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讀書劄記140901印度簡史(一)十王之戰 與種姓制度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9/01/%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40901%E5%8D%B0%E5%BA%A6%E7%B0%A1%E5%8F%B2%E4%B8%80%E5%8D%81%E7%8E%8B%E4%B9%8B%E6%88%B0-%E8%88%87%E7%A8%AE%E5%A7%93%E5%88%B6%E5%BA%A6/

空聞虎旅傳宵柝  無復雞人報曉籌

讀書劄記140901

印度簡史(一)十王之戰 與種姓制度

掌門執筆

 

《印度簡史A Survey of Indian History》(1972)  K M Panilkar

印度人不喜歡治史是舉世皆知的,原因是這民族的文化價值偏向追求精神境界,塵世之事既無益於“解脫”,不記也罷。再者,政治上長期四分五裂,孔雀之後,莫臥兒之前,一千七百年未嘗統一,語言分殊複雜,史源散亂佚失,爬梳困難。

印度的人名地名音節之多令人“不忍卒讀”,看印度史簡直是場災難!所以,我的心願是找本較好的簡明通史,慳水慳力…..終於找到了本書。此書雖嫌舊,然而簡約扼要,條理清楚,於轉折處尤其明快有力。但細讀之下則隱約有點不妥當,原來作者長期擔任外交官,頗為愛國愛族…..

 

〈古印度文明〉

遠在雅利安人到來之前,印度河流域已發展出璀璨的農業城市文明。***以摩亨佐. 達羅哈拉巴為首的諸城邦經濟和工藝發達,創制了文字(註:尚未破譯。),種植棉花,崇拜男性生殖器(ie林加,濕婆神的象徵。)。

從前的觀點認為是雅利安人的戰車毀滅了諸城,現今的考古証據則顯示古文明在大入侵前經已衰退崩解,原因無非是生態超出負荷和社會內部失衡, “羅馬永遠是被自身的體重壓垮的”!無論如何,如此宏厚的古文明煙銷雲散,竟至不留片痕,仍屬罕見。

 

元前十三四世紀風雲突變,

〈雅利安征服〉

雅利安人肯定是從伊朗進來的,這從比較兩地的古代神祗足以取証,主神皆是雷電之神因陀羅及其一系。***他們是遊牧民族,因為人口過剩而越境遷徙,來到西北印度。

為了爭奪生存空間,硝煙四起。經書《梨俱吠陀》稱呼因陀羅為“城市震撼者”,雅利安人在其引領下對原住民發動戰爭,攻克“100個有柱子的堡壘”。

蕩平城邦群的雅利安人開始定居務農,施行統治,發展出古印度教(ie婆羅門教)文化。這文化建立在極少數雅利安人淩駕大多數原住民的基礎上面,遂以保持族群認同為無上原則。****

新文化純然是雅利安色調的,表面看來與古文明截然不同。*** 但作者不作如是觀,雖然遭到嚴密的掩埋,只要比較最早期和成熟期“吠陀經典”的內容,仍可看出明顯的「同化作用」。****古文明某些宗教因子已被吸收進婆羅門教之中,仿如借屍還魂。極有趣的証據是:雅利安人從排斥到擁抱男根崇拜,原住民的神祇濕婆和毘濕奴上升到至尊位置,而原初的因陀羅系列神祗則貶值為從屬性質。

 

〈十王之戰〉

雅利安人盤據整個印度河—恒河平原之後,分裂為兩種政治形態。其一方維持著較為純粹和古舊的部族酋長制;另一方則建立起新興的混合型王權國家。***

《梨俱吠陀》記載了新型國家之首,由蘇達斯王統領的婆羅多王國與十個部族王者大聯盟展開的爭霸戰「十王之戰」,**** 這是印度歷史上第一次大事件。戰爭以婆羅多王國取得勝利告終,宇內始定於一尊。

十王之戰不單是雅利安族群的內戰,原住民部族也有參戰,且多加盟勝方。戰後婆羅多國王成為大君主,萬邦臣伏,向其納貢。 而多元國家和多元種姓則成為定制,形塑出後世政治的永久特徵。***

此戰的影響十分深遠,奠定了諸邦林立割據的大格局,吞併別人的國家被認為違反了「法(ie達磨)」。***  “法”的意思是正義、教儀和行為準繩

 

更重要的是多元種族社會內部結構的設定,雅利安人為了維持其血緣、文化和特權不被稀釋,訂立了人類歷史上最為嚴苛的種族隔離政策,**** 此即

〈種姓制度〉

雅利安人自認皮膚“潔白”,歧視有色人種, 病態地害怕血緣受到“汙染” (編按:此與希特拉如出一轍。),這是種姓制度深沈的心理基礎。

起初他們把人分為兩種:皮膚潔白,因而有資格承傳聖法的雅利安人稱為「再生者」;其餘深膚色的非雅利安人稱為「凡人」。兩類人在生活上的隔閡沒有後來那麼嚴厲。

 

吠陀後期族群區隔深化,虛擬的膚色核實為四階種姓:婆羅門,傳承聖法者;剎帝利,武士貴族;吠舍,從事產業者;首陀羅,平民,從事耕種。**** (編按:一般認為吠舍才是平民,首陀羅是奴隸。)

恐怖之處是世間竟有“沒有膚色的人”旃陀羅,他們被視為不可接觸者”,排擠出四姓之外,世操賤業。

 

種姓制度殘暴不仁,元前六世紀社會矛盾激化,人心苦悶思變,佛教和耆那教應運而生。

〈佛教和耆那教〉

元前623年釋迦牟尼降生,前543年入滅。佛陀為了求道,捨棄王子身份出家,終於菩提樹下悟得緣起性空”至理,在婆羅奈城鹿野苑初轉法輪。(編按:此義理超出婆羅門教義,作者堅稱佛教為印度教的一個支派,*** 只是大印度主義作祟。但佛教的基本思想則確實出自婆羅門教。)

原始佛教義理簡樸,傾向實踐,主張奉行“正道”生活,破除“煩惱”,臻於“涅槃”。佛教追求超脫欲望,是苦行主義的昇華版本,回應並撫慰了痛苦的時代心靈。又,既然諸性皆空,則眾生無異,自應平等。*** 這兩點使得這波宗教改革大行其道,未幾摩揭陀國華氏城名王阿闍世皈依,宣教形勢更加舒張。

(註:恒河華氏城為阿闍世所建,是其後一千年印度及其周邊最重要的城市,有如中國之長安城。***)

 

耆那教原非新創,己存在了幾百年,此時在“最後的先知”伐彈摩那大雄引領下成為獨立教派。教祖大雄比佛陀年紀稍長,其義理與佛諸多相似,信徒多為富裕的商業階層。

 

時人所不能預見的是由區區流動教團宣揚的「佛教」,二三百年間竟然動搖了主流意識形態「婆羅門教」。***

時代仍處於諸邦林立大格局,摩揭陀制霸北印度一百五十年,難陀王朝繼起。一切要到元前330年亞歷山大大帝來臨才產生大變化,希臘人覆滅了難陀

 

附記:後續篇章會以“說史”名義寫作,歸類在“國別史”欄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3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