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記帳app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07/app.html談到財務自由,不少人都會知道其定義,即被動收入大於日常支出,而止凡相信多數人對被動收入都有不錯的記錄,收股息、收租金、生意分紅之類,總不會對這些被動收入的數目不明不白。不過,當一談到日常支出,不會太多人知道其實際數目為何,可能要翻查舊帳才可以估計出大概數字,這對財務自由計劃有所影響。準備知道自己或家庭的日常支出,對制定計劃十分重要,看過「一篇由財務自由人的分享 」之後,發現Calvin兄是如此的有計劃,對自己的收入及支出項目及數字是多麼的掌握。還記得阿信屋的老闆在不久前的分享,指出自己營運生意都需要大量數據,所作的決定都基於數據結果,他們日常做的就是分析這些數據。阿信屋能在香港如此「地產霸權」之地跑出來,背後的理念絕對值得學習,可見數據是如此的重要。
一般人大多沒有一盤生意要管理,需要管理的就是個人及家庭財務,要制定任何計劃,還是需要分析數據的,但如果連採集數據也做不足,連財務自由的目標也制定不到,這就有點兒戲了。現今科技,人人都有智能手機,智能手機所能做到的功能已經遠遠超過了當年的電子手帳,對於日常記帳這些小事情實在不難。
對於記帳這個動作,我下載了一個記帳app,每次有支出都會拿出手機作記錄,這一點也不麻煩,比check一個whatsapp message的時間更短。之後,記帳app會把我輸入的開支分門別類的加起及儲存好,每逢月頭月尾我就會鍵入電腦中的一個excel表存檔。就這樣,我對自己的日常支出都有一個很好的掌握。
可能即時會有人認為,每每計算著,人生都沒趣問,還要"live below your means",利用降低支出數字達至財務自由,富爸爸不是說過這是不可取的嗎?大家先別誤會,記帳不代表限制,就我個人作例子,我就從來沒有因為這個記帳行為而對日常支出作任何心理或實際上的限制,可能平日對花錢都有所節制,能做到應花則花,所以都沒有受這個記帳動作所影響。相反,對於一些亂花錢的朋友,這個動作可能對財務管理有很大幫助。
上面提到,要制定計劃,達至財務自由,最基本是要知道何為達標,即要知道日常支出為多少。對於一些亂花錢的朋友,或多或少記帳行為會幫助大家改變沒有效率地花錢的習慣,這點也並無不妥。然而,記帳除了這些好處之外,還給了大家一些數據作針對性的檢查,好像大家需要計劃買樓、買車、結婚時,需要省點錢以達成夢想,到底在什麼地方省錢為之最有效益呢?
分享一個例子,相信大家身邊都會有些同事會帶飯盒回公司,午膳時都不跟同事外出用膳,而是在公司煮熱自帶飯盒,這個動作本身全無問題,有些人不喜歡吃外面餐廳的食物,有些人不喜歡午飯時間外面人多,有些公司更是帶飯盒的反而三五成群,不知多麼樂趣。可是,曾經有位同事,她不是為這些原因,只是因為「慳得一蚊、得一蚊」的心態,而她偶然也會跟我們大夥兒出外用膳,因為她認為跟大家出外用膳更開心,能到外面鬆一鬆,離開一下公司,減少一點壓力。
原來有不少人為了省錢,因為要買樓及某些原因而犠牲一點生活喜好,這點無可口非,但我想提出的是這樣限制外出吃飯所省回來的金錢到底有多少,如果她有數據在手,我相信她未必會這樣決定。今天一餐午餐的確不便宜,看你在哪一區上班,普普通通的,平均都要花$50一餐,一個月工作22天左右,就是$1100。看著這個數字,你會立即有個感覺,拿她的個人感受來說,即每天困在公司吃前晚的飯(不是十分難吃的),快吃完快回座位工作,22天下來就能多這大約1000元,這就出了一個比較。
在記帳的動作之下,大家能看見看己的不同開支項目佔支出多少比重,做省錢計劃之時,能先了解哪些為之大數,針對性地作出調整,這不會「事倍功半」。好像上面這位同事,如果告訴大家每個月她會買下三兩千元的美容產品,不時會到美容院,每年又會去兩次旅行,你認為省錢在什麼項目會來得更有效果呢?
當然,每個支出項目的重要性對每個人都不同,不少人會立即話美容及旅行等項目都是必需的,請不要誤會我的意思,我不是鼓勵大家去節制自己的人生享受及改變價值觀,而是對數據有所掌握,不要沒有部署地省,亦不要省得不明不白,省也可以省得很高明。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