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高峰到低谷,只有不到兩年時間。身陷數百億債務危機的山西聯盛集團期望斷 尾求生 ◎ 財新見習記者 歐陽豔琴 文山西聯盛能源集團(下稱聯盛集團)的債務,正在觸發山西範圍內的一場信貸危機。 過去兩年,這家位於山西呂梁柳林縣的民營煤礦企業,和他的老闆邢利斌,因為「7000萬嫁女」 、華潤電力百億收購山西金業煤礦等事件,受到公眾關注。 但曾經的億萬富豪如今已是「人財兩空」 。聯盛集團高管們對財新記者承認,公司負債超過320億元,信貸規模超過260億元,聯盛集團在呂梁、太原的九家有互保關係的民營企業,信貸規 模超過450億元。 對此前媒體報導聯盛遺禍「1500 億互保黑洞」 ,聯盛集團高管們向財新記者表示, 「一點都不誇張」 。一位受訪者承認,聯盛集團、九家互保企業,以及他們提供擔保的其他省內企業,信貸規模共約1500億元。 自3月12日聯盛集團董事局主席邢利斌被警方帶走後,聯盛集團的重組由主要債權人國開行山西分行主導。能否引入戰略投資方,以及在煤炭市場價格不斷下行的形勢下,如何對聯盛集團資產進行估值,是影響重組推進的最重要因素。 聯盛集團高管向財新記者介紹,最近接觸到的可能的戰略投資者,是一家國有鋼鐵公司。 信貸堆積 作為聯盛集團的老人,董事局副主席、副總裁馬學耘對財新記者稱,聯盛集團從去年開始出現的情況,是他前所未見的艱難。 馬學耘回憶說,2007年聯盛集團啟動上市時,貸款總額不超過4億元,最大的一筆也只有2億元。 當時聯盛集團在柳林縣已經擁有14 個煤礦,邢利斌向高管們提出 「去資本市場上籌集資金」 。但當年邢利斌因在中國農業銀行有數千萬元不良貸款,被警方帶走協助調查。雖然後來公司補齊貸款,邢利斌兩個月後獲釋,但聯盛上市希望破滅。2008年,聯盛集團分拆興無、金家莊、寨崖底三大煤礦,注入福山國際能源集團有限公司(00639.HK,下稱福山能源) ,在港股借殼上市。 聯盛集團對其餘11個煤礦進行內部整合,成立冠有 「山西柳林聯盛」的五大煤業有限公司,即哪哈溝、龍門塔、陳家灣、王家溝和郭家山。此後,聯盛又收購了呂梁市內的柳林縣莊上煤礦、孝義市興躍煤礦兩個新建煤礦。 2009年開始的山西省煤炭資源整合中,聯盛集團成為第一批整合主體。聯盛集團高管們說,當時,有很多柳林周邊的煤老闆找過來,希望聯盛集團併購。 邢利斌選擇與央企華潤集團「聯姻」 ,按聯盛集團高管的說法,一是可以解決併購的資金問題,二則可以為呂 梁引入大型央企。 聯盛集團以山西聯盛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為主體,與華潤電力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資38億元,成立了山西華潤聯盛能源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華潤聯盛) ,聯盛集團最初持股42%。 在呂梁市中陽、交口等縣,華潤聯盛斥資70億元,整合成立蘇村、東桉、南山、黃家溝、蔡家溝、孟家焉、梁家溝、趙家溝、介板溝、車家莊、關家崖、峁底等12個煤業公司。 在太原古交市,華潤聯盛斥資79億元,收購山西金業煤焦化集團80% 資 產,整合成立太原華潤煤業有限公司(下稱太原華潤);注資成立山西華潤煤業有限公司(下稱山西華潤) ,從大同煤業集團接手併購古交市17座地方煤礦,整合形成銀宇、大雁、 福巨源、鴻福、昌裕、台城、鐵鑫、新桃園、姬家莊等九個下屬煤業有限公司。 在華潤聯盛、太原華潤、山西華潤,聯盛集團減持後的股份分別為34%、16.6%和17%。 此外,聯盛集團用49億元收購了呂梁市樓俊礦業集團,後者也是山西煤炭資源整合主體,共有三座煤礦,批覆產能300萬噸 /年。 煤炭資源整合過程中,為瞭解決資源整合主體的資金問題,山西省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鼓勵銀行為整合主體貸款。坊間將此稱為 「併購貸款」 。 