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現金觀、創新觀、定價觀:硬件創業應把握好哪些關鍵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730/144534.html
導讀:做硬件比做軟件難,為什麼?簡單說,一是資金門檻高;二是商業模式不是特別吸引人,不像做移動互聯網、APP。如果有更好的創業路子,不要輕易碰硬件。如果真的碰上硬件了,大家不要有僥倖心理,一定要踏踏實實地做。具體地說,硬件之難,難在以下幾個方面;而要做好硬件,也要從這幾方面著眼。
 
7月,黑馬會硬件分會在深圳舉行私人董事會,並邀請分會副會長、方廣資本管理合夥人、華為前高級副總裁、EMT輪值主席洪天峰擔任指導嘉賓。私董會會前,洪天峰就硬件創業的一些要點進行分享,並回答了會員提問。以下是他的口述整理。
 
重視現金流管理
首先,硬件需要的現金比較多,特別是做B2B的。把產品賣給客戶,要採購原材料、芯片,假使採購的款期是一個月,但是客戶半年都不付款,就會造成現金流問題。如何解決?唯一的辦法就是請供應商拉長你的款期,同時讓客戶盡快給你錢。這是一個強化現金流管理的系統工程。
延長款期其實涉及採購問題,如何獲得採購優勢?創業時企業很小,供應商根本不理我們。其實每個供應商的市場銷售人員都要考核業務的增長性。既然是新公司,就一定要描繪公司的成長願景,讓他看到你的潛力,否則他未必會把好的條件給你,因為這關係到他自己的績效考核。
做B2B行業,現金流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這件事上我們需要有一個負責人,並且對他考核。周轉率、現金流,很大程度體現了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能力,這就是硬件公司與做軟件及其他公司的一大不同,而且更多了一層管理。為什麼?因為除了人,還有很多物,有了物以後,管理難度會增加,物就是錢。硬件公司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三個要捆綁在一起管理,這很難。既然下決心做硬件,就一定要在管理上多花時間,而不只是在產品上。
 
沿主流路線做硬件創新
    我認為真正硬件的產品,技術根本不重要。中國現在所有做硬件成功的公司都是做進口替代的,華為的交換機也是替代朗訊、愛立信,聯想的電腦、海爾的冰箱都是如此。做硬件一定不要創造,不要無中生有。因為硬件有很多基礎的東西,有很多上游、產業配套——芯片都沒有,怎麼創造?
    我們做硬件,為什麼我說不要做別人沒有的東西,因為做獨創的東西,很容易走進窄胡同,要走在技術發展的大路上。如果偏離了技術主流,便慢慢就會走到一個窄軌鐵路,以後肯定是高成本、小縫隙,產業支撐也越來越差。
通信領域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小靈通。華為沒搞,有些公司做了,現在已經倒閉了。做這個東西會使企業投入很多資源,當時會賺很多錢,以後就沒有了。我們要讓公司可持續發展,的確需要抓住一些機會,但一定要走技術的大路。這又是硬件與軟件的區別:軟件,有一台電腦編一下就行了,不需要基礎配套、支撐的東西,但是硬件需要,所以一定要懂技術的主流,走大路,做替代。
 
硬件能免費嗎
    做硬件有成本,而且跟軟件不一樣,軟件只有一次性的研發成本,硬件不僅有研發成本,還有物流成本、上游器件成本、生產製造成本等,所以硬件不可能免費。
大家思考下為什麼硬件免費永遠走不通?不管什麼商業模式,公司準備花多少錢來獲取用戶?做軟件、互聯網,我可以貼100塊錢,你貼1000塊錢行嗎?恐怕不行。但是很多硬件的成本是很高的,你叫誰去貼?所以,你要說免費,你就問問自己公司在獲取用戶上願意投多少錢?這跟做硬件還是做軟件沒關係。硬件本身是有成本的,這個成本不可轉嫁,因為硬件供應鏈長,供應鏈的合作夥伴憑什麼跟你捆在一起?硬件的物料成本無法迴避。做硬件一定要紮紮實實,就是要腳踏實地,就是要吃大苦,耐大勞,一步一個腳印的,沒有那麼多兩、三年就燒出來的公司。
 
