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戴維斯雙擊 見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e9ca810100mvui.html

    在低市盈率(PE)買入股票,待成長潛力顯現後,以高市盈率賣出,這樣可以獲取每股收益(EPS)和市盈率(PE)同時增長的倍乘效益。這種投資策略被稱為“戴維斯雙擊”,反之則為“戴維斯雙殺”。


戴維斯1950年買入保險股時PE只有4倍,10年後保險股的PE已達到15倍至20倍。也就是說,當每股收益為1美元時,戴維斯以4美元的價格買入,當每股收益為8美元時,一大批追隨者猛撲過來,用“8×18美元”的價格買入。由此,戴維斯不僅本金增長了36倍,而且在10年等待過程中還獲得了可觀的股息收入。

一招鮮,吃遍天。父親斯爾必•庫洛姆•戴維斯38歲時辭掉了紐約州財政部保險司的官職,拿妻子的5萬美元投資股票,專攻“被分析師遺漏、被經紀人忽略”的、他稱為“母脈”的領域——保險。無論股市潮起潮落、行業熱點如何變化,他都像一輛有軌電車,始終在保險行業的軌道上行駛。如果美國的保險股價格過高,他就投資日本的保險股。憑借勤儉節約的作風和長期投資的戰略,運用最基本的保險股投資組合,一步一步創建了戴氏王朝。45年後,5萬美元的種子,長成了9億美元的參天大樹,增長了1.8萬倍。
戴維斯在紐約州保險司當公務員時,就成了“解讀所謂清冷行業的內部運營狀況的專家”。至50年代,他已在保險業界名聲鵲起,被稱為“美國保險業主任”。戴維斯專註、固守自己熟悉、擅長的領域,忽略市場情緒、經濟景氣、行業潮流,以不變應萬變的“傻根精神”,印證了德國傳教士艾伯特•史懷哲的名言:“樂天者一路只看到綠燈,悲觀者一路看到的是紅燈,而真正的智者是色盲。”

保險股正因為“深藏不露”、股價低廉,成了戴維斯口中最香甜的那部分。1950年,保險公司股票的賣出只有4倍收益,10年後,則達到了15至20倍收益,加上當時保險公司的收益正在強勁增長,假設10年後保險公司的收益增長了8倍,那麽最終股價會上漲30至40倍。戴維斯把這種有利可圖的轉化過程叫做“戴維斯式雙殺”:公司收益提高,股價上漲;接著,投資者給收益貼上高價標簽(即市盈率上升),股價會再次上漲。

戴維斯家族的投資是真正意義上的長期投資:“不是5年10年,而是終身永久。”他們的投資,從大多數美國人“不敢購買股票”的20世紀40年代開始,一直延續至大多數美國人“不敢不購買股票”的20世紀90年代。在半個多世紀的漫長歲月中,他們經歷了“兩度漫長牛市、25次股價回落、兩度慘烈熊市、一次市場崩潰,以及七度輕微熊市和九次市場蕭條”;還見證了三次重大戰爭、一次漫長的通貨膨脹。戴維斯家族在這些曲折磨難中始終穩坐釣魚臺,堅持長期投資即一生投資的理念,認為“預測時機是笨蛋所為”,最佳決策就是按兵不動。他們購買股票後一般不會輕易拋售,只要堅信公司的領導力和持續贏利的能力,就按兵不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0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