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各省GDP數據“幹凈”了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670

中國超過70個縣市告別“唯GDP論”的時代,取消GDP考核,以環境和民生的考核導向取而代之。應景的是,一季度全國31個省GDP總和僅比全國一季度GDP總量高出3.64%,較2013年高出11%大幅下降。那麽,是各省GDP“幹凈”了,還是另有隱情?(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寫文章提到,目前全國已有70多個縣市取消了GDP考核,取而代之以環境和民生的考核導向。

另外還有文章寫到,全國31個省(區、市)一季度GDP總和13.287897萬億元,較全國一季度GDP總量僅高出3.64%,而2013年這個差值達到近11%。

所以明顯跡象顯示地方政府不再唯GDP論,數據“幹凈”了。是這樣嗎?

英國金融時報整理研究咨詢公司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經濟學家陳龍和Thomas Gatley的觀點認為,事實並非如此。

事實證明各省GDP總量與全國GDP之間的差受季節性模式影響。追蹤過去十年的數據,一般來說,一季度的差值總是較低的,二季度和三季度會升高,然後在四季度略有回落。今年年初至二季度各省GDP總量超過全國水平12.5%!

華爾街見聞網站在之前的文章中寫到,目前還不清楚這種降低GDP重要性的做法是否會推廣到規模更大、更富有的城市。在這些城市里,通過舊的增長模式致富的傳統產業與政府官員之間建立了強大的利益網絡。這些城市的官員正是通過基於GDP的政績考核打造成功仕途的,這使得他們很難調整政策焦點。

所以一季度的數據可能是個“煙霧彈”,暗示官方GDP數據遵循某種詭異的季節性模式。龍洲經訊認為:

中國經濟是受投資驅動的,但投資和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一貫隨著季度大幅變化。一季度,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達到近70%,投資的貢獻不到30%。而下個季度,這個模式就轉變了,投資占到的比重大大增加。

這也很難究其原因。中國的春節基本上都在一季度,工人拿完年終獎和前一年拖欠下的薪水(特別是建築工),然後進行花銷。也因春節放假,投資計劃通常至少會暫停兩周,甚至更久。而因為一季度中國尚處在冬天,天氣較為寒冷,也是每年工程建設周期的低點。

這種季節性因素直接導致了地方和全國GDP數字對不上,因為事實上,地方GDP所有誇大的數字都來自投資領域。而一季度是消費主導的季度,所以兩組數字“合拍”。一旦年底投資增長加快,地方GDP總量和全國GDP的差距就拉大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3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