競爭關鍵是降成本
所有的硬件公司最終都會成為成本競爭,99%以上的硬件公司最後能否勝利,在於你的成本有沒有競爭優勢。
華為有八萬多研發人員,其中有近半是為了降成本工作的,成本是設計出來的,不是壓供應商價壓出來的。
    原來我們有一個很大的機櫃,一個機櫃採購價2000多塊錢,是個鐵疙瘩,一稱200多斤,按材料價加上5%的加工費。我們怎麼降價?除非鐵降價了,這不是很難嗎?後來我們想這個機櫃為什麼要那麼重?因為要有結構強度,還要有散熱、通風的要求,我們引進了團隊把所有的東西重新設計,包括結構強度、佈局,最後300塊錢,為什麼?從200多斤重變成30多斤重的東西,這是設計出來的。研發人員應該做高精尖的東西?完全不是,許多都是在做降成本的工作。
    很多硬件公司怎麼降成本?讓採購人員壓價,這有時是很難的。但中國的硬件公司一定要靠低成本競爭。原來有一句玩笑話,我覺得有一定道理:美國人發明東西,日本人把它做精,韓國人把它做便宜了,中國人把它做得沒錢賺了。這是對的,中國人做得讓他們都沒錢賺,大家都不做了,你熬下來了就不一樣了,就贏了。
硬件公司要熬,用各種各樣的辦法降低成本,最終成本是你的優勢。技術是否重要?重要。技術是用來滿足客戶需求的,不是用來證明你有多牛,你可以證明你很牛,但是你的「牛」不會是客戶花錢的動力。客戶因為你牛而花錢,說明客戶是你的粉絲,他很欣賞你,但是絕大部分是你滿足了客戶的需求客戶才會買單。
 
定價策略
 一個產品準備推出來,發現怎麼有那麼多人做?這個世界上永遠是同質化競爭,什麼是同質化?相同的「同」,品質的「質」。做硬件的競爭是成本的競爭,價格策略很重要。
以前我們講一個故事「王小二賣豆腐」,王小二有一天得到神的啟示,知道豆子可以做成豆腐,他就做了。豆腐很好吃,所以每塊賣五塊錢,豆腐的成本是一塊錢。王小三看到王小二賺了很多錢,就琢磨豆腐怎麼做?有一天他明白了,做出來的味道差不多,王小三賣三塊錢。吃豆腐的覺得好像差不多,原來吃不起王小二的豆腐,可以吃王小三的豆腐。吃豆腐的人多了,市場慢慢拉起來了。王小四看到王小二、王小三賺錢了,所以他也做豆腐了,賣兩塊錢。最後大家價格都變成兩塊錢,王小二的市場份額從原來的100%變成30%,王小三從原來的50%變成30%。
    這都是成本趨勢,維持高價,市場份額一定會下來。與其是這樣的結果,如果我是王小二,為什麼一開始不把豆腐定在兩塊錢?王小三和王小四可能都不會做豆腐,因為沒錢賺。我們做硬件就要這樣,我們要做王小二,但不要像他那麼貪,要把豆腐的價格定低一點。
我們曾經有一個很厲害的產品,但是出來比別人慢了一年多。他出來的時候,外面大概賣1200塊錢,成本是400塊錢,供不應求。我們一把把價格定在500塊錢。500塊錢的結果是一年半以後,在市場佔了70%的份額。我們做硬件,因為有成本、需要配套售後服務,我們要怎麼定價?我們的定價需要考慮的不是基於成本的定價,而是基於市場的定價。
 
中國硬件的優勢:研發低成本
    中國企業做硬件能不能低成本?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認為是可以的。為什麼?因為硬件需要很多研發工作,中國的研發人員是低成本的。

    中國大學這麼多年擴招,可能有很多弊病,但我覺得對中國電子行業的發展有非常大的功勞。中國這些年,教育培養了大量的懂得最新IT、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各種各樣科學技術的人才,這些人才跟歐美相比不笨,比他們吃苦,工資比他們便宜。我們跟國外的公司做同樣的東西,同樣的錢,他一個人做,我可以五個人做,我總比他做得快,滿足客戶需求就快。加大研發投入不是我們的包袱,反而會成為我們跟國外公司競爭的一個很重要的武器。只要我們瞄準大方向,靜下心來,加大研發力度,默默、用心地做,做幾年肯定會有所成就,這是沒有問題的,大家不要浮躁。
 
提問集錦
黑馬會會員:
我的公司有40名研發人員,之前給他們定的激勵方案好像沒太大作用。研發人員的積極性、研發成果如何跟公司項目、個人能力掛鉤?
洪天峰:我認為不需要考核,可以公開排序,大家的眼鏡是雪亮的,誰好誰不好,40多人還是看得清楚的。從1到40,前面是優,中間是良,後面是合格,最後是不合格。優、良的漲工資,合格的不漲工資,不合格的降工資。及時、公平、公正、公開、多勞多得,我認為不需要做得太複雜。另外,激勵員工,也要描繪願景,激發大家做事情的價值感。
 
黑馬會會員:創業多年有很多老部下,近幾年我們也不遺餘力高薪聘請優秀、有經驗的人員過來。作為企業的負責人,是保持團隊一直非常優秀,不斷淘汰掉後面跟不上的?還是說允許在一定的時間內,中等的可以學習,逐漸跟上?
洪天峰:一個團隊業務的發展,我們可以納新吐故,也可以納新不吐故,一個公司在高速發展的時候,不是在崗位上換人,而是有更多的崗位需要有人進去,關鍵是對事不對人。對於某個具體的人,因為他在企業創業過程中有貢獻,我們要給這樣的人多一點關懷,給他們一些學習、提高的機會,他進步了就用。另外,當企業還沒有形成很好的價值觀,大量引入新人,其實會有點風險,要找與你價值觀相契合的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6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