聯盛集團的高管們回憶,當時煤炭形勢大好,聯盛集團是金融機構爭相營銷的客戶,金融機構主動找過來為聯盛集團出謀劃策,設計各種貸款方案或金融產品。 也就是在這股併購狂潮中,聯盛集團的信貸規模於不知不覺間,竟堆積到260億元。 昔日輝煌 聯盛集團行政部閆明向財新記者描述了一個經常「跑著走」的邢利斌:邢利斌出差時,經常讓下屬帶上方便麵,不是為了省錢,而是為了省時間。從柳林縣到太原市,在高速公路開車通常需要兩個半小時,但邢利斌經常讓司機把車開得飛快,全程只要一個半小時。鄉音很重的邢利斌經常和下屬談論 「創業」 「夢想」 。 邢利斌的妻子李鳳曉說,邢利斌總是閒不下來,有時候晚上沒事做,會趴在地上和工人一起修機器。 2007年、2008年,邢利斌曾以超過40億元的個人財富,兩次登上胡潤中國能源富豪榜前十。2013年度的福布斯中國富豪榜,邢利斌居於第336位。 2009年開始,邢利斌構思在自己的出生地柳林縣留譽鎮造一座新城。按照最初的設想,這座新城包括一個154平方公里的農業園區,一個包括數千套住宅和聯盛辦公總部的新鎮區,以及一個物流產業園,是一個完整的經濟體,可能會有上萬名的農民成為產業工人。 邢利斌的許諾是: 「人民給我一方土,我送人民一座城。大幹五年不動搖,再造一個新留譽。 」農業園區涉及的52個自然村,已經通過土地流轉建立土地合作社。邢利斌計劃用十年出資100億元佔股60%,合作社用土地經營權佔股40%,共同成立山西聯盛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村民每年土地分紅收益不少於2000元/人。 邢利斌的這一宏大構想已經完成了一部分。據李鳳曉稱,邢利斌已經在這裡投資20億元,黃土高坡被修整成適合機耕的梯田,種上核桃、鈣果,從山頂到山腳,一條100餘公里硬化並綠化了的道路通車,100多個水壩,一座酒廠,1000多套主體落成的安置房,公司一度吸收五六百名農民「產業工人」 。 在柳林鎮,邢利斌還在著手建設高紅工業園區和教育園區,兩者已經投資共40億元。在興修高紅工業園區的時候,施工隊在山中鑿開一條最深約三四十米、寬約十米、長約百米的河道,使原來的河流改道,此工程被聯盛集團內部引以為傲地稱作 「呂梁人民的三峽」 。 據閆明說,設計即出自長江三峽工程的設計者。 農業園區、工業園區、教育園區,這三大園區,都曾經接待省市領導的視察,並且得到稱讚。 在三亞,聯盛擁有一個地產子公司三亞萬聯置業投資有限公司,佔地超過3000畝。 2010年,聯盛集團在柳林縣體育館舉行運動會,閆明對財新記者回憶說,各個下屬單位代表隊方陣入場就用了一個小時,在公司工作了兩年,很多下屬單位的名稱他以前都沒有聽說過。那些佩戴聯盛集團Logo、穿著西裝的員工,出現在外人面前,很容易被誤以為是銀行職員。說自己是聯盛集團的員工,在當時就是一種驕傲。 根據聯盛集團官方簡介, 「到2011 年底,集團公司鞏固了與華潤的聯盟,進一步加強了與福山能源上市公司的合作,整合離柳礦區,兼併樓俊股份,同時在電力、建材、房地產、金融領域優化了股權結構……截至2011年,集團擁有資產600億元,員工3.6萬餘人,累計上繳稅金167億多元」 。 據聯盛集團高管們向財新記者提供的 《聯盛公司目前重組推進和經營管理的情況說明》 ,聯盛集團的產業涉及六大板塊,分別為能源、建材、地產、農 業、教育、物流: 能源板塊,控股山西聯盛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樓俊礦業集團,參股華潤聯盛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太原華潤煤業有限公司、山西華潤煤業有限公司、首鋼福山資源集團、聯山煤礦,共有礦井38 對,批覆產能3550萬噸 / 年,聯盛集團控股並直接經營礦井10對,權益產能2668萬噸 / 年;此外,控股山西福龍煤化有限公司、柳林縣浩博煤焦有限責任公司、山西聯盛煤化工投資有限公司,參股山西國際能源宏光發電有限公司。 建材板塊,參股山西華潤福龍水泥有限公司;地產板塊,參股三亞萬聯置業投資有限公司;農業板塊,控股山西聯盛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教育板塊,參與投資聯盛中學(原柳林四中) ,投資教育園區;物流板塊,參股柳林鐵路貨物集運有限責任公司、山西能投留譽國際物流有限公司。 