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全球最有錢叛軍 大賣「冷血」品牌

2014-07-07  TCW
 
 

 

石油第二大生產國伊拉克緊張情勢持續升高,新崛起的「叛軍」攻下該國第一大煉油廠,下一步便是向首都巴格達逼近,牽動敏感的國際石油市場,原油價格已經上升到每桶一百一十五美元左右,連帶使台灣油價在六月下旬上漲○.六元,創下九個月以來新高。外界擔憂,一旦巴格達被攻陷,每桶原油價格很可能再向上飆漲五十美元。

是什麼樣的部隊,能在千里之外控制油價?並在短短幾個月,將二十萬伊拉克政府軍打得分崩離析?

這一支足以左右全球市場信心的叛軍——伊拉克與敘利亞伊斯蘭共和國(簡稱ISIS),目前在國際上的「威望」正攀升到最高點。六月十二日,這支軍隊像是憑空出現,透過網路放送集體屠殺照,聲稱政府軍一千七百人已遭到俘虜處決,一夕間橫掃國際媒體版面,被《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稱為是恐怖組織的「新本營」(New Headquarters)。

每一步動作、每一條外流的情報,都是ISIS有意鋪陳的訊息:「我們冷血、有膽識、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不僅如此,我們是全球穆斯林應該追隨的『潮流』。」

管理:學企業化分工戰績數據化,還有年份比較

和過去恐怖組織最大的區別,在於ISIS擁有嚴謹的企業化分工,把恐怖當「品牌形象」來經營。根據《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自二○一二年起,ISIS在聖戰網站論壇上張貼「年報」,最新一期已在今年三月底公開,內容多達四百頁。

如同企業以財務指標說服大小股東埋單一般,ISIS年報也以精準數字訴求戰績,除了向更多金主與生力軍招手,目的更在讓敵人聞風喪膽。點擊其年報檔案,第二頁就以簡潔的圖文摘錄去年戰果。文中宣稱,在伊拉克發動一萬次行動,其中涵蓋四千四百多次炸彈攻擊、一千零八十三次暗殺、六百次火箭襲擊等。除了依照作戰方式與地區分門別類,還與前一年數字比對消長。

擴編:靠網路號召推特串聯,還賣公仔和T恤

「他們遠非大街上的烏合之眾……,不幸的是,我們錯估了他們的實力。」戰爭研究院(ISW)從阿拉伯文翻譯並分析兩年來年報,判斷領軍ISIS的是一群熟稔西方商業運作的知識分子,而他們靈活運用臉書、推特等社群媒體,功力恐怕讓任何一家公關公司都自嘆弗如。

「過去,軍隊行進靠的是戰鼓隆隆,現在則演變成推文齊發,」《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一面調侃,也不忘分析它的社群網站管理學。

除了擁有阿拉伯文、英文等多國語言的推特帳號,還開發專屬Android應用的App「黎明報喜」(The Dawn of Glad Tidings),下載者在身份驗證後,每兩小時就可收到最新的第一手訊息。

ISIS並善用推特的主題連結符號「#」,把相關推文彼此串聯,最短時間內讓推文數一口氣衝上熱門排行,讓可見度加速延燒。六月九日,當它攻陷伊拉克第二大城摩蘇爾(Mosul),一日推文數便高達四萬則,兇殘殺戮的影像隨之血洗用戶版面。雖然從九一一以來,恐怖組織成員多是科技達人,但ISIS勢必為箇中翹楚。

在洗腦號召下,如英國、澳洲、回教國家印尼等地,陸續傳出上百名青年遠渡重洋加入ISIS,事實上在核心兵團一萬一千人之中,約有三千人是外籍成員。臉書上也出現支持者販售各式「紀念品」,包括印有其標誌的T恤、棒球帽、抱枕,甚至有黑衣蒙面、手舉槍械與組織旗幟的玩具公仔,玩弄的一招招宣傳,都在招攬年輕粉絲追隨。

致富:資產達六百億專搞走私勒索,掠取古文物

雖然ISIS看似憑空崛起,其實與發動九一一攻擊的蓋達組織(al-Qaida)一脈相傳,自美軍入侵伊拉克後,約在二○○四年崛起,以遜尼派伊斯蘭教徒組成,意圖在伊拉克與鄰國敘利亞建立起一個以伊斯蘭教為正統的宗教國家。但因為手段過於暴力兇殘,炸彈攻擊連一般平民也不放過,加上對教義解釋極端保守,就連蓋達組織也在今年初與ISIS公開切割。

而ISIS的崛起,推波助瀾的則是遜尼派與什葉派之間的衝突。雖然什葉派人口占多數,但傳統上由少數遜尼派掌權。在遜尼派強人海珊(Saddam Hussein)死後,伊拉克總理由什葉派馬利基(al-Maliki)接班,他的獨裁專制加劇兩派之間矛盾,ISIS藉由號召復興遜尼派勢力,因而快速壯大。

它透過從敘利亞走私石油、勒索企業、綁架、掠取古文物等方式累積財富。根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估算,除了原有資產,ISIS攻陷摩蘇爾後四處搶劫銀行金庫,並搜刮俘虜軍備,目前總資產已達到二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六百億元),儼然是全球最富有的恐怖組織;其約同比利時大小的領地上,「恰巧」也滿佈油田。

比起其他組織仰賴外國金援生存,它生財的方式更像是一般國家,他們徵收「稅金」,向敵方敘利亞政府出售電力,並敲詐人道組織成員。比起對手軍隊動不動就叛逃,在豐沛的資金支持下,報酬優厚的ISIS戰士效率高,向心力比任何敵人都強。

雖然全球都在觀望美國出手解決ISIS危機,但《經濟學人》認為,關鍵是由馬利基建立一個屬於全伊拉克人的聯合政府,以阻止其勢力擴大,但這種可能性已經被馬利基所否定。

眼下的中東,已在極端恐怖主義蔓延下變得日益血腥,而數百名擁有歐洲護照的ISIS狂熱分子,也為世界各地的國土安全,埋下了人心惶惶的未爆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5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