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鳳凰醫療交流紀要

http://www.guuzhan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54&extra=page%3D1
鳳凰醫療交流紀要
1、公司盈利模式
鳳凰醫療主要醫院位於北京,包括建工醫院、燕山醫院、門頭溝醫院等,約有3000張床位,每年診療400萬人次。
公司採取醫院託管的模式,與醫院簽訂20年iot協議,保證醫院從第一年起就開始盈利,如果不行會用現金補足,如果有盈利參與分成。投資回收期一般5年。
鳳凰盈利主要來自參與醫院盈利分成,供應鏈管理,此外還可以賺醫院資產租賃的錢。
投資醫院的淨利率好的能達到7%,公立醫院很多是虧損的,這點很像連鎖酒店,淨利率很低,需要規模經營進行供應鏈管理。醫院是重資產,醫院資產和學校都是不能抵押不能槓桿。
公司通過iot模式解決了不能槓桿問題,比如醫院資產5個億,20年攤銷每年2500萬。將醫院資產5個億賣給保險公司,每年支付租金5000萬,保險公司獲得穩定10%收益,公司每年多付2500萬,但是可以將其餘4個億用於新的醫院託管運營,迅速將規模做大。
公司未來將採取集團的形式,一方面賺醫院盈利分成,供應鏈管理的錢。另一方面保險公司可以獲取穩定收益。這形成了美國hca的模式。
鳳凰選擇醫院的目標是盈利不好的公立醫院,而非民營醫院。民營醫院願意賣往往是因為發展遇到障礙,盈利沒有提升空間了才會賣掉,而公立醫院盈利有提升空間。
鳳凰選擇醫院不選新建醫院,而選擇已經運營的醫院。因為新病人的導入需要時間。
現在很多A股公司收購醫院,估值都至少20X。未來幾年,很多收購醫院的公司會發現,原來醫院是TMD的不賺錢的。他們會將公司託管出去,產生大量的託管需求。
公司選擇公立醫院,虧的更好。公司做的事情是注入管理,以PB估值來買,盈利變好之後可以以PE的估值來賣。
公司在注入管理、提升盈利方面有很多可以做的。在電梯裡放兩塊面板,播放醫藥廣告。在醫院門口的地方租給同仁堂、廣譽遠。
2、對綜合性醫院和專科性醫院的看法
現在的專科性醫院除了齒科外都不看好,因為出來做的專科都是綜合性醫院不願意做的業務,比較邊緣的業務,綜合性醫院不願意做的。
3、對於大數據的看法
現在有很多公司在講大數據,包括海虹控股、衛寧軟件等,醫院是真正能獲取並利用大數據的主體。
醫院可以獲取病人的住址、支付銀行卡號,知道病人的脈搏血壓等等各種醫療數據。
醫院可以將大數據賣給藥品公司,他們知道這個醫院更需要哪些藥。
醫院可以將大數據賣給保險公司,他們知道這個地區病人的癌症發病率,用於保險精算。
4、對於移動醫療的看法
朗瑪信息收購了39健康網,也有一些移動醫療,可以醫生在網上開藥方賣藥,但是這個是不覆蓋在醫保裡的,因此不具備推廣價值。
九州通的網上醫療模式,處方是在醫保內的,這個值得關注。
5、其他
新加坡百匯醫療的模式值得關注。醫院大樓下面幾層是掛號,急診。上面分成很多間,分別租給不同的醫生。醫生是獨立執業,但是病床可以醫院提供,其他服務設施也可以醫院提供。這個是未來的一個方向。
以上為交流紀要,以下是我們對鳳凰模式的討論:
鳳凰的託管模式很討巧,符合現階段,但是也存在問題。
1、背景是公立醫院往往盈利不好,但是有提升空間。
2、醫院的淨利率很低,屬於重資產,但是不能抵押。
因此鳳凰選擇的醫院為已經運營的公立醫院,盈利有改善空間。iot模式下,可以變相實現槓桿運營。在現階段背景下,這是很好的一種投資醫院的模式。可以迅速擴大規模,實現高ROE回報。
鳳凰的模式侷限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獲得的醫院的標的,不會是有實力品牌的醫院,如301、瑞金,都很難是一家市級三甲醫院。這些醫院有強大的品牌、醫生資源和病人流量。鳳凰的標的更多是一些老國企旗下的職工醫院或類似,本身就偏弱,醫生能力偏低等等。
2、模式不能持久,放長一點眼光看,鳳凰的模式不能長久經營一家醫院。鳳凰的模式可能20年就到頭了,甚至更早結束。醫院盈利提升後20年期滿能否續簽很難說。而如301醫院運營更加重資產,但是他的品牌更強,醫生更資深更專業,這個是可以持續很久。
3、核心競爭力。鳳凰的優勢在於注入管理,而現階段公立醫院沒有動力做這個事情,如果可以解決股權問題,其實醫院自身可以以更低的價格解決管理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1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