危機爆發 農業園區、教育園區投資週期長,但聯盛集團此時獲得的貸款,絕大多數是短期貸款。聯盛集團一位副總裁向財新記者介紹,除少量的技改貸款外,聯盛獲得的貸款週期多數隻有半年、一年,少數兩三年,結構不合理。 而山西省煤炭資源整合的相關政策一再調整,技術改造標準越來越高,技改週期從兩年變為四年,投資越拉越高,也進一步勒緊了聯盛集團的資金鏈。目前,聯盛集團控股並直接經營的10對礦井,只有三對驗收投產。位於呂梁孝義市的興躍煤礦,基建資金已投入6億元,資金缺口還有6億多元。另外的六對技改礦井,資金缺口大約3億元。 作為民營企業,聯盛集團能獲得的基建、技改項目貸款,還款週期最長只有三年。2013年,聯盛集團下屬煤礦技改大部分沒有完成,尚未投產,銀行貸款就進入了集中還款期。 從高峰到低谷,只有不到兩年的時間。 2011年,聯盛集團與北大青鳥合資整合離柳礦區時,已經感覺到煤炭市場下行,資金鏈繃緊,遂抽走了已注入離柳集團的40億資金。2011年底,邢利斌意識到此前的決策問題,開始主動尋找戰略投資。 根據聯盛集團上述副總裁透露的信息,最初聯盛集團與上海複星擬定了一項投資協議,後者注資150億元,控股聯盛51% 的股份。但隨後曝出邢利斌「7000萬嫁女」的傳聞,談判了八個月後,2012年6月,上海複星中止了投資協議。 隨後,2012年8月,聯盛集團又與平安信託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其核心內容為平安信託注資100億元,持股35%。但不久,平安信託投資部總監陳 剛辭職,其操盤收購的上海家化發生內鬥,另一方面,聯盛集團被曝出債務危機,2013年12月,平安信託向聯盛集團的戰略投資亦告終止。 2013年8月至11月,聯盛進入銀行貸款集中還款期,當年7月底,就開始被山西信託等金融機構抽貸28億元,聯盛集團資金鏈斷裂。 2013年11月29日,柳林縣人民法院受理聯盛集團債務重整申請,這相當於宣告聯盛集團瀕臨破產。 當時法院公佈的文件稱,截至2013 年9月底,聯盛集團對外融資總額為 268.07億元,其中銀行借款餘額超過153億元,信託借款餘額超過73億元,已基本失去債務清償能力,且面臨欠繳稅款、職工養老保險金、工程款、材料設備等多項財務問題。 雖然回想早前的擴張會感到後悔,但聯盛集團一位分管重組的副總裁認為,2008年至2010年,焦煤價格超過1000元 / 噸,4號主焦煤甚至能賣到1600元 / 噸,而且鋼鐵公司搶著要,聯盛集團每年僅煤焦板塊收入100億元根本不足為奇。 「當時的擴張,並非像後來看到的那麼盲目。 」上述副總裁說。 重組拯救 在柳林縣法院受理聯盛集團債務重整申請後,2013年12月9日,山西省金融辦召集山西省銀監局、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及14家金融機構召開協調會,重點是債權人銀行要求聯盛集團撤回債務重整申請,變重整為重組。 2014年2月底,聯盛重組方案初步形成,其中包括金融機構減息延貸的條款、重組注資的方案。按照方案,山東安泰信集團注資30億元,持新聯盛集團51% 股權,九家當地互保企業共同出資15億元,持股19%,邢利斌持股30%。 工商資料顯示,山東青島安泰信集團是一家港資控股企業,涉及房地產開發經營及建材、煤炭、燃料油等的批發零售業務。 但平安銀行、興業租賃等債權人拒絕在重組注資方案上籤字,互保單位也心有顧忌。在此之前,平安銀行已在濟南法院對聯盛提起訴訟。 2014年3月12日,邢利斌被警方帶走,計劃引入的戰略投資者山東安泰信也退出了重組。 邢利斌被帶走後的一週內,呂梁市組織開會,與會者包括呂梁市領導,柳林縣委書記、縣長及聯盛董事局副主席、公司副總裁馬學耘等。 受市裡委託,柳林縣委書記、縣長出席了聯盛內部通氣會。會上,縣領導 和馬學耘分別發言,告訴聯盛管理層:邢利斌正在「協助調查」;聯盛不是邢利斌的聯盛,而是社會的聯盛;要穩定軍心,保障正常生產經營。 