失速 但刺激加碼無望
中國經濟今年開局疲弱,第一季經濟成長率降至六季低位7.4%。北京當局祭出一連串刺激舉措,使得第二季經濟增速小幅提高至7.5%,但7月和8月疲弱經濟數據表明提振效果正在迅速消退。
正當市場揣測政府是否會進一步加碼刺激時,中國財長樓繼偉9月21日表示,中國並不會因為單個經濟指標而對其經濟政策大修大改,撲滅了市場對刺激的預期。
且據路透報道,中國高層領導人上月齊聚北戴河,他們一致認為年底前經濟工作的重點將是推進改革,優先於出臺刺激增長措施,並接受了經濟增幅可能低於7.5%目標的現實。
據路透,中信里昂證券商品策略師Ian Roper表示,今年中國鋼鐵消費下滑,是2000年以來首見需求萎縮。
“我們看空已有一陣子了,地產建築活動已經觸頂,但或許下滑的程度會比我們預期來得快。這強化了我們的看法,即鐵礦石需求將迎來多年的下行趨勢,且價格恐怕不會回升到每噸100美元附近。”
鐵礦石熊途漫漫
今年以來,國際鐵礦石價格累計下挫41%。當前,發運到中國的現貨鐵礦石價格甚至跌至79美元/噸左右,為2009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為彌補價格下跌造成的影響以及迫使缺乏競爭力的礦商倒閉,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產商都在創紀錄地出貨。瑞銀的數據顯示,按當前市場價格計算,全球約四分之一的鐵礦石產商僅能維持盈虧平衡甚至虧損,現在正被迫削減產量。
投行摩根士丹利近期一份報告指出,鐵礦石價格可能將跌至70美元/噸,然後在年底前反彈至90美元。
高盛的預測更加悲觀。該行認為由於供應嚴重過剩,鐵礦石市場恐難複蘇,“黑鐵時代”將在2014年徹底宣告結束。高盛預計明年鐵礦石價格為80美元/噸,而2015年全球鐵礦石供應過剩量將進一步增至1.63億噸。
礦商:依然看好中國
熊途漫漫,只有礦商們還在一邊不斷加大產量,一邊堅持看好中國需求,不斷給自己打氣。
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淡水河谷計劃到2018年將鐵礦石年產量從去年的3.06億噸提高至4.53億噸。該公司全球鐵礦石市場營銷主管Claudio Alves認為,“中國的城鎮化建設開發周期還將再持續十年”,表明中國的鐵礦石需求將保持強勁。
第二大鐵礦石生產商力拓的鐵礦石業務亞洲總裁Alan Smith也表示:“我們預計中國人均鋼鐵消費量增長的勢頭最長能持續到2030年...力拓維持其評估不變,即中國的粗鋼需求將在2030年達到約10億噸。”(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