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騰訊投資58邏輯: 重公司的下一個風口隱現!

http://www.iheima.com/thread-43548-1-1.html
北京時間6月27日晚間消息,騰訊公司在港交所信息披露網站上宣佈,已斥資7.36億美元收購58同城公司(WUBA)19.9%的股份。以下為騰訊披露文件的主體部分:

董事會欣然宣佈,於2014年6月27日,買方(本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與58.com訂立投資協議。58.com為一家於紐約證券交易所[微博]上市的公司,並會向美國證交會提交關於訂立投資協議的申報。

58.com為一家根據開曼群島法律註冊成立的公司,經營中國最大分類廣告平台。

根據投資協議,買方將向58.com認購及購買若干普通股,而58.com將向若干現有股東購回若干B類普通股,使買方於交易完成後將擁有58.com發行在外總股本合共19.9%權益及58.com投票權益的15.2%(按全麵攤薄基準計算),代價約為7.36億美元。

這條消息宣佈之後,i黑馬朋友圈迅速被刷屏,無數人開始猜測這一交易的目的,隨後58同城CEO姚勁波發微博稱,整個交易從開始到完成只耗時10天。

姚勁波在接受i黑馬小編電話採訪時表示,談判開始於創業家硅谷之行的接觸,當時硅谷之行,姚勁波和騰訊吳宵光合照之時,吳開玩笑說,或許和他合影會有傳聞的,沒想到緊緊十天後,果然在硅谷行之後搞定了這筆交易。

黑馬硅谷遊學團

這透露出一個很重要的信息:雙方至少一個願買一個願賣。而且剛剛上市的58顯然不是太缺錢,但是還是毅然與騰訊結盟,其背後可能蘊藏著更多連鎖的交易,當然i黑馬無意猜測背後交易。

騰訊為何出手58?三大核心邏輯

無論多少投資掮客曾經唱衰過58,i黑馬是一直堅信58的價值所在,這並非i黑馬本人的好惡,而是基於i黑馬個人在今年3月份一篇分析本地消費與服務市場所言,中國的本地消費與服務市場即將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之下爆發(詳細見本地消費服務市場觀察:困境、機會、挑戰與如何互聯網化一文)

眾所周知本地消費的代表是大眾點評,騰訊差不多也在今年完成了對點評的投資,而在本地服務領域,騰訊顯然是一定想要收購的,58作為這個本地服務領域最大的服務商,顯然成為騰訊目標也就不奇怪了?

為何本地消費與服務市場會成為巨頭爭奪的熱點?顯然不是所謂簡單的因為O2O市場的因素。核心邏輯在於消費服務品牌升級論。

不好意思,這是i黑馬自己提出的論點,詞典上真沒有這個名詞。其實只要觀察淘寶到天貓興起大家就能明白我說的邏輯。

淘寶最初是集市模式,但在08年之後正式升級為天貓,而圍繞著天貓的生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個性化淘品牌。

同樣的道理,當一個國家的消費者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後,對於品牌的追求成為必然,這也是為什麼京東、天貓B2C業務能夠蓬勃發生的根本因素。

同樣這個邏輯也適用於線下,線下最初人類歷史是以集市為代表,後來中國出現類似於線上B2C的百貨,然後圍繞著商業地產出現各種品牌,這就形成了完善的生態。

這個道理也就依然適合用於以58為代表的本地服務業態的商業邏輯,58本質上是當年的淘寶C2C,這個階段基本已經完成,接下來,服務業B2C革命就將來到,58很可能會加快在各大細分領域上游服務力的管控,58高管之前已經屢次透露將圍繞垂直的細分領域展開收購與投資,打開58的分類,你會發現類似搬家、家教、等細分品類可能成為58B2C升級的典型,而這些服務完全是基於人與移動端的服務,不涉及到任何物流。

所以,饒了這麼大一圈,i黑馬認為,騰訊收購的第一個邏輯就出來了,騰訊的微信商業化在以遊戲為代表的娛樂之後,微信公眾賬號為代表的媒體之後,正在逼近第三步,以電影票、外賣、訂餐、團購、打車等領域的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尤其是類似於家教、搬家、租房等其實高度需要社交關係和人的純服務,絕對是微信商業化最理想的生態,而致力於開拓更多垂直服務B2C的58無疑是騰訊最理想的合作夥伴,如果大家不信,看看58拿錢後的佈局。

騰訊收購58的第二個邏輯在哪?重公司與傳統公司價值的全面回歸。沒有人會認為騰訊是重公司。過去我們把干傳統「髒活、苦活、累活」的公司稱之為重公司,因為他們都有著龐大的地推,而一直想完成與傳統企業「連接」的騰訊,雖然有與華南城這樣商業地產公司的合作舉動來補齊自己輕公司的舉動,但是動作還是太小。

一個合理的「生態公司」,應該將自己的敏感的觸角伸到各個角度。看看騰訊最近的三大投資:京東、點評、58。他們無疑都是重公司,他們沒有一個不是擁有強大線下隊伍的。騰訊終於意識到,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與這些接地的重公司聯盟,才能上接流量用戶,下接產業。這才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真正的融合典範。

除此之外,你們只要看看阿里巴巴的收購,大舉的在傳統領域的併購,其實就可以想像,與傳統產業之間的深度融合,是互聯網公司下一波舉動,沒有人願意忽視這樣可能潛藏著的萬億市場,騰訊對58的投資,是互聯網公司對傳統生意價值認可的回歸(當然i黑馬不是說58是傳統公司)。

騰訊投資58的第三個商業邏輯,就是力圖構建「自己的中間頁」。這其實與百度思路一脈相承,所謂中間頁類似於T字形佈局,大巨頭將流量過渡給小巨頭,小巨頭再分給下游的更加垂直細分的領域創業者,一個產業協同分工的生態在中國互聯網開始形成,其實這是一個好現象,巨頭再也不通吃整條產業鏈的價值了,他們在事實上認可了不同的公司對不同產業鏈條的控制,也就是「做多少事,賺多少錢」

仔細分析騰訊,通過京東控制整個電商生態,然後依靠京東再打穿更多細分品類(京東因此會去收購垂直B2C嗎?),依靠點評去滲透本地生活如餐飲、婚假、外賣(點評果然就投資了餓了麼),依靠58去滲透本地服務如家教、搬家等(其實打車也算,58對滴滴有興趣麼?,一個T形產業鏈正式形成。

至此這個邏輯形成,所以,我們有理由推斷,中國下一個更大的創業浪潮風口很可能是圍繞著小巨頭之間的更加垂直細分的領域,未來一段時間,基於互聯網與傳統的連接,圍繞著這些「小巨頭」的垂直領域將會湧現更多創業機會,據說58的這筆錢很可能大規模投向這個方向(但也有消息說要去買趕集),通過這個邏輯我們也有能清晰看出58為什麼要這筆錢了。

好戲才剛剛開始,再等等,或許有更精彩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9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