在2月28日的柳林縣委的擴大會上,縣委書記王寧報告中曾專門提到縣委、縣政府對聯盛危機的態度、處置: 「由於煤炭價格回落、利潤驟減,我縣煤企普遍出現了資金運轉困難的危機。其中,聯盛集團受煤炭市場和媒體負面報導影響,2013年8月以來,一些金融部門銀根抽緊,導致聯盛集團資金循環受阻,公司運行困難。為防止聯盛集團資金鏈斷裂波及到相互擔保的十多家民營企業,給柳林、呂梁乃至山西經濟造成重大影響,縣委、縣政府站在講政治、顧大局的高度,一開始就清醒地認識到聯盛是柳林的聯盛、呂梁的聯盛、山西的聯盛,主動介入,及時向省、市及相關金融部門提出放寬信貸政策、延期償還 利息、封閉運行、戰略重組等建議。 」柳林縣縣長武躍飛也表示,煤炭產業上繳稅收佔到柳林全縣稅收的70%,全縣有5萬餘人在煤炭企業就業,20餘萬人、近三分之二的人口,依靠煤炭及其鏈條產業生存生活。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柳林是煤炭資源大縣,這個縣情在短期內不會改變。 」武躍飛說, 「只有把煤炭產業這一塊穩住,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才能穩定。 」他強調,保增長必須保煤炭,保增長必須保企業。 邢利斌被帶走後,作為聯盛集團常務副主席、總裁,邢利斌的妻子李鳳曉獲准與邢利斌保持每週兩三次的電話往來,溝通公司重組與經營的相關事宜。 聯盛集團重組目前由主要債權人國家開發銀行牽頭主導,李鳳曉只能每週往返於柳林、太原,保持與債權人和可能的戰略投資者接觸。 李鳳曉介紹,聯盛集團目前憑藉三個生產礦井,每個月可以售出約50萬噸焦煤,收入約1.8億元左右,正好維持公司正常運轉。今年2月以來,重組中的聯盛集團獲得了銀行止息、封閉運行的政策保護。 李鳳曉說,這已經很幸運了,假如金融機構和債權人再給6-12個月的還款寬限,以使公司繼續封閉運行,即使沒有戰略投資進入,聯盛也可能等到市場上行,恢復生機。 在5月底的最後一次總裁會議上,聯盛集團通過了裁員減薪方案,副總裁級減薪30%,部門總經理級減薪25%,部門副總經理級減薪20%,科長級減薪15%,員工工資保持不變;集團行政後勤系統裁減100人,一線工人適當輪休。 減薪方案讓聯盛集團一年可以減少2000 多萬元人力成本。此前,聯盛集團已經分兩次清退退休年齡的600餘人。 聯盛公司下屬的福龍煤化有限公司,以往每年虧損1.2億元,全靠煤礦利潤拉平,目前其甲醇廠已經停產,焦化廠仍在虧損中運營。總經理李偉說,相對原煤,焦炭更好銷售,即使在虧損狀 態,還能為集團公司獲得現金流,而且焦化廠提供煤氣,是縣裡的民生工程。 在農業園區,60多萬株核桃已經掛果,3萬畝鈣果即將豐產,但因財務緊張,基本與集團公司脫鉤,不得不大規模裁員,種植蔬菜以維持低收運轉。 李鳳曉將自己持有的三亞萬聯置業投資有限公司95% 股權質押給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她還期望將與首鋼福山資源共同持股的聯山煤礦整體上市,以變現聯盛集團持有的35% 股權,李鳳曉透露,公司正在接受德勤會計事務所的盡職調查。 儘管一再自救,聯盛集團的資產還 是隨著煤價下跌在不斷縮水。根據一份名為 《聯盛公司目前重組推進和經營管理的情況說明》 ,2月底擬定的聯盛重組方案,噸煤售價設定為550元,但過去的三個月煤價持續走低,5月,聯盛集團的4號主焦煤噸煤售價低於450元,9號主焦煤噸煤售價甚至在400元以下,僅焦煤一項,聯盛集團的資產已縮水二三十億元。 李鳳曉說,聯盛集團正在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訴,請求駁回山東省高院對平安銀行訴聯盛集團某擔保企業的裁定,申訴理由是,平安銀行為聯盛集團提供的4億元兩年期貸款,要到2015年2月才到期。 聯盛集團、 九家互保企業, 以及他們提供擔保的其 他省內企業,信貸規模 共約1500億元 聯盛集團在柳林鎮投 資興建的教育園區, 原計劃於2014年建成 使用。 李鳳曉希望, 債權人再給6到12個月 的還款寬限,即使沒有戰略投資進入,聯盛 也可能等到市場上行 |